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702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包括以毛竹为框架、以环保PE材料制成的载体单元。所述浮床框架包括由毛竹首尾相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并用铁丝固定,所述浮床框架将拼接好的所述载体单元固定在框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成本低、材料生态、拼装简单、结构稳定、景观和除污效果良好、基本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可应用于受污染的水库、湖泊、河道等水体的生态修复工程,也可应用于水体景观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拼接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
技术介绍
地表水污染已成为我国当今社会最主要的环境难题之一,在水污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修复措施作为重要技术手段被广泛采用。其中湿式浮床是一种既具有污水治理功能,又兼备园林水景观效果的多功能实用生态设施,应用前景广阔。目前的湿式浮床载体多用人造轻质材料制成,如泡沫、塑料、聚苯乙烯等材料,也有些浮床载体用木材、竹子制成。人造材料以其操作简易、形状多变、景观效果好等特点被较多使用,但其稳定性较差,一旦废弃,容易产生水体二次污染。木材作为浮床载体虽然原生态,但成本高、易腐烂,因而未被广泛使用。竹子也常被用作浮床载体材料,但浮床形状多为竹排式或竹筒捆绑式,整体景观效果不够好,且安装固定比较困难。优质的浮床载体应具有轻便、稳定性好、生物亲和性高、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即轻质高效生态载体。并且目前浮床种植槽内供给植物的填料基质单一,不能有效促进植物根系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采用单一的植物、微生物等生态修复技术对于轻污染水体具有一定的净水效果,然而对污染较严重或有机物难降解的水体净化效果就明显不足,存在耗时长、占地大、不同类别污染物去除效果差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生态环保浮床材料,植物培养基质多样,兼具生态修复和光催化修复功能的拼装简单的浮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兼具生态修复和光催化修复的拼装简单的湿式浮床,既具备人造材料的景观效果及拼装简单、结构固定、操作轻便等特点,又满足了整体稳定性及框架材料和种植基质的生态化特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包括数个可拼接的载体单元和浮床框架;所述浮床框架包括由毛竹首尾相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并用铁丝固定,所述浮床框架将拼接好的所述载体单元固定在框架内,所述载体单元材料为聚乙烯。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载体单元包括用于栽种植物的种植槽、具有梯形坡度的凹槽和连接机构,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开放式的透气孔;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单元四个角上的连接孔和铁丝,所述铁丝穿过所述连接孔将相邻两个所述载体单元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通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载体单元和所述浮床框架连接固定的铁丝。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种植槽内从下层到上层依次设置有加密型聚乙烯网层、砾石层、沸石层、椰壳纤维层和陶土层。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凹槽梯形坡度的表面还镶嵌有光催化薄膜,所述光催化薄膜包括FTO导电玻璃和采用水热法生长在所述FTO导电玻璃导电面的氢化TiO2纳米棒阵列。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砾石层为50-100mm尺寸的砾石混合而成,所述沸石层为人工合成低硅铝比沸石,沸石尺寸在2-10mm,所述陶土层的深度为1cm。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浮床框架为毛竹,生态友好、外观景观和谐度高,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抵抗水力冲击,稳定性好。单元载体材料为聚乙烯,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强度较高且不易腐烂,基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2、种植槽内的植物培养基质椰壳纤维弹性较好、固定效果好,吸附水分,能给植物提供良好的根系固定载体,同时生物亲和性高、适于微生物附着生长,不污染水体。3、载体单元设计了种植槽、透气孔和连接孔,易于安装固定和栽种植物操作,现场组装和固定简便快速。4、种植槽内的砾石层间颗粒空隙大于沸石层,有利于污水进入沸石层进行水体交换,便于沸石的对污染物的吸附,植物根系不仅能吸收污水中的N、P等污染成分还能吸收沸石吸附的污染物,能有效促进植物根系的净水效果。5、本复合型湿式浮床兼具生态修复及光催化修复受污染水体的优点,在生态环保美观的同时,对水体中抗生素、药物、个人护理品等有机污染物水体具有快速、良好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的整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种植槽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光催化薄膜放大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载体单元,2-浮床框架,3-种植槽,4-聚乙烯网层,5-砾石层,6-沸石层,7-椰壳纤维层,8-陶土层,9-凹槽,10-透气孔,11-连接孔,12-光催化薄膜,121-氢化TiO2纳米棒阵列,122-FTO导电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包括数个可拼接的载体单元1和浮床框架2。浮床框架2设计为由生态环保的毛竹首尾相接构成的长20m,宽4m矩形框架,并用铁丝固定,与外景观和谐度高,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抵抗水力冲击,稳定性高。浮床框架2将数个拼接好的载体单元1固定在框架内。载体单元1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原料来源广泛、轻便、浮力大、强度高。载体单元1设计为边长为33cm的正方形,载体单元1包括种植槽3、具有梯形坡度的凹槽9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载体单元1上的数个连接孔11,相邻两个载体单元1拼接在一起时,用铁丝穿过连接孔11将相邻两个载体单元1固定连接在一起。载体单元1和浮床框架2之间由铁丝固定,将铁丝与载体单元1的连接孔11和毛竹连接在一起,拧紧固定。每隔2个载体单元1用铁丝将载体单元1和浮床框架2固定一次。载体单元1拼装方便、连接稳定、耐用。凹槽9底部设置有开放式的透气孔10,污水通过透气孔10进入凹槽9,有利于空气和水体进行气体交换。光催化薄膜12镶嵌在凹槽9梯形坡度表面,光催化薄膜12包括FTO导电玻璃122和生长在FTO导电玻璃122导电面的氢化TiO2纳米棒阵列121。FTO导电玻璃122为掺杂氟的SnO2透明导电玻璃,FTO导电玻璃122导电面经过水热法原位生长TiO2纳米棒阵列,将该生长有TiO2纳米棒阵列的FTO导电玻璃122在氢气与氩气体积比为1:3的气氛下400℃煅烧1小时,得到光催化薄膜12。由于未经改性的TiO2纳米棒阵列的带隙较大,只能吸收太阳光中含量仅占5%的紫外光,氢化改性后的TiO2纳米棒阵列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紫外光,光利用效率大大增加。光催化薄膜12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为:氢化TiO2纳米棒阵列121在吸收光能后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空穴能够将水体中抗生素、药物、个人护理品等有机污染物氧化为CO2和水,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种植槽3用于盛放种植基质以及栽种水生植物,种植槽3直径17cm,种植槽3内从下层到上层依次设有加密型聚乙烯网层4、砾石层5、沸石层6、椰壳纤维层7和陶土层8,加密型聚乙烯网层4可以起到阻挡颗粒物质,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可拼接的载体单元(1)和浮床框架(2);所述浮床框架(2)包括由毛竹首尾相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并用铁丝固定,所述浮床框架(2)将拼接好的所述载体单元(1)固定在框架内,所述载体单元(1)材料为聚乙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可拼接的载体单元(1)和浮床框架(2);所述浮床框架(2)包括由毛竹首尾相接构成的矩形框架,并用铁丝固定,所述浮床框架(2)将拼接好的所述载体单元(1)固定在框架内,所述载体单元(1)材料为聚乙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简单的复合型湿式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单元(1)包括用于栽种植物的种植槽(3)、具有梯形坡度的凹槽(9)和连接机构,所述凹槽(9)底部设置有开放式的透气孔(10);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单元(1)四个角上的连接孔(11)和铁丝,所述铁丝穿过所述连接孔(11)将相邻两个所述载体单元(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通过所述连接孔(11)将所述载体单元(1)和所述浮床框架(2)连接固定的铁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国梁官昭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