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材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0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块材转运车,包括:1个底架,底架上均垂直固定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个支撑架,支撑架上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根延长杆,延长杆下端分别焊接在连接柱的上端;4个万向轮;以及,2根连接柱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两两对应的铰连在2根支撑柱的上端,2根连接柱位于2根支撑柱之间,当支撑架处于水平时,该支撑架位于该底架的上方,该支撑架的向下投影落在该底架的向下投影范围内;该支撑架的前侧边的右部设有内定位孔、该底架的前侧边的左部设有外定位孔,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能够对正,且对正后的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有插销;4个万向轮固定于该底架的四个角的下部。优点是:使用较为方便,便于运输板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块材转运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块材转运车。
技术介绍
板材是室内外装修中最为常见的材料。板材运输多由人工完成,效率较低,且由于施工现场室内通道狭窄、拐弯处多,造成板材难以搬运。同时,运输距离大多过长,有时还需要使用垂直升降的电梯予以垂直运输,致使板材在运输过程易于出现受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块材转运车,它具有使用较为方便,便于运输板材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块材转运车,所述转运车包括:1个底架,该底架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的方形框体状,且该底架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个支撑架,该支撑架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方形框体状,且该支撑架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根延长杆,延长杆下端分别焊接在连接柱的上端,同时,延长杆的上部均向右弧形弯折,2根延长杆的上端之间焊接有一扶手杆;4个万向轮;以及2根连接柱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两两对应的铰连在2根支撑柱的上端,且2根连接柱位于2根支撑柱之间,同时,当支撑架处于水平时,该支撑架位于该底架的上方,该支撑架的向下投影落在该底架的向下投影范围内;该支撑架的前侧边的右部设有内定位孔、该底架的前侧边的左部设有外定位孔,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能够对正,且对正后的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内插有插销;4个万向轮固定于该底架的四个角的下部。所述扶手杆上间隙配合的套设有2个套筒,套筒上焊接有支腿。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使用较为方便,便于运输板材。本专利技术的块材转运车的主要部件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予以连接,使得车身具有坚固耐用的特性。转运车的底部焊接万向轮,增加了转运车在狭窄通道的通过性。转运车能够方便的进入电梯,符合垂直运输要求。即,使用转运车之后可以大大增加板材运输的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图3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块材转运车在不同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中:10、底架,11、支撑柱,12、外定位孔;20、支撑架,21、连接柱,22、内定位孔;30、延长杆,31、扶手杆;40、万向轮;50、插销;61、套筒,62、支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中,前、后、左、右等方向的界定,指的是按照图1中的方位。比如,以观察者所在的位置,靠近观察者为前、远离观察者为后。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块材转运车,包括:1个底架10、1个支撑架20、2根延长杆30、4个万向轮40等部件。其中:该底架10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的方形框体状。即,从上向下看,该底架10呈“口”字形。该底架10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即,从前向后看,该底架10以及相应的支撑柱11呈倒“丁”字形;从左向右看,该底架10以及相应的支撑柱11呈“U”字形。该支撑架20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方形框体状。即,从上向下看,该支撑架20呈“口”字形。该支撑架20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1。即,从前向后看,该支撑架20以及相应的连接柱21呈倒“丁”字形;从左向右看,该支撑架20以及相应的连接柱21呈“U”字形。延长杆30下端分别焊接在连接柱21的上端。同时,延长杆30的上部均向右弧形弯折。2根延长杆30的上端之间焊接有一扶手杆31。显然,该扶手杆31呈水平状。更具体的:2根连接柱2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两两对应的铰连在2根支撑柱11的上端,且2根连接柱21位于2根支撑柱11间。同时,当支撑架20处于水平时,该支撑架20位于该底架10的上方,该支撑架20的向下投影落在该底架10的向下投影范围内。该支撑架20的前侧边的右部设有内定位孔22、该底架10的前侧边的左部设有外定位孔12。该内定位孔22和该外定位孔12能够对正,且对正后的内定位孔22和外定位孔12内插有插销50。4个万向轮40固定于该底架10的四个角的下部。这样,如图3所示,可以将该支撑架20略微向左移动,继而该支撑架20以及连接柱21相对于该底架10以及支撑柱11向左倾斜,故而可以将若干板材斜着支撑在该支撑架20的左部且靠在该连接柱21的左侧,以便于运输多个板材。此时,该内定位孔22和该外定位孔12对正,且插有插销50,以形成较好的限位。如图1所示,当需要进入电梯内时,可以将插销50拔下,使该支撑架20呈水平,以减少空间占用。此时,可以采用人工扶着或者采用绳索绑定的方式避免板材掉落。优化的:该扶手杆31上间隙配合的套设有2个套筒61,套筒61上焊接有支腿62。当然,套筒61和该扶手杆31之间必然还设有用于能够限制套筒61旋转的常见的定位装置。这样,如图4所示,当运输到位后,可以使该连接柱21以及延长杆30处于大致水平状态,而支腿62呈竖向的支撑在地面上,从而便于装卸板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块材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包括:/n1个底架(10),该底架(10)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的方形框体状,且该底架(10)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n1个支撑架(20),该支撑架(20)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方形框体状,且该支撑架(20)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1);/n2根延长杆(30),延长杆(30)下端分别焊接在连接柱(21)的上端,同时,延长杆(30)的上部均向右弧形弯折,2根延长杆(30)的上端之间焊接有一扶手杆(31);/n4个万向轮(40);以及/n2根连接柱(2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两两对应的铰连在2根支撑柱(11)的上端,且2根连接柱(21)位于2根支撑柱(11)之间,同时,当支撑架(20)处于水平时,该支撑架(20)位于该底架(10)的上方,该支撑架(20)的向下投影落在该底架(10)的向下投影范围内;/n该支撑架(20)的前侧边的右部设有内定位孔(22)、该底架(10)的前侧边的左部设有外定位孔(12),内定位孔(22)和外定位孔(12)能够对正,且对正后的内定位孔(22)和外定位孔(12)内插有插销(50);/n4个万向轮(40)固定于该底架(10)的四个角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块材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包括:
1个底架(10),该底架(10)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的方形框体状,且该底架(10)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支撑柱(11);
1个支撑架(20),该支撑架(20)为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方形框体状,且该支撑架(20)的前侧边上和后侧边上均垂直固定有均向上延伸的连接柱(21);
2根延长杆(30),延长杆(30)下端分别焊接在连接柱(21)的上端,同时,延长杆(30)的上部均向右弧形弯折,2根延长杆(30)的上端之间焊接有一扶手杆(31);
4个万向轮(40);以及
2根连接柱(21)的上端通过旋转轴两两对应的铰连在2根支撑柱(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维卓楼焜徐晓星廖宇邹茹高建聪胡罕君王吉宋乃军
申请(专利权)人:百合盛华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