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02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包括集水装置、与集水装置连通的集水箱,集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园林地面中的收集水槽、与收集水槽固定连接的格栅挡板、铺设在格栅挡板上的碎石过滤层、铺设在碎石过滤层上端的鹅卵石透水层、铺设在鹅卵石透水层上端的石板、与收集水槽下端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透过鹅卵石层透水层与碎石过滤层,直接进入到第一进水管中,雨水从第一进水管中进入到集水箱中,能够对雨水进行快速的收集,园林地面倾斜状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起到导引的作用,从而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能够快速的进入地下,雨水不会积留在土壤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海绵城市设计的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传统的园林结构景观大多采用一次性建设的设计,造成在前期使用和后期改进费时费力,且补水存水效果差等问题,制约了传统的园林结构景观的使用和发展。传统的园林结构景观,由于采用前期固定建设,园林景观一般不会随意更换,因此土壤的密度较大,雨水以及灌溉水不易渗入到土壤内,因此雨水会积留在土壤表面,容易造成泥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装置(1)、与集水装置(1)连通的集水箱(2),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设置在园林地面中的收集水槽(101)、与收集水槽(101)固定连接的格栅挡板(102)、铺设在格栅挡板(102)上的碎石过滤层(103)、铺设在碎石过滤层(103)上端的鹅卵石透水层(104)、铺设在鹅卵石透水层(104)上端的石板(105)、与收集水槽(101)下端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06),所述石板(105)间隔设置有多个,园林地面靠近收集水槽(101)的位置设置为向下倾斜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装置(1)、与集水装置(1)连通的集水箱(2),所述集水装置(1)包括设置在园林地面中的收集水槽(101)、与收集水槽(101)固定连接的格栅挡板(102)、铺设在格栅挡板(102)上的碎石过滤层(103)、铺设在碎石过滤层(103)上端的鹅卵石透水层(104)、铺设在鹅卵石透水层(104)上端的石板(105)、与收集水槽(101)下端相连通的第一进水管(106),所述石板(105)间隔设置有多个,园林地面靠近收集水槽(101)的位置设置为向下倾斜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水槽(10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集水孔(3),所述第一集水孔(3)远离园林土层的一侧设置为向下倾斜状,且与收集水槽(101)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孔(3)靠近园林土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阻挡网片(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园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水槽(101)的一侧设置有灯柱(5),所述灯柱(5)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集水孔(51),所述灯柱(5)设置为与第二集水孔(51)连通的中空状,所述灯柱(5)的下端连通有第二进水管(52),所述第二进水管(52)与集水箱(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勇刘坤亮张健生张荣卢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锡山三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