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70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包括景观水池、设置在景观水池内的潜污泵、水循环净化系统、及连接至潜污泵与水循环净化系统的出水管,水循环净化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膜组件,膜组件的进水口经进水支管连接至进水总管,进水总管连接至出水管,膜组件的产水口经产水支管连接至产水总管,产水总管连接至景观水池,进水支管上设有进水阀,产水总管上设有产水阀,膜组件的排污口连接有上排污支管,上排污管上设有上排污阀,进水支管连接有下排污支管,下排污支管上设有下排污阀,上排污管、下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净化装置,用于净化景观水,节省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住宅景观水体的大多数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缓流水体,水体封闭,具有污染物累积,长时间后人造池中悬浮物较多,在一定的光照、气温等条件下会出现水中各种藻类生长旺盛,造成水体浑浊、出现异味,容易滋生蚊虫;水体溶氧量较低,易造成水体生物死亡现象;COD、氨氮、磷含量比较高,透明度低;春夏季节水色发绿,水藻生长旺盛,严重时发生水华等缺陷,因此大部份景观水体均存在“死水”现象且容易变质及恶化;维护人员需对景观水进行定期地换水或者动用设备和请工人用自来水进行更换景观设施中的水,这样不仅增加人工和设备成本,而且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用于处理景观水,节省水资源。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包括景观水池、设置在所述景观水池内的潜污泵、水循环净化系统、及连接至所述潜污泵与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的出水管,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进水口经进水支管连接至进水总管,所述进水总管连接至所述出水管,所述膜组件的产水口经产水支管连接至产水总管,所述产水总管连接至所述景观水池,所述进水支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产水总管上设有产水阀,所述膜组件的排污口连接有上排污支管,所述上排污管上设有上排污阀,所述进水支管连接有下排污支管,所述下排污支管上设有下排污阀,所述上排污管、下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循环净化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膜组件和第二膜组件;所述第一膜组件、第二膜组件分别经第一进水支管、第二进水支管连接至所述进水总管,所述第一进水支管上设置第一进水阀,所述第二进水支管上设置第二进水阀;所述第一膜组件的产水口经第一产水支管连接至所述产水总管,所述第二膜组件的产水口经第二产水支管连接至所述产水总管;所述第一膜组件的排污口经第一上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所述第一上排污管上设有第一上排污阀,所述第一进水支管经第一下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所述第一下排污管上设有第一下排污阀;所述第二膜组件的排污口经第二上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所述第二上排污管上设有第二上排污阀,所述第二进水支管经第二下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所述第二下排污管上设有第二下排污阀。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压力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流量计。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设有止回阀、总进水阀和过滤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产水总管上还设有产水压力表。在其中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组件为超滤膜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水循环净化装置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膜组件,可定期手动互冲反洗,节省了反洗系统、气洗系统,无需药剂清洗,反洗出水口以进行绿植浇灌等回收利用,节省了水资源;2、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膜组件较低通量、连续运行、减少污染、无二次污染,多个膜组件采用较低通量恒流量运行,保持运行通量远远低于临界通量,长时间运行,有效的避免了膜丝污染情况的发生,产品水回流入景观水池,景观水体得以净化,浓缩水进行绿化浇花,无二次污染情况的发生;3、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膜组件内形成生物膜可以对有机污染进行有效去除,出水浊度近乎为0,景观水体中溶解氧5-6mg/l,水体进入到膜组件,形成兼氧环境,膜丝作为载体,有利于生物膜在膜丝表面的附着,一方面生物膜可以对于COD、BOD、氨氮等有机污染物去除,另一方面生物膜在膜丝表面形成搭桥效应,加强了膜丝的高效截留,产品水出水悬浮物近乎没有,出水浊度近乎为0;4、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备结构紧凑,安装方面,转运灵活,占地面积小,无噪音污染,环境友好,整个水循环设备把膜组件、压力表、流量计,阀门等布置在一个空间中,结构紧凑,安装只需要把法兰进行对接,方便简洁,相比于构筑物,其他一体化水循环净水设备,该设备占地面积小,转运灵活,且无需人值守,就一台水泵放在水体里,无任何噪声污染,无剩余污泥排出,环境友好;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节约能耗,运行费用低,相较于传统构筑物或者其他一体化水处理设备,需要提升泵,加药泵,风机等等,此水循环净化装置,只有一个泵需要用电,无需风机等大大降低了能耗以及运行费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景观水池;2、潜污泵;3、止回阀;4、总进水阀;5、过滤器;6、循环净化系统;6-1、第一膜组件;6-2、第二膜组件;6-3、进水总管;6-4、进水压力表;6-5、进水流量计;6-6、第一进水支管;6-7、第一进水阀;6-8、第二进水支管;6-9、第二进水阀;6-10、第一产水支管;6-11、第二产水支管;6-12、第一上排污管;6-13、第一上排污阀;6-14、第一下排污管;6-15、第一下排污阀;6-16、第二上排污管;6-17、第二上排污阀;6-18、第二下排污管;6-19、第二下排污阀;6-20、产水总管;6-21、产水压力表;6-22、产水阀;6-23、排污总管;7、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参见图1-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其包括景观水池1、设置在景观水池1内的潜污泵2、水循环净化系统6、及连接景观水池1和水循环净化系统6的出水管7。其中水循环净化系统6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膜组件6-1和第二膜组件6-2,第一膜组件6-1、第二膜组件6-2分别经第一进水支管6-6、第二进水支管6-8连接至进水总管6-3,在第一进水支管6-6上设有第一进水阀6-7,第二进水支管6-8上设有第二进水阀6-9。第一膜组件6-1的产水口经第一产水支管6-10连接至产水总管6-20,第二膜组件6-2的产水口经第二产水支管6-11连接至产水总管6-20。第一膜组件6-1的排污口经第一上排污管6-12连接至排污总管6-23,第一上排污管6-12上设有第一上排污阀6-13,第一进水支管6-6经第一下排污管6-14连接至排污总管6-23,第一下排污管6-14上设有第一下排污阀6-15。第二膜组件6-2的排污口经第二上排污管6-16连接至排污总管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景观水池(1)、设置在所述景观水池(1)内的潜污泵(2)、水循环净化系统(6)、及连接至所述潜污泵(2)与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6)的出水管(7),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6)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进水口经进水支管连接至进水总管(6-3),所述进水总管(6-3)连接至所述出水管(7),所述膜组件的产水口经产水支管连接至产水总管(6-20),所述产水总管(6-20)连接至所述景观水池(1),所述进水支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产水总管(6-20)上设有产水阀(6-22),所述膜组件的排污口连接有上排污支管,所述上排污管上设有上排污阀,所述进水支管连接有下排污支管,所述下排污支管上设有下排污阀,所述上排污管、下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6-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景观水池(1)、设置在所述景观水池(1)内的潜污泵(2)、水循环净化系统(6)、及连接至所述潜污泵(2)与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6)的出水管(7),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6)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进水口经进水支管连接至进水总管(6-3),所述进水总管(6-3)连接至所述出水管(7),所述膜组件的产水口经产水支管连接至产水总管(6-20),所述产水总管(6-20)连接至所述景观水池(1),所述进水支管上设有进水阀,所述产水总管(6-20)上设有产水阀(6-22),所述膜组件的排污口连接有上排污支管,所述上排污管上设有上排污阀,所述进水支管连接有下排污支管,所述下排污支管上设有下排污阀,所述上排污管、下排污管连接至排污总管(6-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小区景观水循环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净化系统(6)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膜组件(6-1)和第二膜组件(6-2);所述第一膜组件(6-1)、第二膜组件(6-2)分别经第一进水支管(6-6)、第二进水支管(6-8)连接至所述进水总管(6-3),所述第一进水支管(6-6)上设置第一进水阀(6-7),所述第二进水支管(6-8)上设置第二进水阀(6-9);所述第一膜组件(6-1)的产水口经第一产水支管(6-10)连接至所述产水总管(6-20),所述第二膜组件(6-2)的产水口经第二产水支管(6-11)连接至所述产水总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玉彬张访将徐融王旭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滨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