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01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湖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包括船体、输送管、锥形斗、抽吸泵、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和匚型转动架,船体两侧固定有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滑动设有滑动台,滑动台上固定有卷扬机,植被保护装置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上,植被保护装置上固定有机械臂,输送管上端与滑动台固定连接,下端与机械臂活动端固定连接,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连接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抓紧或放开匚型转动架的卡爪,匚型转动架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用于绕卷植物的绕柱。本船体旋转带动匚型转动架旋转,使带状植物蜷曲,使植物本体覆盖的面积最小化,从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同时清淤时可实现精确定位,避开河底植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
本技术涉及河湖清淤
,具体涉及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
技术介绍
每个河湖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圈,为了保证环境的清洁,通常情况下应该定期对河湖的底部进行清淤,然而由于清淤工作量巨大,都会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清理。传统的清理设备大多是传送带传送型或直接通过吸泥管吸取污泥,但未考虑河底植被,在吸泥时会对河湖底部的植物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同时,现有的清淤设备并不具备水下移动功能,其位置仅能通过船体移动调节,无法实现精确定位。例如:公告号为CN207685886U的中国专利“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一体化设备”中,通过启动生态打捞装置,将底泥内水生生物打捞至船上前端生态清洗池,随后启动底泥抽送装置,将被生态打捞网兜扰动的底泥通过吸泥管抽走,所清理的泥浆通过输泥管送至指定的底泥接纳位置,打捞至清淤船上的水生生物在前端生态清洗池经过初步清洗后转送至后端生态清洗池进行二次清洗。上述专利通过生态打捞装置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将生物打捞上来并进行清理,但是在打捞生物的同时由于其机构特性会将河湖底部的植物一同打捞起来,对植物造成破坏,不能够在清淤的同时对植物进行保护,直接影响河湖的生态平衡。且其仅能通过船体移动的方式调节打捞位置,无法实现精确定位,清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打捞位置灵活调节、且能保护河底植被的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包括船体和清淤装置,所述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锥形斗和抽吸泵,所述输送管上端与抽吸泵连接,下端与锥形斗连接,还包括植被保护装置,所述植被保护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和匚型转动架,所述船体两侧固定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上设置有沿船体长度方向与矩形框架滑动配合的滑动台,所述滑动台上固定有卷扬机,所述植被保护装置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上,所述植被保护装置上固定有机械臂,所述输送管上端与滑动台固定连接,下端与机械臂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抓紧或放开匚型转动架的卡爪,所述匚型转动架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用于绕卷植物的绕柱。较为优选的,还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滑动台靠近船体的一侧,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有齿轮,所述船体沿长度方向设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传动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端固定连接的防水直线电机,所述卡爪以爪尖朝下的方式环绕连接装置设置,所述防水直线电机的驱动端与卡爪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卡爪在防水直线电机的驱动下抓紧或松开匚型转动架。较为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空心圆柱、三叉连接件和环形连杆,所述空心圆柱内部中空且向下开口,所述防水直线电机竖直设置于所述空心圆柱内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穿过所述空心圆柱与防水直线电机顶部固定,所述三叉连接件水平固定在防水直线电机驱动端,所述空心圆柱外壁沿周向设有卡爪活动孔,所述环形连杆一端与三叉连接件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穿过卡爪活动孔的卡爪顶部活动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潜水盒、旋转电机、转动轴和密封轴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潜水盒内顶壁上,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与竖直设置的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底部穿过潜水盒并与潜水盒之间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机械臂固定在潜水盒朝向输送管的外侧壁上,所述潜水盒用于固定机械臂的外侧壁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潜水盒底部设有距离感应器。较为优选的,所述绕柱上套设有柱形气囊,所述柱形气囊的外壁为波纹面,所述绕柱底部设有下部尖锐的刺棒。较为优选的,所述清淤装置还包括空心轴电机、软绞龙和轴承,所述空心轴电机设置在输送管上端且与滑动台固定,所述抽吸泵通过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与输送管上端连接,所述软绞龙设置于输送管内部,所述锥形斗通过轴承与输送管下端旋转连接,所述软绞龙的上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软绞龙的下端与锥形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锥形斗外壁设有淤泥过孔,所述锥形斗在所述淤泥过孔处安装有向外伸出的拨动片。较为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片一和连接片二,所述空心轴下端伸入至输送管内,所述连接片二水平固定在空心轴下端部,所述连接片一水平固定在轴承内圈顶部,所述软绞龙两端分别与连接片一的中心和连接片二的中心固定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左右内侧壁沿船体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台包括用于固定卷扬机的上平台和下凸块,所述上平台固定在所述下凸块顶部,所述上平台宽度宽于矩形框架宽度,所述下凸块嵌入至矩形框架内部空腔,所述下凸块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条状滑块,所述滑动台中心设有与矩形框架连通并用于供卷扬机钢索通过的空腔。较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台上还固定有淤泥池,所述淤泥池内部水平悬空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淤泥池顶部通过管道与抽吸泵出口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船体的植被保护装置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带动匚型转动架进行旋转,从而使带状植物蜷曲,使植物本体覆盖的面积最小化,从而达到保护植物的目的。将匚型转动架采用可抓紧或松开的勾爪连接,使船体的移动不受植被保护装置限制,提高了船体工作的有效范围,且能对多处植被同时保护,并在保护植物的同时不影响清淤效率和效果。2、采用矩形框架和滑动台滑动连接的方式控制清淤装置大范围位置调节,提高清淤效率。通过卷扬机调装的机械臂控制清淤装置的小范围精确定位,使锥形斗能避开河底植被,实现植被的保护。通过空心轴电机控制软绞龙带动锥形斗旋转,同时利用波动片实现淤泥刮擦,使锥形斗能更快速钻入淤泥,并使淤泥快速进入锥形斗,提高了清淤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植被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滑动台与矩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机械臂与输送管下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输送管上端与空心轴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船体;2、控制器;3、潜水盒;4、密封轴承;5、转动轴;6、旋转电机;7、空心圆柱;8、防水直线电机;9、卡爪活动孔;10、环形连杆;11、三叉连杆;12、销轴;13、卡爪;14、圆形卡块;15、三角形卡槽;16、匚型转动架;17、柱形气囊;18、刺棒;19、机械臂;20、固定架一;21、固定架二;22、输送管;23、空心轴电机;24、轴承二;25、连接片一;26、连接片二;27、软绞龙;28、锥形斗;29、污泥过孔;30、拨动片;31、抽吸泵;32、矩形框架;33、滑槽;34、滑动台;35、卷扬机;36、减速电机;37、齿条;38、淤泥池;39、过滤网;40、距离感应器;41、摄像头;42、固定环;43、柔性防撞条;44、透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在本实施方案中,控制器2的型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包括船体(1)和清淤装置,所述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22)、锥形斗(28)和抽吸泵(31),所述输送管(22)上端与抽吸泵(31)连接,下端与锥形斗(28)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被保护装置,所述植被保护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和匚型转动架(16),所述船体(1)两侧固定有矩形框架(32),所述矩形框架(32)上设置有沿船体(1)长度方向与矩形框架(32)滑动配合的滑动台(34),所述滑动台(34)上固定有卷扬机(35),所述植被保护装置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35)上,所述植被保护装置上固定有机械臂(19),所述输送管(22)上端与滑动台(34)固定连接,下端与机械臂(19)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抓紧或放开匚型转动架(16)的卡爪(13),所述匚型转动架(16)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用于绕卷植物的绕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包括船体(1)和清淤装置,所述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22)、锥形斗(28)和抽吸泵(31),所述输送管(22)上端与抽吸泵(31)连接,下端与锥形斗(28)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植被保护装置,所述植被保护装置包括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装置和匚型转动架(16),所述船体(1)两侧固定有矩形框架(32),所述矩形框架(32)上设置有沿船体(1)长度方向与矩形框架(32)滑动配合的滑动台(34),所述滑动台(34)上固定有卷扬机(35),所述植被保护装置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35)上,所述植被保护装置上固定有机械臂(19),所述输送管(22)上端与滑动台(34)固定连接,下端与机械臂(19)活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抓紧或放开匚型转动架(16)的卡爪(13),所述匚型转动架(16)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用于绕卷植物的绕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电机(36),所述减速电机(36)设置在滑动台(34)靠近船体(1)的一侧,所述减速电机(36)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有齿轮,所述船体(1)沿长度方向设有齿条(37),所述齿轮与齿条(37)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与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端固定连接的防水直线电机(8),所述卡爪(13)以爪尖朝下的方式环绕连接装置设置,所述防水直线电机(8)的驱动端与卡爪(13)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卡爪(13)在防水直线电机(8)的驱动下抓紧或松开匚型转动架(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空心圆柱(7)、三叉连接件(11)和环形连杆(10),所述空心圆柱(7)内部中空且向下开口,所述防水直线电机(8)竖直设置于所述空心圆柱(7)内部,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穿过所述空心圆柱(7)与防水直线电机(8)顶部固定,所述三叉连接件(11)水平固定在防水直线电机(8)驱动端,所述空心圆柱(7)外壁沿周向设有卡爪活动孔(9),所述环形连杆(10)一端与三叉连接件(1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穿过卡爪活动孔(9)的卡爪(13)顶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污染底泥生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潜水盒(3)、旋转电机(6)、转动轴(5)和密封轴承(4),所述旋转电机(6)固定在潜水盒(3)内顶壁上,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李瑞清孙娟娟姚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