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反射膜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9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反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粘结层、基材层、反光层、保护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一侧的第二粘结层,所述基材层一侧设置有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条状微结构,所述微结构沿长度的延伸方向为长轴方向,所述微结构的短轴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互相垂直,每一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短轴方向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反光层设置于所述微结构层上,扩大了光线的反射范围,以使反光效果加强。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使所述光反射膜两侧都具有粘接能力,易于工人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反射膜加强所述光伏组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解决所述光伏组件中的光反射膜出现滑落、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反射膜及光伏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行业
,尤其涉及一种光反射膜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形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的依赖和消耗,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近年来,研究人员基于光伏效应开发出太阳能电池,实现了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人们对光伏组件中非电池片区域做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发现光伏组件中焊带能实现入射光线的再次反射,太阳能电池通过焊带串联实现电流导通,但是入射到焊带上的高强光线多为正反射,均被反射至光伏组件外部,造成了光能的浪费。为了减少焊带对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降低光伏组件的光能损失,通常在焊带上设置光反射膜以提升转换效率。目前光反射膜的热熔胶层粘结性普遍较差,在热贴和层压步骤非常容易出现滑落、贴歪、位移等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反射膜及光伏组件,具有反光效果好及易于安装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反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粘结层、基材层、反光层、保护层,所述光反射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一侧的第二粘结层,所述基材层背离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反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粘结层、基材层、反光层、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一侧的第二粘结层,所述基材层背离所述第一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条状微结构,所述微结构沿长度的延伸方向为长轴方向,所述微结构的短轴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互相垂直,每一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短轴方向的横截面为弧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反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粘结层、基材层、反光层、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一侧的第二粘结层,所述基材层背离所述第一粘结层的一侧设置有微结构层,所述微结构层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条状微结构,所述微结构沿长度的延伸方向为长轴方向,所述微结构的短轴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互相垂直,每一所述微结构沿所述短轴方向的横截面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背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粘结层背离所述保护层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第二粘结层厚度范围均为20μm至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范围为30μm至400μm,所述基材层的宽度范围为1mm至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膜沿长度的延伸方向为主轴方向,所述主轴方向与所述长轴方向的夹角范围为-90°至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的弧的弦长范围为5μm至500μm,弧所在圆的半径范围为1μm至500μm,每个弧对应的圆心角范围为0°至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心赵永年殷镭城薛群山沈一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