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箔隔音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77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的属于吸音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箔隔音棉,包括装置主体,包括铝箔隔音本体,铝箔隔音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熔喷高聚物纤维层,熔喷高聚物纤维层的上端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减震阻尼层、上铝箔层和上高频吸音层,铝箔隔音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谷单元,多个凹谷单元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单元,凸块单元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有防水层,防水层为透明纳米硅系薄膜层,从而可以使隔音棉具有优异的阻水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能够避免隔音棉表面受污而影响其外观性能及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箔隔音棉
本技术涉及吸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铝箔隔音棉。
技术介绍
噪声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力损失甚至可能诱发一些疾病,要远离噪声,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吸音和隔音。隔音棉,可以将生活中所产生的中高频噪声振动能转换为隔音棉内部的细旦纤维的动能并导成热能而消失,达到吸音降噪的功能。但是现有的铝箔隔音棉隔音效果差,并且不具有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铝箔隔音棉,旨在解决现有的铝箔隔音棉隔音效果差,并且不具有防水性能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箔隔音棉,包括铝箔隔音本体,所述铝箔隔音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熔喷高聚物纤维层,所述熔喷高聚物纤维层的上端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减震阻尼层、上铝箔层和上高频吸音层,所述熔喷高聚物纤维层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下铝箔层和下高频吸音层,所述铝箔隔音本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谷单元,多个所述凹谷单元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单元,所述凸块单元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有防水层。为了增加声波能量具的消耗,增强隔音降噪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优选的,所述凸块单元的外侧壁设置有海绵垫片,所述海绵垫片与防水层通过橡胶连接。为了增加声波能量具的消耗,增强隔音降噪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优选的,所述凹谷单元的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与防水层通过橡胶连接。为了防止防止铝箔隔音本体的左右两侧破损,提高铝箔隔音本体的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优选的,所述铝箔隔音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复合隔音棉。为了使薄减震阻层防止声波从铝箔隔音本体的左右两侧进入倒铝箔隔音棉内,提高了铝箔隔音棉的隔音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优选的,所述柔性复合隔音棉包括离心玻璃棉层和离心玻璃棉层两侧固定连接的薄减震阻层。为了使薄减震阻层与减震阻尼层可以吸收、降噪,防止声音传播,达到隔音消音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优选的,所述薄减震阻层与减震阻尼层均采用聚苯烯柔性胶板。为了使水分子不能进入到铝箔隔音棉中,使橡胶层具有防水的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优选的,所述上高频吸音层与下高频吸音层的中部均设置有内棉毡层,所述内棉毡层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铝箔隔音棉,通过在熔喷高聚物纤维层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与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使熔喷高聚物纤维层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层形成带有微孔间隙的高性能全频吸音的特殊新材料,当声波入射到此多微孔新材料表面时,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以及热传导作用,将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了,达到隔音的效果,提高了隔音质量;2.该种铝箔隔音棉,通过设置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与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进一步可以吸收、降噪,防止声音传播,达到隔音消音的作用,防止噪音污染环境,在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减震阻尼层,可以减震阻碍声波进入到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3.该种铝箔隔音棉,通过在凸块单元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防水层,防水层为透明纳米硅系薄膜层,从而可以使隔音棉具有优异的阻水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能够避免隔音棉表面受污而影响其外观性能及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铝箔隔音棉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铝箔隔音本体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高频吸音层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柔性复合隔音棉的剖视图;图中,1、铝箔隔音本体;101、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2、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1、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3、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1、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4、减震阻尼层;105、上铝箔层;1051、下铝箔层;106、上高频吸音层;1061、内棉毡层;1062、橡胶层;1063、下高频吸音层;2、柔性复合隔音棉;201、离心玻璃棉层;202、薄减震阻层;3、凸块单元;301、海绵垫片;4、凹谷单元;401、橡胶垫片;5、防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箔隔音棉,包括铝箔隔音本体1,铝箔隔音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上端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减震阻尼层104、上铝箔层105和上高频吸音层106,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1、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1、下铝箔层1051和下高频吸音层1063,铝箔隔音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谷单元4,多个凹谷单元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单元3,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4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有防水层5。在本实施案中:通过在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与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1,使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与膨体聚四氟乙烯层形成带有微孔间隙的高性能全频吸音的特殊新材料,当声波入射到此多微孔新材料表面时,引起微孔中的空气振动,由于摩擦阻力和空气的黏滞阻力以及热传导作用,将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消耗掉了,达到隔音的效果,孔越多越密,吸音能力更强,设置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与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1,进一步可以吸收、降噪,防止声音传播,达到隔音消音的作用,防止噪音污染环境,通过在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减震阻尼层104,可以减震阻碍声波进入到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设置的凸块单元3与凹谷单元4呈的波浪状,使铝箔隔音棉对声波能量具有较好的消耗作用,达到隔音降噪效果,通过在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4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防水层5,防水层5为透明纳米硅系薄膜层,从而可以使隔音棉具有优异的阻水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能够避免隔音棉表面受污而影响其外观性能及使用性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设置有海绵垫片301,海绵垫片301与防水层5通过橡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设置海绵垫片301,从而增加声波能量具的消耗,增强隔音降噪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凹谷单元4的内侧壁设置有橡胶垫片401,橡胶垫片401与防水层5通过橡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凹谷单元4的内侧壁设置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箔隔音棉,包括铝箔隔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隔音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所述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上端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减震阻尼层(104)、上铝箔层(105)和上高频吸音层(106),所述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1)、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1)、下铝箔层(1051)和下高频吸音层(1063),所述铝箔隔音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谷单元(4),多个所述凹谷单元(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单元(3),所述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4)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有防水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箔隔音棉,包括铝箔隔音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隔音本体(1)的中部设置有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所述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上端面从下至上依次固定连接有上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上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减震阻尼层(104)、上铝箔层(105)和上高频吸音层(106),所述熔喷高聚物纤维层(101)的下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下膨体聚四氟乙烯层(1021)、下聚酯纤维隔音棉层(1031)、下铝箔层(1051)和下高频吸音层(1063),所述铝箔隔音本体(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谷单元(4),多个所述凹谷单元(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单元(3),所述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与凹谷单元(4)的内侧壁均通过橡胶连接有防水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箔隔音棉,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单元(3)的外侧壁设置有海绵垫片(301),所述海绵垫片(301)与防水层(5)通过橡胶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旺卓橡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