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强专利>正文

一种3D篷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9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篷布。所述3D篷布包括基布层、位于所述基布层一侧的粘合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合层外侧的猫眼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猫眼膜应用于篷布中,将其与基布及其他膜层复合,利用其透镜广角效应和其防水耐磨性能,使得到的篷布具有3D的视觉效果,外观美观,具有良好的防水耐磨和抗风起皱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篷布
本技术属于篷布
,具体涉及一种3D篷布。
技术介绍
篷布最初因用于船帆因而得名,是一种较粗厚的棉织物或麻织物。现在的篷布则通常是采用高聚物材料制备而成。篷布通常分为粗篷布和细篷布两大类。粗篷布又称篷盖布,织物坚牢耐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霉性能,同时抗拉强度高,耐酸碱腐蚀,洗刷折叠方便,常用于车辆上货物和露天仓库的遮盖,以及野外帐篷搭建等。细篷布常用于制作劳动保护服装及其用品,经染色后也可用作鞋、旅行袋、背包等面料。此外,根据实际应用的需求,还可以采用特殊的功能材料制作篷布,或在篷布中增加特殊的功能层,获得具有防火、防水、防辐射、保温、抑菌等特殊功能的篷布。CN205685888U公开了一种细篷布,包括基布,基布内设有降温层,基布上设有抑菌层,抑菌层上背向基布一侧设有透气层,透气层背向基布一侧设有用于引导和吸收汗液的吸汗层,吸汗层包括面向基布的吸汗膜和背向基布设置的导汗槽。这种细篷布可以将大部分汗液导流,使之流出细篷布,剩下的小部分汗液由吸汗膜吸收,具有透气性能良好,不易积累汗液,舒适程度高的优点。CN107700233A公开了一种保温防水蓬布,包括基布、第一防水层、保温层、第二防水层,所述基层两面涂布第一浆料,形成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涂布第二浆料,形成保温层,再将保温层涂布第一浆料,形成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所用的第一浆料与所述第二防水层所用的第一浆料的用量比为1:2-3。该蓬布耐水压、剥离强度性能好,粘结力高,具有较强的保温和防水效果。CN107964791A公开了一种防水抑菌的篷布,包括夹网布和功能液,所述功能液主要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壳聚糖5-10份,壳寡糖衍生物5-10份,纳米二氧化钛微粒2-5份,聚氯乙烯糊树脂60-80份,水杨酸异辛酯2-5份,膨润土10-20份。该篷布是通过将夹网布置于功能液中浸轧、烘干、塑化的方法制备得到。该篷布具有无毒无味、防渗透、抗老化、抑菌防霉的特点。现有的篷盖布多采用聚乙烯材料,通过在一层基布两面涂膜的方法制备,如图1所示,其包括聚乙烯基布层11和设置于聚乙烯基布层11两侧的第一聚乙烯淋膜层12和第二聚乙烯淋膜层13。或者通过在一层基布层两面涂膜,再复合一层聚乙烯吹塑膜或流延膜的方法制备,如图2所示,其包括聚乙烯基布层21、设置于聚乙烯基布层21两侧的第一聚乙烯淋膜层22和第二聚乙烯淋膜层23、以及设置于第二聚乙烯淋膜层23上的聚乙烯流延膜层24。但是上述篷布在应用时存在不美观、耐磨性和抗风起皱性较差的缺陷,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篷布。该篷布具有3D(三维)的视觉效果,且防水耐磨,抗风起皱性良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3D篷布,包括:基布层、位于所述基布层一侧的粘合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合层外侧的猫眼膜层。猫眼膜也叫3D冷裱膜,是一种光学透镜阵列成像薄膜,立体感强,透明度高,具有透镜广角效应,缩小图像,扩大视野,能反映观察物数个缩小的图像,因观看效果极其类似猫眼,故称猫眼膜。猫眼膜的立体特效非常强,会使人眼对其厚度产生错觉,且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防水耐磨性能。本技术通过在基布上复合猫眼膜,从而使得到的篷布具有3D的视觉效果,外观美观,防水耐磨,且抗风起皱性良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猫眼膜层是面密度为30-220g/m2(例如可以是30g/m2、40g/m2、50g/m2、60g/m2、70g/m2、80g/m2、90g/m2、100g/m2、110g/m2、120g/m2、150g/m2、160g/m2、180g/m2、200g/m2、220g/m2等)的猫眼膜层。当猫眼膜的材质固定时,则其面密度仅由厚度决定。本技术中猫眼膜的面密度优选为30-220g/m2,若其面密度过小,则得到的篷布的3D视觉效果和防水耐磨性能均较差;若其面密度过大,则猫眼膜难以与基布粘合,易脱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粘合层为淋膜防水层。需要说明的是,当在制备淋膜防水层(即淋膜)的同时,在其表面复合猫眼膜,可以实现猫眼膜与基布的粘合,因此淋膜防水层既具有防水的作用,又能起到粘合的作用。本技术中所述粘合层既可以采用只具有粘合作用的粘合剂制备,也可以采用同时具有多种功能的粘合剂或具有粘合作用的功能材料制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篷布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布层另一侧的淋膜防水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篷布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布层和所述粘合层之间的功能层。本技术中所述功能层是指可以是篷布获得特殊性能的膜层,包括但不限于增强、保温、防火、抑菌等。例如可以采用无纺布作为增强层,对篷布进行增强增厚;用保温膜作为保温层,减少篷布两侧的热量传输。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篷布由依次贴合的基布层、粘合层和猫眼膜层构成。考虑到篷布一般用来遮盖物品或搭建帐篷,因此通常需要具有防水性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内侧的膜层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外侧的猫眼膜本身具有防水的效果,因此上述仅由基布层和猫眼膜层粘合而成的篷布同样可以满足防水的要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篷布由基布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布层两侧的第一淋膜防水层和第二淋膜防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淋膜防水层和/或所述第二淋膜防水层外侧的猫眼膜层构成。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篷布由聚乙烯基布层、分别设置于所述聚乙烯基布层两侧的第一聚乙烯淋膜防水层和第二聚乙烯淋膜防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聚乙烯淋膜防水层或所述第二聚乙烯淋膜防水层外侧的猫眼膜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聚乙烯是篷布中应用最多的一类材料,但本技术中的基布层和粘合剂层不仅限于聚乙烯基布层和聚乙烯淋膜防水层,基于其他材料(如聚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基布层和粘合剂层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但考虑到不同材料之间存在相容性的问题,可能导致各膜层之间粘结性能变差,因此本技术中篷布的各膜层优选具有相同材质的膜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3D篷布由依次贴合的第一淋膜防水层、基布层、功能层、第二淋膜防水层和猫眼膜层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猫眼膜应用于篷布中,将其与基布及其他膜层复合,利用其透镜广角效应和其防水耐磨性能,使得到的篷布具有3D的视觉效果,外观美观,具有良好的防水耐磨和抗风起皱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现有聚乙烯篷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聚乙烯基布层,12为第一聚乙烯淋膜层,13为第二聚乙烯淋膜层。图2为另一现有聚乙烯篷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21为聚乙烯基布层、22为第一聚乙烯淋膜层,23为第二聚乙烯淋膜层,24为聚乙烯流延膜层。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3D篷布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3D篷布包括:基布层、位于所述基布层一侧的粘合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合层外侧的猫眼膜层;/n所述猫眼膜层是面密度为30-22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3D篷布包括:基布层、位于所述基布层一侧的粘合层,以及位于所述粘合层外侧的猫眼膜层;
所述猫眼膜层是面密度为30-220g/m2的猫眼膜层;
所述粘合层为淋膜防水层;
所述3D篷布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布层另一侧的淋膜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3D篷布还包括位于所述基布层和所述粘合层之间的功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层为增强层或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篷布,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吕安超李韩梅李翰林
申请(专利权)人:李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