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80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磷化加工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和加工池,搅拌装置设于加工池内,搅拌装置包括传送带、搅拌轮组和控制电机,搅拌轮组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载货框,升降载货框包括升降杆、旋转轴和载物框,加工池内侧设有多个移动轨道,多个升降杆分别在多个移动轨道内上下移动,升降杆通过旋转轴与载物框相连接,旋转轴通过旋转带动载物框进行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搅拌装置,能够不断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保证物料缓和转动,即保证了搅拌后物料反应充分,而且不会对物料表面造成损伤,提高了出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磷化加工结构
,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尤其是钢铁表面容易接触周围环境的介质而生锈。锈蚀层通常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物、氧化物、酸式/碱式碳酸盐等,其增加了金属表面的比表面积,更加快了腐蚀。因此,目前一般采用金属表面处理的手段对这种金属表面进行防锈蚀处理。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表面防锈蚀处理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处理目标其工艺和效果大大不同。磷化(phosphorization),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属于化学转换膜处理,主要应用于钢铁表面磷化。磷化液的配方一般是以磷酸锌/磷酸二氢盐为基础的处理液或其与亚铁盐/锰盐的混合物。但是,实际生产这种磷化液时,用搅拌的方式,通常先用足量磷酸和氧化锌反应,一方面一部分反应生成磷酸锌易先行沉淀而不转化成酸式盐,存在搅拌不彻底、对物料的表面造成损伤的问题,同时需要及时将内部完成反应的物料及时拿出进行下一批物料的磷化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和加工池,搅拌装置设于加工池内,搅拌装置包括传送带、搅拌轮组和控制电机,搅拌轮组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间隔排列,第一传动轮直径大于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齿轮连接,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通过控制电机传动,传送带覆盖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载货框,升降载货框包括升降杆、旋转轴和载物框,加工池内侧设有多个移动轨道,多个升降杆分别在多个移动轨道内上下移动,升降杆通过旋转轴与载物框相连接,旋转轴通过旋转带动载物框进行翻转。作为优选,载物框为网格框。作为优选,升降杆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控制按钮。作为优选,载物框呈长方体。作为优选,载物框下端设有导向板,导向板由橡胶材质制成。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搅拌装置,能够不断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保证物料缓和转动,即保证了搅拌后物料反应充分,而且不会对物料表面造成损伤,提高了出料的质量;通过出料装置的设置,来取出完成反应的物料,同时,升降轴和旋转轴的配合,使物料框能够充分收拢物料并取出,减去了人工收取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传送带、12—第一传动轮、13—第二传动轮、21—升降杆、22—旋转轴、23—载物框、24—导向板、25—控制按钮、3—加工池、31—移动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包括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和加工池3,搅拌装置设于加工池3内,搅拌装置包括传送带11、搅拌轮组和控制电机,搅拌轮组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间隔排列,第一传动轮12直径大于第二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通过齿轮连接,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均通过控制电机传动,传送带11覆盖于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上;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载货框,升降载货框包括升降杆21、旋转轴22和载物框23,加工池3内侧设有多个移动轨道31,多个升降杆21分别在多个移动轨道31内上下移动,升降杆21通过旋转轴22与载物框23相连接,旋转轴22通过旋转带动载物框23进行翻转。载物框23为网格框。升降杆21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控制按钮25。载物框23呈长方体。载物框23下端设有导向板24,导向板24由橡胶材质制成。使用时候,将物料和磷化液放入加工池3,按下控制按钮25,开启搅拌工作,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均开始转动,物料在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转动的时候翻动,使物料之间可以充分接触反应,减少了物料之间重叠或者因为与加工池3内部重叠,产生较好的磷化效果,磷化工作结束之后,通过升降杆21来控制载物框23的高度,通过旋转轴22控制载物框23开口的角度,相互配合来取出已经磷化完成的出料工作,减少了人工取物的工作,降低腐蚀性液体对人体的伤害的风险。本技术通过搅拌装置,能够不断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保证物料缓和转动,即保证了搅拌后物料反应充分,而且不会对物料表面造成损伤,提高了出料的质量;通过出料装置的设置,来取出完成反应的物料,同时,升降轴和旋转轴22的配合,使物料框能够充分收拢物料并取出,减去了人工收取的工作。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和加工池(3),搅拌装置设于加工池(3)内,搅拌装置包括传送带(11)、搅拌轮组和控制电机,搅拌轮组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间隔排列,第一传动轮(12)直径大于第二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通过齿轮连接,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均通过控制电机传动,传送带(11)覆盖于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上;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载货框,升降载货框包括升降杆(21)、旋转轴(22)和载物框(23),加工池(3)内侧设有多个移动轨道(31),多个升降杆(21)分别在多个移动轨道(31)内上下移动,升降杆(21)通过旋转轴(22)与载物框(23)相连接,旋转轴(22)通过旋转带动载物框(23)进行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铝合金工件磷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装置、出料装置和加工池(3),搅拌装置设于加工池(3)内,搅拌装置包括传送带(11)、搅拌轮组和控制电机,搅拌轮组包括多个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间隔排列,第一传动轮(12)直径大于第二传动轮(13),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通过齿轮连接,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均通过控制电机传动,传送带(11)覆盖于第一传动轮(12)和第二传动轮(13)上;出料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载货框,升降载货框包括升降杆(21)、旋转轴(22)和载物框(23),加工池(3)内侧设有多个移动轨道(31),多个升降杆(21)分别在多个移动轨道(3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世顺
申请(专利权)人:兴三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