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及错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6166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工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及错齿方法,其包括:壳体、托盘、绕组、电磁铁二、磁极部,所述电磁铁数量为多个,多个电磁铁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对应多个待加工转子冲片,述磁极部数量与电磁铁相同,分别安装在电磁铁朝向转子冲片的一端;所述磁极部为弧形,其内陷弧面朝向转子冲片,磁极部分为左右两部分,一部分内陷弧面为光滑面,另一部分内陷弧面设有多个等距排列的齿,且齿的宽度大于齿距;上下相邻磁极部中导磁部二上的多个齿交错一定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磁极部与转子冲片同极的斥力让上下转子冲片进行错齿,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人工错齿的不准确以及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及错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工装
,尤其涉及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及错齿方法。
技术介绍
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冲片之间必须错开一个角度,角度大小为转子冲片上每相邻两齿夹角的一半。而转子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仅仅依靠肉眼很难控制准确的精度,一旦错开的角度误差比较大,就严重影响电机在运行中出力,造成出力下降,电机运行噪声大、不平衡现象的产生,甚至电机报废。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工先将一转子冲片与一定位齿插入配合,然后将另一片转子冲片与另一定位齿插入配合,两个定位齿预先错开两个转子冲片需要错齿的角度,在两个转子冲片与两个定位齿插入配合时,需要人工精切对准,自动化程度低,且一旦未对准就无法配合,需要重新调整转子冲片齿的角度,这样会增加装配时间,从而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及错齿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及错齿方法,包括:壳体、托盘、绕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包括:壳体、托盘(1)、绕组(2)、电磁铁(3)、磁极部(4);/n所述壳体为管状,所述托盘(1)中心处设有通孔;/n其特征在于:/n所述绕组(2)位于托盘(1)下方;/n所述电磁铁(3)数量为多个,多个电磁铁(3)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对应多个待加工转子冲片(5),且上下相邻电磁铁(3)交错设置;/n所述磁极部(4)数量与电磁铁(3)相同,分别安装在电磁铁(3)朝向转子冲片(5)的一端;/n所述磁极部(4)包括:安装部(41)、导磁部一(42)、导磁部二(43);/n所述安装部(41)为导磁金属,一端连接电磁铁(3),另一端连接导磁部一(42)与导磁部...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步进电机转子自动错齿工件,包括:壳体、托盘(1)、绕组(2)、电磁铁(3)、磁极部(4);
所述壳体为管状,所述托盘(1)中心处设有通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2)位于托盘(1)下方;
所述电磁铁(3)数量为多个,多个电磁铁(3)一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对应多个待加工转子冲片(5),且上下相邻电磁铁(3)交错设置;
所述磁极部(4)数量与电磁铁(3)相同,分别安装在电磁铁(3)朝向转子冲片(5)的一端;
所述磁极部(4)包括:安装部(41)、导磁部一(42)、导磁部二(43);
所述安装部(41)为导磁金属,一端连接电磁铁(3),另一端连接导磁部一(42)与导磁部二(43);
所述导磁部一(42)为弧形,其内陷弧面朝向转子冲片(5);
导磁部二(43)为弧形,导磁部二(43)的内陷弧面朝向转子冲片(5),且导磁部二(43)与转子冲片(5)之间的气隙大于导磁部一(42)与转子冲片(5)之间的气隙;
所述导磁部二(43)内陷弧面内设置有多个齿(431),多个齿(431)等距排列,且齿(431)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齿(431)之间的间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律动电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