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品质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966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综合品质的评价方法,包括中药各个批次之间的综合品质波动评价。该方法基于中药制造过程中原料、提取、制剂、包装、留样以及产品上市后研究过程中的物料、工艺、质量指标、消费者反馈及其具体数据,以当前批次数据与历史批次数据比较而获得的,经过权重分配的,以1个理想数值为中心波动的一个数,借以表达该中药的品质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对可能影响中药生产制造过程要素、产品安全、有效、批稳定性、批均一等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动态权重设置,可以更加全面、灵敏地评价中药的综合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综合品质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产品生产制造及其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质量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工具,具体的应用形式上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制剂)。中药的“真假优劣”对应其采用感官、物理化学等检验获得的结果与其标准数值(范围)而获得的“质量”合格与否。中药的好坏与合格与否都是用质量标准进行最终评定。由于目前中药可直接控制的化学成分比例很小,因此,中药质量(药品)标准采用了全程的质量控制,如中成药质量标准内容一般包括原料(处方)、过程(制法)、成品(定性定量检查)这三个环节。药材(饮片)因素可控性最差且控制面广,成品检测可控性好但控制面最小,制法的可控性与控制面居中,是影响中成药质量的中间环节。中成药的制法除了保证制剂成型并达到成品标准外,其内在要求是保留药品可能需要但尚未能定性定量检测的多数物质。这些物质一般以一定的产品形式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如提取液、浓缩液、浸膏等,其一般采用相对密度做为判别依据,如“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50℃±3℃)”。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生产控制具有很大的质量不确定性。由于原料药材(饮片)天然产物质量波动大、生产控制不确定性强的双重影响,中成药的质量波动很大,突出表现为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固形物(浸膏)波动大,同一处方和制法的不同厂家产品相差巨大。如六味地黄丸,不同厂家的含量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RSD达到11-33%(鲜洁晨,张宁,冯怡.六味地黄丸质量差异分析[J].中成药2009,31:882-886)。中药品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肖小河,等.一种中药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P].北京:CN106353469A,2017-01-25)采用三角形面积法对中药经验、化学、生物3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各样品的三角形面积除以最大三角形面积,即得品质综合指数。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融合了传统认知与现代认识,关联了功效与安全性。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中国中医药协会行业推荐标准《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指南》,2017年5月发布。该技术是目前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但评价范围仍旧局限于药材、饮片。专利(201711345051.8)一种中药品质评价方法提出“品质指数”,在将可能影响中成药安全、有效、批稳定性、批均一等的物料、质量、工艺参数以及制剂的稳定性数据、临床前后数据、消费者反馈数据进行了权重分解后,与历史数据比较评价,可以全面评价中药的内外在质量。但是,该技术方案涉及的指标参数多,各指标经权重分布后,每一个指标权重都是比较小的,当某一个指标发生较大波动时,经过较小的权重传递给最后的“品质指数”,后者表达出来的变化比较小,不能敏感地反应待评价产品的实际状态。因此,需要一个能够不仅仅综合全部物料、环境信息流及过程的、甚至消费者反馈评价的综合品质评价方法,而且该方法能灵敏地反映该方法涉及的每个指标的变动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中药质量和品质评价方法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品质评价方法,特别是采用动态权重反映全部中成药制造过程的物料一般质量信息、工艺参数等受控制指标信息,以及消费者评价信息的实际变动幅度,在全面评价中药品质的同时,实现高灵敏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综合品质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收集该中药生产过程历史及待评价批次的物料、过程、检验指标的相应实际数值,包括但不限于:步骤1.1同一种中药的原料、饮片、中间产品、制剂成品及其留样的标准检验结果,其指标名称分别为Aa,Ab,Ac……其值分别为Aa001,Ab001,Ac001……Aa002,Ab002,Ac002……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步骤1.2同一种中药的生产过程中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及包装的工艺过程参数,其指标名称分别为Ba,Bb,Bc……其值分别为Ba001,Bb001,Bc001……Ba002,Bb002,Bc002……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步骤1.3同一种中药产品非临床、临床研究及上市后研究数据,其指标名称分别为Ca,Cb,Cc……其值分别为Ca001,Cb001,Cc001……Ca002,Cb002,Cc002……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步骤2、数据处理:步骤2.1计算除待评价批次x外,各历史批次指标数据(1)的历史均值和标准偏差,即:均值Aa=∑(Aa)/N,标准偏差sAa=sqrt(∑((Aa-均值Aa)2)/(N-1))均值Ab=∑(Ab)/N,标准偏差sAb=sqrt(∑((Ab-均值Ab)2)/(N-1))……步骤2.2计算待评价批次x各指标数据与其历史均值的差,除以标准偏差,以倍数n计,即:nAa=(Aa00x-均值Aa)/标准偏差sAanAb=(Ab00x-均值Ab)/标准偏差sAb……步骤2.3将以上所有指标在100%内进行权重分解,作为初始权重E0,即:E0Aa+E0Ab+……E0Ba+E0Bb+……E0Ca+E0Cb+……=1步骤3、权重调整:根据步骤2.2所述n对相应指标的权重进行乘法计算,得到该指标的动态权重(动态权重)E1,即:E1Aa=E0Aa×nAaE1Ab=E0Ab×nAb……步骤4、计算及结果判断:步骤4.1将以上各批次指标数据按其初始权重累计求和,以批次、计算结果分别为横、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该中药的历史综合品质Q趋势,其逐点坐标为(批号N,综合品质Q),如N=001时,Q001=Aa001×E0Aa+Ab001×E0Ab+Ac001×E0Ac+……Ba001×E0Ba+Bb001×E0Bb+Bc001×E0Bc+……步骤4.2计算(4.1)各批次值的均值和标准偏差,即得到该中药总体品质状态,即:该中药的综合品质是以Q均值为中心,具有相应标准偏差分布的一种状态;步骤4.3将待评价批次产品各指标数据按照步骤3权重调整后进行累计同步骤4.1方法求和,所得数值在步骤4.1图上标记,即可得到本批中药品质与历史品质趋势的偏离状态,即与趋势线的距离大小;步骤4.4计算各批次动态权重之和,如与数值1偏差较大,说明本批次各指标数值发生了显著变化;步骤4.5计算步骤4.3数值与步骤4.2平均值的算数偏差,再除以步骤4.2标准偏差,得到批次x的品质Qx与其Q历史分布,即Q(x-1)的关系数值,根据正态分布概率判断:当该数值>3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99%以上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异常);当该数值>2,且≤3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95%以上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异常);当该数值>1,且≤2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68%以上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异常);当该数值≤1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68%以下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异常),在此条件下可认为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综合品质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收集该中药生产过程历史及待评价批次的物料、过程、检验指标的相应实际数值,包括但不限于:/n步骤1.1 同一种中药的原料、饮片、中间产品、制剂成品及其留样的标准检验结果,其指标名称分别为Aa,Ab,Ac …… 其值分别为Aa001,Ab001,Ac001 …… Aa002,Ab002,Ac002 …… 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n步骤1.2 同一种中药的生产过程中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及包装的工艺过程参数,其指标名称分别为Ba,Bb,Bc ……其值分别为Ba001,Bb001,Bc001 …… Ba002,Bb002,Bc002 …… 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n步骤1.3 同一种中药产品非临床、临床研究及上市后研究数据,其指标名称分别为Ca,Cb,Cc ……其值分别为Ca001,Cb001,Cc001 …… Ca002,Cb002,Cc002 …… 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n步骤2、数据处理:/n步骤2.1 计算除待评价批次x外,各历史批次步骤1指标数据的历史均值和标准偏差,即:/n均值Aa=∑(Aa)/N,/n标准偏差sAa=sqrt(∑((Aa-均值A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综合品质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收集该中药生产过程历史及待评价批次的物料、过程、检验指标的相应实际数值,包括但不限于:
步骤1.1同一种中药的原料、饮片、中间产品、制剂成品及其留样的标准检验结果,其指标名称分别为Aa,Ab,Ac……其值分别为Aa001,Ab001,Ac001……Aa002,Ab002,Ac002……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
步骤1.2同一种中药的生产过程中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剂及包装的工艺过程参数,其指标名称分别为Ba,Bb,Bc……其值分别为Ba001,Bb001,Bc001……Ba002,Bb002,Bc002……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
步骤1.3同一种中药产品非临床、临床研究及上市后研究数据,其指标名称分别为Ca,Cb,Cc……其值分别为Ca001,Cb001,Cc001……Ca002,Cb002,Cc002……其中的数字代表生产批号;
步骤2、数据处理:
步骤2.1计算除待评价批次x外,各历史批次步骤1指标数据的历史均值和标准偏差,即:
均值Aa=∑(Aa)/N,
标准偏差sAa=sqrt(∑((Aa-均值Aa)2)/(N-1))
均值Ab=∑(Ab)/N,
标准偏差sAb=sqrt(∑((Ab-均值Ab)2)/(N-1))
……
步骤2.2计算待评价批次x各指标数据与其历史均值的差,除以标准偏差,以倍数n计,即:
nAa=(Aa00x-均值Aa)/标准偏差sAa
nAb=(Ab00x-均值Ab)/标准偏差sAb
……
步骤2.3将以上所有指标在100%内进行权重分解,作为初始权重E0,即:
E0Aa+E0Ab+……E0Ba+E0Bb+……E0Ca+E0Cb+……=1
步骤3、权重调整:
根据步骤2.2所述n对相应指标的权重进行乘法计算,得到该指标的动态权重E1,即:
E1Aa=E0Aa×nAa
E1Ab=E0Ab×nAb
……
步骤4、计算及结果判断:
步骤4.1将以上各批次指标数据按其初始权重累计求和,以批次、计算结果分别为横、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该中药的历史综合品质Q趋势,其逐点坐标为“批号N,综合品质Q”,如N=001时,Q001=Aa001×E0Aa+Ab001×E0Ab+Ac001×E0Ac+……Ba001×E0Ba+Bb001×E0Bb+Bc001×E0Bc+……
步骤4.2计算步骤4.1各批次值的均值和标准偏差,即得到该中药总体品质状态,即:该中药的综合品质是以Q均值为中心,具有相应标准偏差分布的一种状态;
步骤4.3将待评价批次产品各指标数据按照步骤3权重调整后进行累计同步骤4.1方法求和,所得数值在步骤4.1图上标记,即可得到本批中药品质与历史品质趋势的偏离状态,即与趋势线的距离大小;
步骤4.4计算各批次动态权重之和,如与数值1偏差较大,说明本批次各指标数值发生了显著变化;
步骤4.5计算步骤4.3数值与步骤4.2平均值的算数偏差,再除以步骤4.2标准偏差,得到批次x的品质Qx与其Q历史分布,即Q(x-1)的关系数值,根据正态分布概率判断:
当该数值>3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99%以上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为异常;
当该数值>2,且≤3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95%以上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为异常;
当该数值>1,且≤2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68%以上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为异常;
当该数值≤1时,说明该中药批次x与历史批次的综合品质比较,具有68%以下的可能性发生了变异,在此条件下可认为正常;
步骤5、进一步处理:
根据步骤4.4结果,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68%时,根据幅度依次列出批次x各指标的动态权重与初始权重状态差异,即得影响批次x品质Q的指标及其影响程度,确认是否有异常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等要素影响,如确认有则本批各指标数据另行保存,不再进行步骤6;如变异的可能性低于68%时,直接进入步骤6;
步骤6、将未发现有异常原辅材料、生产工艺、设备、环境等要素的批次x各指标,返回步骤1纳入历史数值;
步骤7、按照步骤1-步骤6计算批次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品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权重调整的方法还可以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炤周美娟钮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汇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