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4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该防摔智能充电宝,包括壳体机构、充放电机构和液冷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个内部设有腔体的充电宝壳体,充电宝壳体的腔体中设置充放电机构,充电宝壳体上设置液冷机构;液冷机构包括外液冷容器和冷却液,外液冷容器设于充电宝壳体的外部,外液冷容器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充电宝壳体内设有内冷却腔,外冷却腔与内冷却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的容积均可改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液冷腔体填充冷却液,冷却液一方面起到散热作用的同时另一方面对电芯起到包覆保护的作用,使充电宝在受到冲击时通过冷却液进行缓冲,避免对电芯造成冲击损伤,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
技术介绍
充电宝,也叫移动电源、旅行充电器等。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自从智能移动设备流行以来,因为受到电池容量的限制,以及耗电量大的原因,智能设备往往使用不了多久电量就告急了。借助移动设备流行起来的东风,移动电源因为可以弥补智能设备电量不足的问题,迅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至如今,移动电源几乎成了智能机一族的标配了。现在的移动电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质化严重,几乎可以说到了短兵厮杀的地步了。大家都是在同一个平面竞争,而缺乏创造新产品的能力。市场上智能充电宝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较少见)作为储电单元,外部一个壳体包裹,使用起来是很方便快捷的,但目前的移动电源行业,各类产品充斥市场,产品鱼龙混杂,形形色色的移动电源都有,生产移动电源的厂家、作坊不计其数,但是都是不具备抗摔功能的,掉落地面容易损坏以致影响充电宝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充放电机构和液冷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个内部设有腔体的充电宝壳体,充电宝壳体的腔体中设置充放电机构,充电宝壳体上设置液冷机构;/n液冷机构包括外液冷容器和冷却液,外液冷容器设于充电宝壳体的外部,外液冷容器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充电宝壳体内设有内冷却腔,外冷却腔与内冷却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的容积均可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机构、充放电机构和液冷机构,所述壳体机构包括一个内部设有腔体的充电宝壳体,充电宝壳体的腔体中设置充放电机构,充电宝壳体上设置液冷机构;
液冷机构包括外液冷容器和冷却液,外液冷容器设于充电宝壳体的外部,外液冷容器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充电宝壳体内设有内冷却腔,外冷却腔与内冷却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内填充冷却液,外冷却腔和内冷却腔的容积均可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机构包括电芯、电路板、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电芯和电路板设于壳体机构内,电路板连接充电宝壳体上的充电接口和放电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智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容器为外冷却袋,外冷却袋的开口覆盖在充电宝壳体的表面,并与充电宝壳体密封连接,外冷却袋与充电宝壳体之间构成外冷却腔;
壳体的内部设有内冷却袋,内冷却袋设于外冷却袋连接的充电宝壳体的内侧,并与充电宝壳体密封连接构成内冷却腔,内冷却袋与外冷却袋之间的充电宝壳体上开有若干个液体孔,液体孔连通内冷却腔和外冷却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摔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潜川动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