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68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室、引射泵、絮凝剂添加口、絮凝管道、高速离心室、集渣槽、进水口和出水口;光催化反应室中设置左右交叉排列的涂有光催化剂的灯管保护壳,形成蛇形流动通道,能够与光催化剂板充分接触;在光催化室前端设置引射泵,其通过高速射流小管和较长的大管道使絮凝剂加入之后水流速度加快,防止在管道内沉淀;加入絮凝剂的水体进入高速离心室后在离心叶轮的高速运转下,将水体中杂质离出至外侧集渣室,水流从出水口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催化处理污水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光催化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新型环境污染物降解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储量急剧减少,水体污染面积增大,水中污染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加,传统的生物法和物理法在水处理方面难以实现完全的矿化,再加上针对不同的工业要求,水体中杂质含量会越来越多,如果对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只进行光催化降解,会使其光催化性能减弱,因此,在光催化技术处理后要完全的使水中悬浮物和水体分离,为光催化装置的设计增加了难度。本技术专利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水处理装置,能够在污水进行光催化处理后进行高速离心,从而使水体彻底净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包括光催化反应室1、灯管2、透明玻璃板3、高速射流小管4、引射泵5、絮凝剂添加口6、絮凝管道7、高速离心室8、进水口9、集渣槽91,集渣槽92、出水口10、离心叶轮11,所述光催化反应室1由数个灯管2和透明玻璃板3组成,污水从进水口9进入光催化反应室1后,污水在光催化反应室内流经数个表面涂有光催化剂的玻璃板,水与左右交叉排列的涂有光催化剂的灯管保护壳充分接触,进行光催化反应,随后,在光催化室前端设置引射泵5,其通过高速射流小管4连接,引射泵出口位于管道中心并指向大管道7轴线下游方向,絮凝剂添加口6在引射泵5出口处的高速射流小管4上,大管道用来连接光催化室1、引射泵5和高速离心室8,高速离心室内设置有离心叶轮11和集渣槽91,在经过高速离心的污水从清液出口10排出。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正常工作时,污水会依次流经催化区、凝聚区、分离区。进一步的,所述光催化反应室安装有若干含夹层的玻璃板,其安装位置交替相反,形成蛇形流动通道,通道两端分别为液体入口和出口,每个玻璃板夹层中放置有若干紫外灯管。进一步的,所述凝聚管道呈圆柱形,引射泵出口位于管道中心并指向管道轴线下游方向,絮凝剂添加口在引射泵出口处,引射泵压力及流量可调。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叶轮由电机带动,且转速可调,离心叶轮入口在叶轮轴线一端,出口为叶轮侧面,叶轮侧面径向向外设置有余渣槽和清液出口,二者均呈环形,余渣槽在径向靠外侧,清液出口在径向靠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新型光催化污水净化装置,催化区、絮凝区、分离区之间的出口和入口依次相接。相对于现有装置,本实验新型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光催化水处理装置是在原有的光催化装置基础上增加了射流泵装置和高速离心装置,并且对传统的光催化反应室进行了改进,在光催化反应室内设置蛇形流动通道,并且直接利用灯管的保护外壳作为光催化剂的涂覆板,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而且可以增加水体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在光催化室与高速离心装置相连接的絮凝管道上设置了引射泵,可有效加快絮凝水体在絮凝管道内的高速流动,以防止其在管道内的沉积,进而将水射流进入高速离心装置,经过高速离心装置内的离心叶轮,水体中的悬浮物被完全离心至外侧的集渣槽,处理后得到的清水从排水口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高速离心设备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高速离心设备的内部剖视图;图中:1是光催化反应室、2是灯管、3是透明玻璃板、4是高速射流小管、5是引射泵、6是絮凝剂添加口、7是絮凝管道、8是高速离心室、9是进水口、91是集渣槽、10是出水口、11是离心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和图3所示,包括光催化反应室1、灯管2、透明玻璃板3、高速射流小管4、引射泵5、絮凝剂添加口6、絮凝管道7、高速离心室8、进水口9、集渣槽91、出水口10、离心叶轮11;所述光催化反应室1由数个灯管2和透明玻璃板3组成,污水从进水口9进入光催化反应室1后,污水在光催化反应室内流经数个表面涂有光催化剂的玻璃板,之后,污水与左右交叉排列的涂有光催化剂的灯管保护壳充分接触,进行光催化反应,随后,在光催化室前端设置引射泵5,其通过高速射流小管4连接,引射泵出口位于管道中心并指向大管道7轴线下游方向,絮凝剂添加口6在引射泵5出口处的高速射流小管4上,加入絮凝剂之后的絮凝水体在引射泵的作用下,以高速流入高速离心装置内,在高速离心装置内部设有高速叶轮,下端内测设有出水管,外侧设有集渣室,最终得到的达标水体从出水管流出,水中的杂质从集渣室排出。为了便于区分和操作,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装置正常工作时,污水会依次流经催化区、凝聚区、分离区。为了增加光催化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光催化反应室安装有若干含夹层的玻璃板,其安装位置交替相反,形成蛇形流动通道,通道两端分别为液体入口和出口,每个玻璃板夹层中放置有若干紫外灯管。为了便于离心,凝聚管道呈圆柱形,引射泵出口位于管道中心并指向管道轴线下游方向,絮凝剂添加口在引射泵出口处,引射泵压力及流量可调。为了便于分离水体,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离心叶轮由电机带动,且转速可调,离心叶轮入口在叶轮轴线一端,出口为叶轮侧面,叶轮侧面径向向外设置有余渣槽和清液出口,二者均呈环形,余渣槽在径向靠外侧,清液出口在径向靠内侧。为了提高装置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新型光催化污水净化装置,催化区、絮凝区、分离区之间的出口和入口依次相接。由于光催化反应室内蛇形流体是通过灯管保护壳在两侧交叉安装实现的,因此,可根据不同的水体要求增加或减少其中的灯管数量。由于引射泵的安装是为了提高絮凝后水体的流速,以防止絮凝剂的加入后在管道内沉积,因此,在该装置中的絮凝管道应尽可能的加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催化反应室(1)、灯管(2)、透明玻璃板(3)、高速射流小管(4)、引射泵(5)、絮凝剂添加口(6)、絮凝管道(7)、高速离心室(8)、进水口(9)、集渣槽(91)、出水口(10)、离心叶轮(11),所述光催化反应室(1)由数个灯管(2)和透明玻璃板(3)组成,污水从进水口(9)进入光催化反应室(1)后,污水在光催化反应室内流经数个表面涂有光催化剂的玻璃板,水与左右交叉排列的涂有光催化剂的灯管保护壳充分接触,进行光催化反应,随后,在光催化反应室前端设置引射泵(5),其通过高速射流小管(4)连接,引射泵出口位于管道中心并指向絮凝管道(7)轴线下游方向,絮凝剂添加口(6)在引射泵(5)出口处的高速射流小管(4)上,大管道用来连接光催化反应室(1)、引射泵(5)和高速离心室(8),高速离心室内设置有离心叶轮(11)和集渣槽(91),在经过高速离心的污水从出水口(10)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催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催化反应室(1)、灯管(2)、透明玻璃板(3)、高速射流小管(4)、引射泵(5)、絮凝剂添加口(6)、絮凝管道(7)、高速离心室(8)、进水口(9)、集渣槽(91)、出水口(10)、离心叶轮(11),所述光催化反应室(1)由数个灯管(2)和透明玻璃板(3)组成,污水从进水口(9)进入光催化反应室(1)后,污水在光催化反应室内流经数个表面涂有光催化剂的玻璃板,水与左右交叉排列的涂有光催化剂的灯管保护壳充分接触,进行光催化反应,随后,在光催化反应室前端设置引射泵(5),其通过高速射流小管(4)连接,引射泵出口位于管道中心并指向絮凝管道(7)轴线下游方向,絮凝剂添加口(6)在引射泵(5)出口处的高速射流小管(4)上,大管道用来连接光催化反应室(1)、引射泵(5)和高速离心室(8),高速离心室内设置有离心叶轮(11)和集渣槽(91),在经过高速离心的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连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