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滤波器及包括该介质滤波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06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在介质谐振器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第一负耦合槽,在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第二负耦合槽,在介质滤波器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第一负耦合槽和第二负耦合槽的负耦合孔,使第一负耦合槽、第二负耦合槽、负耦合孔中至少有一个位于介质滤波器的两个介质谐振器的连接位置,能够通过第一负耦合槽、第二负耦合槽、负耦合孔的共同作用实现该介质滤波器的电容耦合,该介质滤波器无需设置导电隔断层,加工工序简单,成本低,由于第一负耦合槽和第二负耦合槽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盲槽的深度,烧结时盲槽底壁的变形小,对盲槽深度的影响小,对介质滤波器的电气性能影响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介质滤波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滤波器及包括该介质滤波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介质滤波器及包括该介质滤波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5G通信“大爆炸”时代的来临,电子通信设备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普及,而滤波器正是电子通信设备中重要的一环,决定着电子基站的辐射范围和信号强度等关键因素。传统滤波器存在着体积大,损耗高,介电常数低等缺陷,无法满足5G通信的需求。由此,介质波导滤波器应运而生,它在相同的谐振频率下,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更高,体积更小。随着基站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滤波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多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难以满足对滤波器频段近端的抑制等特定电气性能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采用电容耦合的介质滤波器,如国际专利申请WO2018148905A1就公开了一种通过在介质块上设置通孔和导电隔断层实现谐振腔之间电容耦合的介质滤波器,但该方案需要额外设置导电隔断层,工序复杂,需使用额外的设备,成本高,又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4604022B就公开了一种通过在由固态介电材料制成的本体上打盲孔的方式实现盲孔两侧谐振器之间电容耦合的介质滤波器,但该方案中盲孔的孔深较深,孔径较小,加工难度大,并且,烧结时盲孔底壁因上凸或下凹造成的变形大,严重影响盲孔的精度,进而影响介质滤波器的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第一负耦合槽、第二负耦合槽和负耦合孔共同作用实现电容耦合的介质滤波器,该介质滤波器无需设置导电隔断层,加工工序简单,成本低,由于双盲槽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盲槽的深度,烧结时盲槽底壁的变形小,对盲槽精度的影响小,对介质滤波器的电气性能影响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介质滤波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介质滤波器,包括至少两个介质谐振器,分别为第一介质谐振器和第二介质谐振器,每个介质谐振器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介质谐振器本体和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本体上表面的调试孔,所述调试孔为盲孔,用于调试其所在的介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所有所述介质谐振器本体构成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一负耦合槽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第二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下表面;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负耦合槽和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负耦合孔,所述负耦合孔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内部;和覆盖在所述介质滤波器的本体表面、所述调试孔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一负耦合槽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内壁表面和所述负耦合孔的内壁表面的导电层;所述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所述负耦合孔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本体的连接位置,并连接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所述负耦合孔用于实现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之间的电容耦合。优选地,所述两个介质滤波器上的所述调试孔的轴心线相平行,并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所述负耦合孔的轴心线位于该平面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负耦合孔的轴心线与所述两个介质滤波器上的所述调试孔的轴心线相平行。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两个介质滤波器上的所述调试孔的轴心线对称分布于所述负耦合孔的轴心线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耦合槽与所述调试孔相贯通,该调试孔内的空腔与所述第一负耦合槽内的空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负耦合孔的孔深大于等于所述导电层厚度的两倍。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耦合槽的大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介质谐振器的本体上,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大部分位于所述第二介质谐振器的本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负耦合槽在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上表面的开口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负耦合槽在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下表面的开口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负耦合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任意一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无线电收发设备,所述无线电收发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介质滤波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质滤波器,通过在介质谐振器本体的上表面设置第一负耦合槽,在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下表面设置第二负耦合槽,在介质滤波器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第一负耦合槽和第二负耦合槽的负耦合孔,使第一负耦合槽、第二负耦合槽、负耦合孔中至少有一个位于介质滤波器的两个介质谐振器的连接位置,能够通过第一负耦合槽、第二负耦合槽、负耦合孔的共同作用实现该介质滤波器的电容耦合,该介质滤波器无需设置导电隔断层,加工工序简单,成本低,由于第一负耦合槽和第二负耦合槽的存在,可以大大降低盲槽的深度,烧结时盲槽底壁的变形小,对盲槽精度的影响小,对介质滤波器的电气性能影响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该介质滤波器的无线电收发设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1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2立体透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3立体透视示意图。图8为图7的俯视示意图。图9为图8中C-C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4立体透视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俯视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D-D方向的剖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5立体透视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俯视示意图。图15为图14中E-E方向的剖视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6立体透视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俯视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F-F方向的剖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7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0为图19的俯视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G-G方向的剖视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8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3为图22的俯视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H-H方向的剖视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9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6为图25的俯视示意图。图27为图26中I-I方向的剖视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10立体透视示意图。图29为图28的俯视示意图。图30为图29中J-J方向的剖视图。图31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11立体透视示意图。图32为图31的俯视示意图。图33为图32中K-K方向的剖视图。图34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滤波器实施例12立体透视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介质谐振器,分别为第一介质谐振器和第二介质谐振器,每个介质谐振器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介质谐振器本体和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本体上表面的调试孔,所述调试孔为盲孔,用于调试其所在的介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所有所述介质谐振器本体构成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n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一负耦合槽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n第二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下表面;/n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负耦合槽和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负耦合孔,所述负耦合孔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内部;/n和覆盖在所述介质滤波器的本体表面、所述调试孔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一负耦合槽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内壁表面和所述负耦合孔的内壁表面的导电层;/n所述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所述负耦合孔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本体的连接位置,并连接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所述负耦合孔用于实现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之间的电容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31 CN 20191140456361.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介质谐振器,分别为第一介质谐振器和第二介质谐振器,每个介质谐振器包括由陶瓷材料制成的介质谐振器本体和位于所述介质谐振器本体上表面的调试孔,所述调试孔为盲孔,用于调试其所在的介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所有所述介质谐振器本体构成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介质滤波器还包括:
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一负耦合槽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
第二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下表面;
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负耦合槽和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负耦合孔,所述负耦合孔位于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内部;
和覆盖在所述介质滤波器的本体表面、所述调试孔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一负耦合槽的内壁表面、所述第二负耦合槽的内壁表面和所述负耦合孔的内壁表面的导电层;
所述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所述负耦合孔中至少有一个位于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本体的连接位置,并连接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负耦合槽、所述第二负耦合槽、所述负耦合孔用于实现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之间的电容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上的所述调试孔的轴心线相平行,并构成一个虚拟的平面,所述负耦合孔的轴心线位于该平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琦倪玉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灿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