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瞬态特性的三维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力学数值模拟,具体涉及城市雨洪系统中间歇泉现象瞬态特性的三维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极端暴雨情况下,城市雨洪系统排水管道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其过程中会混入的大量有压空气,形成滞留气团。滞留气团的存在可能会引起管道堵塞,降低排水系统的总体容积和排水效率。当滞留气团经过竖井的时候,剧烈的气水相互作用甚至会引发竖井处出现爆发性的“间歇泉”现象,冲翻井盖、污水出井口,其对应的异常水锤极有可能导致管道系统的破坏,对城市的道路安全及公共卫生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排水管道系统错综复杂的结构,也将使得城市排水管道中的水气两相流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然而,至今为止,实际管道系统的设计标准只考虑管道载满水的情况,并不考虑“间歇泉”现象的存在及其危害;对于“间歇泉”现象的情况,管道设计中尚无相应的计算标准,且已有成果尚不完善。因此,为保证城市雨洪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间歇泉”现象所引起的瞬变流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很对学者对上述复杂瞬变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瞬态特性的三维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k-εRNG湍流模型来模拟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现象,具体步骤如下:/n(1)构建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的三维模拟数学模型;可压缩水气两相瞬变流动采用VOF模型描述,求解水相体积分数方程、混合相的动量方程以及能量方程基础上,耦合湍流方程封闭整个求解系统;/n(2)根据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流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n(3)根据工程实例,设置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n(4)求解控制方程系统,对监控点进行压力监控,并对气水界面进行追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瞬态特性的三维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k-εRNG湍流模型来模拟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现象,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的三维模拟数学模型;可压缩水气两相瞬变流动采用VOF模型描述,求解水相体积分数方程、混合相的动量方程以及能量方程基础上,耦合湍流方程封闭整个求解系统;
(2)根据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流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3)根据工程实例,设置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4)求解控制方程系统,对监控点进行压力监控,并对气水界面进行追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洪系统间歇泉瞬态特性的三维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
(1.1)水体密度和水锤波速的计算;
水体密度为:
其中,为液体绝对参考压力下的密度;ρw和K为分别绝对压力pw*下的液体密度及体积模量;
水锤波速为:
其中,Kset为根据实际波速折合了管壁弹性后的虚拟水体弹性模量。根据实际测量波速,由公式(2)求得虚拟水体弹性模后,将该值再代入公式(1)、(2),即可实时根据计算的压力更新水体密度及波速;
(1.2)空气可压缩性采用理想气体定律;
(1.3)湍流模型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其标准的控制方程为
湍动粘度μt用k-ε的函数表示:
式中:k为湍动能;ε为湍流耗散率;σk和σε分别是k和ε的紊流普朗特数,μ是粘性系数,Gk是由平均速度梯度产生的湍流动能,Gb是由浮力产生的湍流动能,YM是由可压缩湍流脉动扩散的,值取为C1ε=1.44,C2ε=1.92,Cμ=0.09,σk=1.0,σε=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领,方浩宇,王沛,曹云,潘天文,薛子剑,李赟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