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506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和方法,包括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漏液检测探头;漏液检测探头包括绝缘壳、吸液海绵、固态电解质、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吸液海绵的外侧作为漏液检测探头的漏液检测面,固态电解质与第一金属探针、第二金属探针的位置均由绝缘壳固定且互不接触。当发生漏液情况,漏液通过吸液海绵与固态电解质接触,固态电解质溶解,与漏液形成电解质溶液,吸液海绵吸收该溶液,一旦该溶液使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之间形成电流通路,则信号接收装置会收到反馈信号,判定漏液情况出现。本申请中的漏液检测系统的适用对象电阻率范围较大,漏液检测探头体积较小,受空间限制小,通用性和便捷程度明显高于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漏液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的漏水检测,主要是对普通水如自来水或雨水进行检测,广泛应用于饮水机、热水器等涉水类设备,主要途径采取机械式浮球检测或电子化检测。然而,机械式浮球检测不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合,电子化检测仅适用于普通水,对于极高电阻率的其他液体失效。随着各类应用场合例如药企等对超纯水等液体的漏液检测需求的出现,如何提供一种可通用于各种液体的漏液检测方案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于各类液体、不受空间限制的漏液检测系统及方法。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漏液检测探头,其中:所述信号发送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连接,向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发送激励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连接,接收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反馈信号;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包括绝缘壳、吸液海绵、固态电解质、穿过所述绝缘壳的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探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金属探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第二端均朝向所述吸液海绵的内侧,所述吸液海绵的外侧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漏液检测面,所述固态电解质与所述第一金属探针、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位置均由所述绝缘壳固定且互不接触;当漏液溶解所述固态电解质生成电解质溶液并建立所述第一金属探针和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电流通路,所述漏液检测探头根据所述激励信号发出所述反馈信号。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设置于所述绝缘壳内部凹槽中。优选的,所述吸液海绵填充于所述绝缘壳内部,以固定所述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一金属探针、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上设有配合固定结构。优选的,所述配合固定结构为螺纹结构。优选的,所述激励信号具体为脉冲信号。优选的,所述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信号发送装置、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均连接的CPU,用于产生所述激励信号;所述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增强所述激励信号的驱动能力并将所述激励信号发送给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跟随运放单元;相应的,所述信号接收装置包括:比较器和偏置电路。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为固态氯化钠。优选的,所述漏液检测系统所检测的液体包括纯水或超纯水。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漏液检测方法,应用于上文任一项所述漏液检测系统,所述漏液检测方法包括:通过信号发送装置向漏液检测探头发送激励信号;当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发送的反馈信号,则判定所述漏液检测探头检测到漏液情况并发送告警信息。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漏液检测探头,其中:所述信号发送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连接,向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发送激励信号;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连接,接收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反馈信号;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包括绝缘壳、吸液海绵、固态电解质、穿过所述绝缘壳的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当漏液溶解所述固态电解质生成电解质溶液并建立所述第一金属探针和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电流通路,所述漏液检测探头根据所述激励信号发出所述反馈信号,信号接收装置会收到反馈信号,从而判定漏液情况出现。本申请中的漏液检测系统的适用对象电阻率范围较大,漏液检测探头体积较小,受空间限制小,通用性和便捷程度明显高于现有技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漏液检测系统的结构分布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漏液检测探头的结构分布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具体的漏液检测探头的结构分布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具体的漏液检测探头的结构分布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CPU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路运放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匹配单元的结构分布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偏置电路的结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技术中,机械式浮球检测不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合,电子化检测仅适用于普通水,对于极高电阻率的其他液体失效。本申请中漏液检测系统的适用对象电阻率范围较大,漏液检测探头体积较小,受空间限制小,通用性和便捷程度明显高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参见图1和图2所示,包括信号发送装置1、信号接收装置2和漏液检测探头3,其中:信号发送装置1与漏液检测探头3的第一端连接,向漏液检测探头3发送激励信号;信号接收装置2与漏液检测探头3的第二端连接,接收漏液检测探头3的反馈信号;漏液检测探头3包括绝缘壳31、吸液海绵32、固态电解质33、穿过绝缘壳31的第一金属探针34和第二金属探针35,其中:第一金属探针34的第一端作为漏液检测探头3的第一端,第二金属探针35的第一端作为漏液检测探头3的第二端,第一金属探针34的第二端、第二金属探针35的第二端均朝向吸液海绵32的内侧,吸液海绵32的外侧作为漏液检测探头3的漏液检测面,固态电解质33与第一金属探针34、第二金属探针35的位置均由绝缘壳31固定且互不接触;当漏液溶解固态电解质33生成电解质溶液并建立第一金属探针34和第二金属探针35的电流通路,漏液检测探头3根据激励信号发出反馈信号。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探针34的第二端、第二金属探针35的第二端可分别与吸液海绵32的内侧接触,此时不论漏液检测探头3的空间方向,均可让漏液检测对象4与漏液检测面接触,以便漏液出现时被吸液海绵32吸收,因此这种漏液检测探头3可应用于地面积水情况;漏液检测对象4也可以位于漏液检测面上方或侧上方,一旦发生漏液,漏液能够受重力影响滴落到吸液海绵32上。当吸液海绵32吸收的液体足够多,漏液会与固态电解质33接触并将其溶解,生成电解质溶液,吸液海绵32中的电解质溶液建立第一金属探针34和第二金属探针35之间的电流通路,使通过第一金属探针34的激励信号通过电解质溶液进入到第二金属探针35,作为反馈信号发送到信号接收装置2。当然,第一金属探针34的第二端、第二金属探针35的第二端也可不与吸液海绵32的内侧接触,此时要发出反馈信号,则需要漏液检测对象4位于漏液检测面上方或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漏液检测探头,其中:/n所述信号发送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连接,向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发送激励信号;/n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连接,接收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反馈信号;/n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包括绝缘壳、吸液海绵、固态电解质、穿过所述绝缘壳的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其中:/n所述第一金属探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金属探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第二端均朝向所述吸液海绵的内侧,所述吸液海绵的外侧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漏液检测面,所述固态电解质与所述第一金属探针、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位置均固定且互不接触;/n当漏液溶解所述固态电解质生成电解质溶液并建立所述第一金属探针和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电流通路,所述漏液检测探头根据所述激励信号发出所述反馈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漏液检测探头,其中:
所述信号发送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连接,向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发送激励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连接,接收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反馈信号;
所述漏液检测探头包括绝缘壳、吸液海绵、固态电解质、穿过所述绝缘壳的第一金属探针和第二金属探针,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探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金属探针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第二端均朝向所述吸液海绵的内侧,所述吸液海绵的外侧作为所述漏液检测探头的漏液检测面,所述固态电解质与所述第一金属探针、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位置均固定且互不接触;
当漏液溶解所述固态电解质生成电解质溶液并建立所述第一金属探针和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电流通路,所述漏液检测探头根据所述激励信号发出所述反馈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设置于所述绝缘壳内部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漏液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海绵填充于所述绝缘壳内部,以固定所述固态电解质、所述第一金属探针、所述第二金属探针的位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顺卫杨倡捷谢文斌王梅斐宁阅微宁语泽星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珍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