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07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包括调整座和锥形减震器,调整座为倒锥体结构,调整座包括侧板、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锥形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锥形减震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调整座连接,调整座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模块吊架的车体连接,锥形减震器上还装有减震器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橡胶制的锥形减震器使吊装结构在垂直方向受到缓冲,降低和缓解列车运行及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避免空压机因振动而产生损伤;锥形减震器配合调整座安装在吊装结构四周,受力均匀;通过吊装结构提升了列车空调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空压机的工作噪声,改善了乘客的乘车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高速列车空压机吊装
,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空压机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是列车上空调系统的必要装置。模块吊架是用于高速列车车下悬挂空压机的载体,目前我国动车组时速可达350km/h,列车在起动、高速运动和停车的过程中,普通的吊装结构会因空压机的作用,产生比较强烈的震动和噪音,从而降低空压机的使用寿命,给列车的运行造成不便,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从而有效降低列车运行及空压机工作时吊装结构产生的振动和噪音,避免空压机因振动造成损坏,提高空压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包括调整座和锥形减震器,锥形减震器通过第一连接件固接于调整座上,调整座为倒锥体结构,调整座包括侧板、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平台两侧的长边下沿分别向第二平台同侧的长边上沿延伸形成侧板,于侧板的中心开设与侧板外形相适配的通孔,第一平台、侧板和第二平台围合形成十字形空腔,于第一平台的两端分别开设贯穿第一平台的第一固定孔,于第二平台的中心开设贯穿第二平台的减震器安装孔,沿减震器安装孔周向均布若干个第二固定孔;锥形减震器包括减震器主体,减震器主体为螺钉状结构,减震器主体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靠接于第二平台上表面的凸台结构,于凸台结构上、相对各第二固定孔开设凹槽,凹槽内周与第二固定孔外周的形状相适配,凸台结构的下部沿第二平台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固定片,于固定片上、相对于第二固定孔开设若干个通孔,于锥形减震器上设置减震器配件,减震器配件包括第三螺钉、吊钩和第三螺母,吊钩为一端向上弯曲的片状结构,于吊钩的中心开设通孔,第三螺钉依次穿过吊钩的通孔和中心通孔并与第三螺母配合;锥形减震器通过第一连接件与调整座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螺钉、垫片和第一螺母,第一螺钉依次穿过固定片的通孔、第二固定孔和垫片并与第一螺母配合,调整座通过第二连接件固接于车体上,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螺钉、第二螺母和套筒,第二螺钉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和套筒并与第二螺母配合。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于第一平台的中心开设贯穿第一平台的备用孔;减震器主体为橡胶结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宽度相同;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件的最大直径;减震器主体的底部沿轴向向内收缩形成倒置锥台结构;吊钩弯曲部的顶端低于第一平台的下表面,吊钩的宽度小于空腔的最小宽度;凹槽内周的半径大于第一螺钉的螺帽半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橡胶制的锥形减震器使吊装结构在垂直方向受到缓冲,降低和缓解列车运行及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和振动,避免空压机因振动而产生损伤;锥形减震器配合调整座安装在吊装结构四周,受力均匀;通过吊装结构提升了列车空调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空压机的工作噪声,改善乘客的乘车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放大图。其中:1、调整座;101、第一固定孔;102、备用孔;103、第一平台;104、侧板;105、空腔;106、第二固定孔;107、第二平台;108、减震器安装孔;2、第一连接件;201、第一螺钉;202、垫片;203、第一螺母;3、锥形减震器;301、凹槽;302、减震器主体;303、中心通孔;304、固定片;4、第二连接件;401、第二螺钉;402、第二螺母;403、套筒;5、减震器配件;501、第三螺钉;502、吊钩;503、第三螺母;6、模块吊架;7、车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包括调整座1和锥形减震器3,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固接于调整座1上,调整座1为倒锥体结构,调整座1包括侧板104、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平台103两侧的长边下沿分别向第二平台107同侧的长边上沿延伸形成侧板104,于侧板104的中心开设与侧板104外形相适配的通孔,第一平台103、侧板104和第二平台107围合形成十字形空腔105,于第一平台103的两端分别开设贯穿第一平台103的第一固定孔101,于第二平台107的中心开设贯穿第二平台107的减震器安装孔108,沿减震器安装孔108周向均布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06;锥形减震器3包括减震器主体302,减震器主体302为螺钉状结构,减震器主体302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靠接于第二平台107上表面的凸台结构,于凸台结构上、相对各第二固定孔106开设凹槽301,凹槽301内周与第二固定孔106外周的形状相适配,凸台结构的下部沿第二平台107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固定片304,于固定片304上、相对于第二固定孔106开设若干个通孔,于锥形减震器3上设置减震器配件5,减震器配件5包括第三螺钉501、吊钩502和第三螺母503,吊钩502为一端向上弯曲的片状结构,于吊钩502的中心开设通孔,第三螺钉501依次穿过吊钩502的通孔和中心通孔303并与第三螺母503配合;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调整座1连接,第一连接件2包括第一螺钉201、垫片202和第一螺母203,第一螺钉201依次穿过固定片304的通孔、第二固定孔106和垫片202并与第一螺母203配合,调整座1通过第二连接件4固接于车体7上,第二连接件4包括第二螺钉401、第二螺母402和套筒403,第二螺钉401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01和套筒403并与第二螺母402配合。于第一平台103的中心开设贯穿第一平台103的备用孔102,减震器主体302为橡胶结构,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的宽度相同,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件4的最大直径,减震器主体302的底部沿轴向向内收缩形成倒置锥台结构,吊钩502弯曲部的顶端低于第一平台103的下表面,吊钩502的宽度小于空腔105的最小宽度,凹槽301内周的半径大于第一螺钉201的螺帽半径。本技术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由于列车组为模块化结构,所以采用模块化的吊装结构,调整座1的上部安装在车体7上,第一平台103中心的备用孔102可以用于紧固调整座1,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也可用于穿接空压机等设备的电路。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固接在调整座1上,固定片304自锥形减震器3底部延伸减震器主体302上的凹槽301可以防止减震器主体302和第一连接件2在安装过程中产生干涉。吊耳安装在调整座1底部的锥形减震器3上,用螺母和螺钉等标准件固定,也可以按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座(1)和锥形减震器(3),所述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固接于调整座(1)上,所述调整座(1)为倒锥体结构,所述调整座(1)包括侧板(104)、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所述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平台(103)两侧的长边下沿分别向第二平台(107)同侧的长边上沿延伸形成侧板(104),于所述侧板(104)的中心开设与侧板(104)外形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平台(103)、侧板(104)和第二平台(107)围合形成十字形空腔(105),于所述第一平台(103)的两端分别开设贯穿第一平台(103)的第一固定孔(101),于所述第二平台(107)的中心开设贯穿第二平台(107)的减震器安装孔(108),沿所述减震器安装孔(108)周向均布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06);/n所述锥形减震器(3)包括减震器主体(302),所述减震器主体(302)为螺钉状结构,减震器主体(302)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靠接于第二平台(107)上表面的凸台结构,于所述凸台结构上、相对各第二固定孔(106)开设凹槽(301),所述凹槽(301)内周与第二固定孔(106)外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台结构的下部沿第二平台(107)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固定片(304),于所述固定片(304)上、相对于第二固定孔(106)开设若干个通孔,于所述锥形减震器(3)上设置减震器配件(5),所述减震器配件(5)包括第三螺钉(501)、吊钩(502)和第三螺母(503),所述吊钩(502)为一端向上弯曲的片状结构,于所述吊钩(502)的中心开设通孔,所述第三螺钉(501)依次穿过吊钩(502)的通孔和中心通孔(303)并与第三螺母(503)配合;/n所述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调整座(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第一螺钉(201)、垫片(202)和第一螺母(203),所述第一螺钉(201)依次穿过固定片(304)的通孔、第二固定孔(106)和垫片(202)并与第一螺母(203)配合,所述调整座(1)通过第二连接件(4)固接于车体(7)上,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第二螺钉(401)、第二螺母(402)和套筒(403),所述第二螺钉(401)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01)和套筒(403)并与第二螺母(402)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列车空压机悬挂的弹性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座(1)和锥形减震器(3),所述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固接于调整座(1)上,所述调整座(1)为倒锥体结构,所述调整座(1)包括侧板(104)、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所述第一平台(103)和第二平台(107)上下对称设置,第一平台(103)两侧的长边下沿分别向第二平台(107)同侧的长边上沿延伸形成侧板(104),于所述侧板(104)的中心开设与侧板(104)外形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平台(103)、侧板(104)和第二平台(107)围合形成十字形空腔(105),于所述第一平台(103)的两端分别开设贯穿第一平台(103)的第一固定孔(101),于所述第二平台(107)的中心开设贯穿第二平台(107)的减震器安装孔(108),沿所述减震器安装孔(108)周向均布若干个第二固定孔(106);
所述锥形减震器(3)包括减震器主体(302),所述减震器主体(302)为螺钉状结构,减震器主体(302)的顶部向外延伸形成靠接于第二平台(107)上表面的凸台结构,于所述凸台结构上、相对各第二固定孔(106)开设凹槽(301),所述凹槽(301)内周与第二固定孔(106)外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凸台结构的下部沿第二平台(107)的上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固定片(304),于所述固定片(304)上、相对于第二固定孔(106)开设若干个通孔,于所述锥形减震器(3)上设置减震器配件(5),所述减震器配件(5)包括第三螺钉(501)、吊钩(502)和第三螺母(503),所述吊钩(502)为一端向上弯曲的片状结构,于所述吊钩(502)的中心开设通孔,所述第三螺钉(501)依次穿过吊钩(502)的通孔和中心通孔(303)并与第三螺母(503)配合;
所述锥形减震器(3)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调整座(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国良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车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