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现场学习法的水下探测器出水监测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探测器出水监测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可适应不同海域和不同环境温度的海域中水下探测器的上浮监测电路和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带有正浮力的水下探测器,一般是通过水底锚具使其固定悬浮在水下一定深度,来完成探测任务的,探测过程有时需要长达几天的时间,当探测任务完成后,或发生水底锚具断索故障时,水下探测器会自动上浮到水面,为了能及时监测到探测器是否浮出水面,一般采用两种监测方法:一种是在水下探测器上安装深度传感器,通过深度传感器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但深度传感器一般造价高,传感器容易被水中泥沙或者海生物堵塞发生故障,维护也不方便;另一种是通过在探测器上设置水压膜机构,但水压膜机构体积较大,水压推杆容易发生卡滞现象,橡胶水压膜存在老化后密封性能差的缺陷;现有技术中,有将水膜电阻作为开关信号发生电路的检测电阻,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水阻值,作为信号发生电路的一个串联电阻,根据该阻值的存在与否,来获得到开关信号发生器的触发电压输入信号,根据开关信号发生器是否被触发来判断探测器是否上浮到水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现场学习法的水下探测器出水监测电路,包括探测触头(1)、采样电路(2)和微处理器单元(3),其特征在于,探测触头(1)是由金属基体、测量针和玻璃烧结填充结构组成的,玻璃烧结填充结构设置在金属基体与测量针之间,采样电路(2)中的P型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5伏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P型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微处理器单元(3)上的控制上电端口(5)相连接,P型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探测触头(1)上的测量针相连接,探测触头(1)上的金属基体通过比较电阻(R1)与5伏直流电源负极相连,金属基体与采样电路(2)中的运算放大器(N1)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接,运算放大器(N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现场学习法的水下探测器出水监测电路,包括探测触头(1)、采样电路(2)和微处理器单元(3),其特征在于,探测触头(1)是由金属基体、测量针和玻璃烧结填充结构组成的,玻璃烧结填充结构设置在金属基体与测量针之间,采样电路(2)中的P型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5伏直流电源正极相连接,P型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微处理器单元(3)上的控制上电端口(5)相连接,P型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探测触头(1)上的测量针相连接,探测触头(1)上的金属基体通过比较电阻(R1)与5伏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阳,冯耀峰,陈英杰,闫玉花,王伟,崔剑锋,李晓峰,张惠文,梁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