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钊专利>正文

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50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汽-水交换方式,设计了一种将水往蒸汽中喷射的新颖的交换器。在交换器内的一侧安装带小孔的喷水槽,让喷出来的水在负压腔内呈半雾化状态,使水和蒸汽充分接触。提高换热效率。由此对蒸汽的工况要求简化,在0.03MPa的蒸汽即能正常换热。蒸气压力不稳也能正常换热,所以拓宽应用范围,也可充分利用余热来供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现有的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如喷射式、喷管式等热交换器,其换热方式都是将蒸汽往水中喷射(参阅《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建工出版社1987.12出版)。由于水的密度大,因此采用这种工作方式的情况下,对蒸汽压力的要求十分严格。首先要求蒸汽工作压力必须高于水循环的压力,否则水要倒流入蒸汽管道内,这样会造成水击而产生噪声,并且要求蒸汽的工作压力相当稳定,不然蒸汽压力的波动会引起换热工况的不稳定。这样需要随时调整,调整不当也会产生水击。这些要求使蒸汽的热能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改变传统换热方式,采用水向蒸汽中喷射的汽—水直接交换器,实现无噪音,在余热利用上开拓一种新途径(蒸汽压力在0.03MPa即能正常换热)。本技术是在本人的技术(专利号为ZL90208932.3)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中心喷射改为侧喷射,喷射距离加长,改善雾化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由外壳构成的密封腔内,一侧装有带小孔的喷水槽。将待加热的水通过微孔喷射到腔里的蒸汽中,喷出来的水处于细水柱及半雾状态。这样水和蒸汽充分接触,蒸汽凝结放热,体积缩小,并借助水泵抽力在交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水直接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进水口、出水口和蒸汽进口,其特征在于:由外壳(1)构成的密封腔内的一侧安装带有许多小孔的喷水槽(2);在外壳(1)的下部焊接一阻气管(7),阻气管(7)的一端为出水口(5),另一端在密封腔内向下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
申请(专利权)人:王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