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包括若干沿绿化带等间距开设的检查井和沿绿化带铺设的排水管,检查井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对滑动且相互重合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装置;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安装有口径一致的螺纹管,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内均可拆卸安装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沿水流的流向逐渐增大;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排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并且便于清理淤堵的效果,减少因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积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的城市中水泥路面较多,路面中间往往铺设有沿道路延伸的绿化带,在降雨时市政道路上的积水沿路面的倾斜角度向绿化带内导流,绿化带内铺设有雨水排水管,通过雨水排水管对道路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并将雨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或蓄水池另做他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绿化带中存在大量的泥土,雨水裹挟泥沙等流入排水管中,容易导致排水管淤堵,进而使得排水不畅、道路积水等问题,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具有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并且便于清理淤堵的效果,减少因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积水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包括若干沿绿化带等间距开设的检查井和沿绿化带铺设的排水管,所述检查井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对滑动且相互重合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安装有口径一致的螺纹管,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内均可拆卸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沿水流的流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排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市政道路中间的绿化带内铺设排水管以及间隔设置有检查井,排水管经过检查井,且将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设置在检查井内。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远离的端部用于与管道连通,可以先在管道的断面上安装外螺纹管或开设外螺纹,再通过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分别与管道的两个断面螺纹连接,实现该管道过滤装置的安装,安装简便快捷。其中在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重合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装置,避免管道内的流体从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套接的端部流出。且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内均可拆卸有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对管道内流过的流体进行过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时,可以将第一过滤管解除与管道的连接,然后沿第二过滤管滑动,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重叠,则空出可以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的空间,便于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从而相比现有的需要将过滤器整体拆除的方式,操作简便快捷,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并且便于清理淤堵的效果,减少因排水不畅导致的道路积水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管连通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有竖直设置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上贯通开设有若干进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和导水管的设置提高了绿化带的排水能力,从而减少因绿化带渗水速度慢导致积水溢出使道路积水的情况,有利于保持路面干爽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水管外周面包裹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覆盖各所述进水孔,所述土工布的开口处绑扎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土工布对进水孔进行遮挡,利用土工布的透水性对于是进行过滤,减少沙土进入进水孔,从而减少导水管堵塞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查井内设置有爬梯,所述检查井内固定有倾斜的底座,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位于所述底座下方,所述底座铰接有检查门,所述底座的底端连通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爬梯的设置便于使用者进入检查井中对过滤装置进行更换,其中底座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开启检查门,以及在降雨时雨水落入检查井后,可以导流至泄水管内,进而流经排水管进行下一步处理。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管套接于所述第二过滤管的外周面;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管套接的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过滤管的外径相等,所述橡胶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过滤管在所述第一过滤管内的端部的外周面凸出固定有外径与所述第一过滤管内径相同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管套接于所述第二过滤管的一端的内周面固定内径与所述第二过滤管外径相同的第二限位环,所述橡胶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夹紧所述橡胶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过滤管套接于第二过滤管外周面,则第一过滤管的内径大于第二过滤管的外径。第二过滤管外周面套接有橡胶环,橡胶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和韧性。橡胶环设置在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当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分别与管道的两个断面连接时,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远离运动,从而使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相互靠近运动,进而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对橡胶环做夹紧动作。通过橡胶环的形变将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实现对第一过滤管和第二过滤管相互重合的端部的密封作用。使该管道过滤装置的安装与密封同时进行,操作简便快捷。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管的内周面固定有抵接环,所述抵接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管远离所述第二过滤管的一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兜,所述过滤网兜的边缘固定有尺寸与所述抵接环一致的过滤环,所述过滤环与所述抵接环靠近来水方向的一侧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管内周面的抵接环的内径小于第一过滤管的内径,并设置在远离第二过滤管的一端。过滤装置包括边缘固定有刚性的过滤环的过滤网兜,且过滤环抵接于抵接环靠近来水方向的一侧。从而在水流流经过滤网兜时,水流中较大的杂质通过过滤网兜进行截留,并在水流的推力作用下使网兜在限位环上保持稳定,减少了连接件的使用。从而在清理、更换过滤网兜时都更加方便快捷。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管的内周面开设有两组正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过滤管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贯通所述第二过滤管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管内的一端,所述第二过滤管的内周面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外周面固定有位置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的端部贯通第二凹槽,从而使过滤板的滑块可以从第一凹槽进入并滑动至第二凹槽内卡接,从而实现对过滤板的快速安装或拆卸,并且结构简单,受水流冲击时也不易脱落。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供第二过滤管上安装更多数量的过滤板,有利于逐步提高过滤精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若干沿绿化带(1)等间距开设的检查井(11)和沿绿化带(1)铺设的排水管(12),所述检查井(11)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相对滑动且相互重合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安装有口径一致的螺纹管,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内均可拆卸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沿水流的流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排水管(1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若干沿绿化带(1)等间距开设的检查井(11)和沿绿化带(1)铺设的排水管(12),所述检查井(11)内设置有相互套接的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相对滑动且相互重合的端部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相互远离的端部均安装有口径一致的螺纹管,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内均可拆卸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过滤精度沿水流的流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相互远离的端部分别与排水管(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2)连通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支管(13),所述支管(13)连通有竖直设置的导水管(14),所述导水管(14)上贯通开设有若干进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水管(14)外周面包裹有土工布(15),所述土工布(15)覆盖各所述进水孔,所述土工布(15)的开口处绑扎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检查井(11)内设置有爬梯(71),所述检查井(11)内固定有倾斜的底座(72),所述第一过滤管(2)和第二过滤管(3)位于所述底座(72)下方,所述底座(72)铰接有检查门(73),所述底座(72)的底端连通有泄水管(74),所述泄水管(74)与所述排水管(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设海绵城市的管道排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过滤管(2)套接于所述第二过滤管(3)的外周面;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过滤管(3)套接的橡胶环(4),所述橡胶环(4)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过滤管(3)的外径相等,所述橡胶环(4)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过滤管(2)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二过滤管(3)在所述第一过滤管(2)内的端部的外周面凸出固定有外径与所述第一过滤管(2)内径相同的第一限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银湖,黄友友,张志海,吴茂鹏,郑凯武,朱丽娜,郭飞,樊建英,李沐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景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