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构件调度
,具体涉及一种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混凝土预制技术实现住宅建筑的高效率、高品质、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成本产生的核心是加工生产预制件,并且企业加工混凝土预制件分为许多环节,而车间生产调度是为了达到制造企业的某一目标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的过程。合理的生产调度能够显著改善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净收益,提高客户订单交付率。针对预制混凝土构件供应链环境下的订单接受与调度问题,亟需要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调度决策在预制建筑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提高净利润、提高客户满意度和节约能源,高效的供应链调度已成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商生存的必要条件。由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体积大,重量大以及价格高,预制件制造商通常采用按订单生产的政策。此外,在预制供应链环境下,因为工厂的生产能力有限,交货期紧等约束,预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采集生产数据并建立调度问题对应的数学规划模型;/nS2、将所有的订单进行实数编码;/nS3、按照步骤S2的编码方式随机产生Size个初始解;/nS4、针对收集的生产数据,从初始种群的解中选出一条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解作为初始解;/nS5、对步骤S4中的初始解进行订单子集选择,并设置算法参数;/nS6、利用禁忌搜索对步骤S5的初始解进行迭代优化,更新最优解;/nS7、判断步骤S6中禁忌搜索是否满足停止条件,若不满足,返回步骤S6;/nS8、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判断和检查,更新当前最优解及对应的目标值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生产数据并建立调度问题对应的数学规划模型;
S2、将所有的订单进行实数编码;
S3、按照步骤S2的编码方式随机产生Size个初始解;
S4、针对收集的生产数据,从初始种群的解中选出一条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解作为初始解;
S5、对步骤S4中的初始解进行订单子集选择,并设置算法参数;
S6、利用禁忌搜索对步骤S5的初始解进行迭代优化,更新最优解;
S7、判断步骤S6中禁忌搜索是否满足停止条件,若不满足,返回步骤S6;
S8、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判断和检查,更新当前最优解及对应的目标值;
S9、计算步骤S8中得到的最优解的总完工时间,重新安排所有已接受的订单,在不影响TNRI值的情况下,对TCT值进行最小化,得到最优解;
S10、对步骤S9得到的最优解进行解码,获得调度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生产数据包括工件数、工序数、工件在各工序的加工时间、各工序的作业内容及作业特性、工厂上下班时间以及加班时长和以最大化总的净收益作为目标的约束条件,数学规划模型为:
其中,TNR为目标函数,Tj是订单j的拖期惩罚,是订单j的交付截止期,Ω是一个大数,[k]是订单序列的位置指标k∈K={1,2,...,J},Qj是订单j的最大收益,J是总的订单数,j是订单的指标;C[k]是指在第k个位置上订单的完工时间;wj是订单j的在交货期与交货截止期之间的单位时间惩罚成本,xj为二进制变量;yj,[k]为二进制变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编码方式为:
π=(π1,π2,....,πj)
其中,πj={1,2,...,J},每个位置上代表的是对应位置上的订单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
在构造初始解的过程中使用收集的生产数据,根据每个订单的截止日期由小到大排序、处理时间由小到大排序和最大收益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由三个规则产生的解随机替换初始种群的三条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应链环境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双层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具体为:
S501、针对每一条解向量进行最大净利润计算,将完工时间超过截止日期的初始订单插入到接收订单序列中,找到TNR值增加最多的位置;如果没有,则将订单放置在接受的订单序列末尾处;
S502、从初始种群的解中选出一条目标函数值最大的解作为初始解;
技术研发人员:熊福力,陈竑翰,张文柱,曹劲松,张雨晨,储梦伶,张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