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光场调控领域,涉及一种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1960年激光器的专利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如激光生命科学、光信息处理、光学微纳加工等大量以激光为基础的科学研究领域涌现。普通商用激光器的主要限制是输出模式固定,一般是基模高斯光束,无法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和应用对光场振幅、相位和偏振态特定分布的要求。基于空间光调制器调控光场空间参量的空间光场调控技术将基模高斯光束转换为新颖的任意结构光场,推动了光信息存储、光学微纳加工、光通信、光学显微和光学微操纵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常用的光场调控器件主要有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MicromirrorDevice,DMD)、变形镜(DeformableMirror,DM)和液晶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LightModulator,SLM)。在科学研究中,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由于光能利用率高而成为应用最多的器件。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利用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特性调制光场的相位分布,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包括密封盒(3)、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以及空间光调制器(1);所述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以及空间光调制器(1)相对设置并置于密封盒(3)内部;所述密封盒(3)上开设有入光孔(31)以及出光孔(32);入射光依次经入光孔(31)、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空间光调制器(1)以及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后从出光孔(32)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包括密封盒(3)、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以及空间光调制器(1);所述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以及空间光调制器(1)相对设置并置于密封盒(3)内部;所述密封盒(3)上开设有入光孔(31)以及出光孔(32);入射光依次经入光孔(31)、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空间光调制器(1)以及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后从出光孔(32)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与空间光调制器(1)的位置关系满足:d2≥d1;
其中:
d1是入射至空间光调制器(1)的入射光和经空间光调制器(1)调制后的出射光的交汇点到空间光调制器(1)的垂直距离;
d2是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的顶点到空间光调制器(1)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的顶角α与经空间光调制器(1)调制后的激光束的出射角度β的关系是:α=90°+β/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零级衍射光的空间光调制器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对称三角反射器(2)包括第一反射腰面(21)以及与第一反射腰面(21)相连的第二反射腰面(22);入射光依次经入光孔(31)、第一反射腰面(21)、空间光调制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言生,雷铭,汪召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