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05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涉及终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框架层接收来自于应用层或上层应用的定位请求;在框架层获取观测卫星信息;在框架层根据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在框架层采用目标定位方式获取位置信息;在框架层向定位请求的发送方发送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观测卫星信息可以指示环境状态,在框架层根据观测卫星信息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可以针对观测卫星信息指示的不同环境状态有区别地选择定位方式,充分考虑了影响位置信息精度的因素,提升了终端的定位精度,降低了终端的功耗和处理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s,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终端的芯片上大都集成了GNSS基带信号处理器,从而可以对卫星信号进行实时捕获和跟踪。在相关技术中,终端可以通过集成GNSS基带信号处理器的芯片得到卫星观测数据,然后可以对该卫星观测数据进行SPP(SinglePointPositioning,单点定位)解算,该解算结果中可以包括终端的位置信息。但是由于单点定位解算包含了较多的系统误差,且GNSS天线的性能影响伪距精度,单靠单点定位解算进行定位,定位精度通常为十米级。为了提升终端的定位精度,研究人员提出将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于终端中,如差分定位技术,差分定位技术通过获取差分数据,然后结合单点定位解算的结果进行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解算,从而可以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然而,高精度定位技术会导致终端的功耗急剧增加,针对终端应用的定位技术,还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运行有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框架层和应用层,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框架层接收来自于所述应用层或所述上层应用的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在所述框架层获取观测卫星信息;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在所述框架层采用所述目标定位方式获取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框架层向所述定位请求的发送方发送所述位置信息。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运行有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框架层和应用层,所述装置包括:定位请求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框架层接收来自于所述应用层或所述上层应用的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卫星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框架层获取观测卫星信息;定位方式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框架层采用所述目标定位方式获取所述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框架层向所述定位请求的发送方发送所述位置信息。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定位方法。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定位方法。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其用于实现上述定位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框架层接收到来自于应用层或上层应用的定位请求后,获取观测卫星信息,并根据该观测卫星信息从多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然后通过目标定位方式获取位置信息。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观测卫星信息可以指示环境状态,该环境状态用于区分终端处于室内环境或室外环境,由于不同环境状态下可选择的定位方式也不同,且不同环境状态下对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相比于始终应用高精度定位方式,或者同步使用多种定位方式获取位置信息,可能导致终端功耗过大,本申请实施例在框架层根据观测卫星信息选择目标定位方式,该目标定位方式与观测卫星指示的环境状态相对应,从而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针对观测卫星信息指示的不同环境状态有区别地选择定位方式,充分考虑了影响位置信息精度的因素,提升了终端的定位精度,降低了终端的功耗和处理开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操作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服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服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服务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框图;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的框图;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介绍说明之前,首先对本申请中涉及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说明。1、NMEA信息终端可以通过集成了GNSS基带信号处理器的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芯片得到卫星观测数据,芯片厂商在终端的调制解调器(Modem)端拿到GPS芯片传过来的卫星观测数据之后,会调用芯片中的SPP算法,然后按照固定频率输出定位结果,该定位结果采用NMEA(TheNationalMarineElectronicsAssociation,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协议格式上传给终端,上传的NMEA格式的信息也可以称为NMEA信息。可选地,NMEA信息中可以包含以经度和纬度呈现的终端当前位置、当前可见卫星数、卫星编号、C/no(载噪比)值、DOP(DilutionofPrecision,精度因子/精度强弱度)值等信息。2、C/noC/no是指载波和噪声之间的比值,C/no的单位是dBHz(分贝赫兹),计算公式为(C/N)*B,其中,B为系统带宽,即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密度之比;C/N的计算公式为10lg(Pc/Pn),Pc为载波的功率,Pn为噪声的功率。通常来说,C/no越大,即载波和噪声的比值越大,载波质量就越好,载波和噪声就越容易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C/no越大,观测到的信号(这里是指卫星传输过来的载波质量)就越高。3、DOPDOP表示误差的放大倍数。在接收机输出位置信息的同时,也会输出DOP值供用户参考使用。通常来说,较小的DOP值意味着较小的误差。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卫星分布程度越好的情况下,DOP值越小,定位精度越高。本申请实施例对不同的DOP值的大小对应的定位结果的准确程度不作限定,可选地,如下示出了一种可能的DOP值的大小说明:1~2(理想),这是最高的信任级别,应用程序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获取到最高的精度;2~3(极好),这是值得信任的级别,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运行有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框架层和应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在所述框架层接收来自于所述应用层或所述上层应用的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n在所述框架层获取观测卫星信息;/n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n在所述框架层采用所述目标定位方式获取所述位置信息;/n在所述框架层向所述定位请求的发送方发送所述位置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运行有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所述操作系统包括框架层和应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框架层接收来自于所述应用层或所述上层应用的定位请求,所述定位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
在所述框架层获取观测卫星信息;
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所述框架层采用所述目标定位方式获取所述位置信息;
在所述框架层向所述定位请求的发送方发送所述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卫星信息包括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
所述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包括: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一类定位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包括: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二类定位方式;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三类定位方式;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卫星信息还包括所述观测卫星的载噪比,所述载噪比是指所述观测卫星发送的载波信号与噪声信号的比值;
所述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包括: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载噪比大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二类定位方式;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载噪比小于所述第三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三类定位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卫星信息还包括所述观测卫星的精度因子,所述精度因子用于指示所述观测卫星的分布状态;
所述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包括: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精度因子小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二类定位方式;
在所述观测卫星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精度因子大于所述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三类定位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卫星信息包括方式指示信息,所述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定位方式;
所述在所述框架层根据所述观测卫星信息,从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目标定位方式,包括:
在所述方式指示信息为第一数值时,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一类定位方式;
在所述方式指示信息为第二数值时,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二类定位方式;
在所述方式指示信息为第三数值时,在所述框架层从所述n种定位方式中选择第三类定位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类定位方式包括网络定位方式,所述网络定位方式是指基于所述终端连接的网络进行定位的方式;
所述第二类定位方式包括卫星定位方式,所述卫星定位方式是指基于所述终端获取的观测卫星信息进行定位的方式;
所述第三类定位方式包括实时动态定位方式和/或精密单点定位方式,所述实时动态定位方式是指基于所述终端获取的差分数据进行定位的方式,所述精密单点定位方式是指基于所述终端获取的精密导航电文进行定位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冬炜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