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42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包括底板、底块、第一侧板、第一螺钉、调节组件、下辊轴、下辊套、第一旋柄、盖板、螺柱、压块、升降块、升降柱、上辊轴、上辊套、弹簧、限位组件、剥离组件和进料组件;底板的上平面从后向前依次设置有剥离组件、进料组件和底块,限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的后侧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并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覆膜效率,而且将防风抗氧化膜的进给和剥离均竖向排布,因而大大减小了体积,节省了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
技术介绍
光伏板是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按一定形状组装成的组装件,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光伏板为了接收太阳能,必须放置在室外,所以长期受到风吹日晒,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光伏板表面会慢慢磨损和氧化,为了避免光伏板的氧化,现今通常的做法是在光伏板表面覆盖一层防风抗氧化膜,以尽可能的阻挡外界环境对光伏板的伤害;防风抗氧化膜的覆盖需要借助专用的覆膜机构来完成,现有的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结构复杂,流程长,覆膜效率较低;而且防风抗氧化膜的进给和剥离均横向排布,导致整个覆膜机构体积大,占用了较多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大大简化了流程以提高覆膜效率,而且大大减小了体积以节省空间的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包括底板、底块、第一侧板、第一螺钉、调节组件、下辊轴、下辊套、第一旋柄、盖板、螺柱、压块、升降块、升降柱、上辊轴、上辊套、弹簧、限位组件、剥离组件和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从后向前依次设置有剥离组件、进料组件和底块,所述底块的右侧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底块的左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向下穿过弧形孔并插入螺接在底板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块的左侧与底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均开设有一个凹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凹槽的底面与第一通孔的上侧内壁之间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有一个可活动的升降块,两个所述升降块的下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升降柱,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穿插设置有可转动且横向分布的上辊轴,所述上辊套套设固定在上辊轴外,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盖板,两个所述盖板中均穿插螺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螺柱,两个所述螺柱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压块,所述压块设于凹槽中并设于升降块的上方,同一个凹槽中的一个所述压块和一个所述升降块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下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旋柄固定在下辊轴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下辊套套设固定在下辊轴外,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的后侧面之间。优选地,所述升降块的内端前后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均贴合在第一侧板的内侧侧面上;所述压块的下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向外形成有凸柱,所述升降块的上侧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插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在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中,所述凸柱的外径和位置与插孔的内径和位置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下辊轴的两端一侧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缺口,两个所述升降柱的下端分别向下穿过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第二通孔并分别顶紧在两个缺口中。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牵引板、支撑板和旋钮螺钉;所述牵引板的下端前侧固定在底块的左侧侧面上,对应地,所述支撑板竖直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底块的后侧,所述旋钮螺钉的螺纹端可转动的穿过支撑板并穿插螺接在牵引板的上端。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后块、定位轴和定位轴套;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后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后块,两个所述后块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定位轴,每个所述定位轴上均套设固定有两个定位轴套;两个所述定位轴分别设于上辊套和下辊套的后侧。优选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一转轴、第一轴套、第二转轴、第二轴套、第三转轴、第三轴套、第四转轴、第四轴套和压延组件;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内侧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三侧板,两个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平面之间固定有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设于第一撑杆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平面之间还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设于两个第三侧板的下端后侧,所述第四转轴设于第一转轴的上方前侧,所述第二转轴设于第四转轴的上方后侧,所述第三转轴设于第二转轴的上方前侧,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第二轴套,所述第三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第三轴套,所述第四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第四轴套;所述压延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三侧板23之间。优选地,所述压延组件包括托板、调节轴、压延板、活动轴套、第二旋柄、螺栓、拉簧和销轴;所述托板倾斜固定在两个第三侧板的内侧平面之间并设于第二转轴的前侧,所述调节轴横向穿插连接在两个第三侧板之间并设于第三转轴的前侧;所述活动轴套套设在调节轴上并固定在左侧的一个第三侧板的内侧平面上,所述第二旋柄固定在调节轴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第三侧板的外侧,所述调节轴的前侧固定有倾斜分布的压延板,所述第二旋柄的外侧和左侧的一个所述第三侧板的外侧均固定有一个螺栓,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挂设在两个螺栓上。优选地,所述压延板的下侧向外形成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设于托板的前侧上方并与托板相互配合;所述销轴固定在调节轴的左端,所述活动轴套的一侧开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弧形缺口的宽度和位置与销轴的外径和位置相互配合。优选地,所述剥离组件包括第四侧板、下模板、第一侧条、第二螺钉、进料轴、进料轴套、第二侧条、传输轴和锁紧螺钉;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四侧板,两个所述第四侧板的上侧侧面之间固定有横向分布的下模板,每个所述第四侧板的外侧均通过一个第二螺钉固定有一个第一侧条和一个第二侧条;所述第二侧条设于第一侧条的前侧,两个所述第一侧条的上端之间设置有横向分布且可转动的进料轴,所述进料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进料轴套,所述传输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二侧条的上端内部,两个所述第二侧条的上端均插入螺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锁紧螺钉,两个所述锁紧螺钉的螺纹端分别顶紧在传输轴的两端上侧。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侧条的下端外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长槽;每个所述第二侧条的下端外侧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长槽,两个所述第二螺钉分别穿过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并均插入螺接在第四侧板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并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覆膜效率,而且将防风抗氧化膜的进给和剥离均竖向排布,因而大大减小了体积,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左前侧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后侧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后侧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块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压块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侧板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包括底板1、底块2、第一侧板3、第一螺钉7、调节组件、下辊轴8、下辊套9、第一旋柄10、盖板11、螺柱12、压块13、升降块14、升降柱15、上辊轴17、上辊套16、弹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包括底板、底块、第一侧板、第一螺钉、调节组件、下辊轴、下辊套、第一旋柄、盖板、螺柱、压块、升降块、升降柱、上辊轴、上辊套、弹簧、限位组件、剥离组件和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从后向前依次设置有剥离组件、进料组件和底块,所述底块的右侧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底块的左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向下穿过弧形孔并插入螺接在底板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块的左侧与底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均开设有一个凹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凹槽的底面与第一通孔的上侧内壁之间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有一个可活动的升降块,两个所述升降块的下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升降柱,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穿插设置有可转动且横向分布的上辊轴,所述上辊套套设固定在上辊轴外,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盖板,两个所述盖板中均穿插螺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螺柱,两个所述螺柱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压块,所述压块设于凹槽中并设于升降块的上方,同一个凹槽中的一个所述压块和一个所述升降块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下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旋柄固定在下辊轴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下辊套套设固定在下辊轴外,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的后侧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包括底板、底块、第一侧板、第一螺钉、调节组件、下辊轴、下辊套、第一旋柄、盖板、螺柱、压块、升降块、升降柱、上辊轴、上辊套、弹簧、限位组件、剥离组件和进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平面从后向前依次设置有剥离组件、进料组件和底块,所述底块的右侧可转动的连接在底板的上平面上,所述底块的左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向下穿过弧形孔并插入螺接在底板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底块的左侧与底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侧均开设有一个凹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凹槽的底面与第一通孔的上侧内壁之间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二通孔,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所述凹槽中均设置有一个可活动的升降块,两个所述升降块的下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升降柱,两个所述升降块之间穿插设置有可转动且横向分布的上辊轴,所述上辊套套设固定在上辊轴外,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均固定有一个盖板,两个所述盖板中均穿插螺接有一个竖直分布的螺柱,两个所述螺柱的下端均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压块,所述压块设于凹槽中并设于升降块的上方,同一个凹槽中的一个所述压块和一个所述升降块之间均设置有一个弹簧;所述下辊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在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旋柄固定在下辊轴的左端并设于左侧的一个第一侧板的外侧,所述下辊套套设固定在下辊轴外,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一侧板的后侧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的内端前后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均贴合在第一侧板的内侧侧面上;所述压块的下端中心开设有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面中心向外形成有凸柱,所述升降块的上侧开设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面中心开设有插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插入在第一沉孔和第二沉孔中,所述凸柱的外径和位置与插孔的内径和位置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轴的两端一侧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缺口,两个所述升降柱的下端分别向下穿过两个第一侧板上的两个第二通孔并分别顶紧在两个缺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牵引板、支撑板和旋钮螺钉;所述牵引板的下端前侧固定在底块的左侧侧面上,对应地,所述支撑板竖直固定在底板的上平面上并设于底块的后侧,所述旋钮螺钉的螺纹端可转动的穿过支撑板并穿插螺接在牵引板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后块、定位轴和定位轴套;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后侧侧面上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后块,两个所述后块之间设置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定位轴,每个所述定位轴上均套设固定有两个定位轴套;两个所述定位轴分别设于上辊套和下辊套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抗氧化光伏板的覆膜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安陈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