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82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洗护用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包括依次布置于软管牵引方向的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和第三牵引轮以及用于该软管收卷的收卷辊,所述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和第三牵引轮同水平高度设置,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设有用于软管降温冷却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过水孔、布水管、喷淋头、第一导轮和集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喷淋冷却装置和风冷装置的组合设置,在多个牵引轮的稳定牵引下,能够对挤管成型后的软管进行快速冷却,避免由于软管温度过高导致在牵引过程中造成管径变形或管壁厚薄变化,保证了软管出管质量,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洗护用品生产
,具体为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
技术介绍
洗护用品是家庭日常护理必备用品,包括洗发露、沐浴露、洗手液、手工皂等,洗护用品主要分为:头部护理用品,浴室洗护用品,清洁洗护用品,按照人群又可分为:婴儿洗护用品,孕妇洗护用品。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宠物洗护用品,而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需要用到软管,按用途主要分为:穿线软管、排水软管、通风软管、花洒软管、线束管,按材质主要分为: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波纹软管、橡胶软管、塑料软管。软管生产装置包括软管牵引卷取装置,软管牵引卷取装置用于牵引挤管成型后的软管以及对该软管进行收卷作业,但传统的软管牵引卷取装置虽然能够完成上述操作,但缺少软管冷却机构,挤管成型后的软管由于温度过高,在牵引传送过程中易造成管径变形或管壁厚薄变化,影响软管出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软管牵引卷取装置缺少软管冷却机构,挤管成型后的软管由于温度过高,在牵引传送过程中易造成管径变形或管壁厚薄变化,影响软管出管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包括依次布置于软管牵引方向的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和第三牵引轮以及用于该软管收卷的收卷辊,所述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和第三牵引轮同水平高度设置,所述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之间设有用于软管降温冷却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淋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过水孔、布水管、喷淋头、第一导轮和集水槽,所述冷却筒的内腔中部设有用于冷却筒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喷淋头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的内部对应传送通道的顶端,所述布水管与各喷淋头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导轮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的内腔底端,所述软管与第一导轮的导槽表面接触,所述集水槽固定安装于冷却筒的底部,所述冷却筒的内壁底部设有与集水槽顶端进水口连通的过水孔,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牵引轮和第三牵引轮之间设有用于软管二次冷却的风冷装置,风冷装置是由通过连接杆并排连接的若干风冷机构组成,所述风冷机构包括环形板框、风机和第二导轮,所述环形板框与传送通道同轴设置,所述风机沿环形板框的内壁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导轮安装于环形板框的中部,所述软管与第二导轮的导槽表面接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筒的进管端内设有前挡水环,所述冷却筒的出管端内设有后挡水环,所述前挡水环和后挡水环的内部前后对应设有用于软管通过的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筒的出管端外设有与传送通道同轴设置的延展筒,所述延展筒的内部设有吸水毛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冷机构至少并排设置有三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板框采用截面为倾斜平行四边形的环形框体。(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通过喷淋冷却装置和风冷装置的组合设置,在多个牵引轮的稳定牵引下,能够对挤管成型后的软管进行快速冷却,避免由于软管温度过高导致在牵引过程中造成管径变形或管壁厚薄变化,保证了软管出管质量,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喷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风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第一牵引轮;200、第二牵引轮;300、第三牵引轮;400、收卷辊;500、软管;600、喷淋冷却装置;601、冷却筒;6011、过水孔;6012、前挡水环;6013、后挡水环;602、布水管;603、喷淋头;604、第一导轮;605、集水槽;6051、出水管;606、延展筒;607、吸水毛刷;700、连接杆;800、风冷机构;801、环形板框;802、风机;803、第二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包括依次布置于软管500牵引方向的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以及用于该软管500收卷的收卷辊400,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同水平高度设置,第一牵引轮100和第二牵引轮200之间设有用于软管500降温冷却的喷淋冷却装置600,喷淋冷却装置600包括冷却筒601、过水孔6011、布水管602、喷淋头603、第一导轮604和集水槽605,冷却筒601的内腔中部设有用于冷却筒601通过的传送通道,喷淋头603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601的内部对应传送通道的顶端,布水管602与各喷淋头603管道连通,第一导轮604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601的内腔底端,软管500与第一导轮604的导槽表面接触,集水槽605固定安装于冷却筒601的底部,冷却筒601的内壁底部设有与集水槽605顶端进水口连通的过水孔6011,集水槽605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6051。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之间设有用于软管500二次冷却的风冷装置,风冷装置是由通过连接杆700并排连接的若干风冷机构800组成,风冷机构800包括环形板框801、风机802和第二导轮803,环形板框801与传送通道同轴设置,风机802沿环形板框801的内壁周向均布,第二导轮803安装于环形板框801的中部,软管500与第二导轮803的导槽表面接触。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的中轴端部均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输出端联动的减速机,三个驱动电机同步运行,通过三个同步运行(包括要求三个驱动电机转速或转角完全同步)的驱动电机及联动的减速机驱动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转动,实现对软管500的稳定牵引作业。具体的,冷却筒601的进管端内设有前挡水环6012,冷却筒601的出管端内设有后挡水环6013,前挡水环6012和后挡水环6013的内部前后对应设有用于软管500通过的通孔。本实施例中,通过前挡水环6012和后挡水环6013的设置,能够防止在喷淋冷却软管500时喷淋水溅射出冷却筒601外,避免影响台面清洁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具体的,冷却筒601的出管端外设有与传送通道同轴设置的延展筒606,延展筒606的内部设有吸水毛刷607。本实施例中,通过吸水毛刷607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包括依次布置于软管(500)牵引方向的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以及用于该软管(500)收卷的收卷辊(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同水平高度设置,所述第一牵引轮(100)和第二牵引轮(200)之间设有用于软管(500)降温冷却的喷淋冷却装置(600),所述喷淋冷却装置(600)包括冷却筒(601)、过水孔(6011)、布水管(602)、喷淋头(603)、第一导轮(604)和集水槽(605),所述冷却筒(601)的内腔中部设有用于冷却筒(601)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喷淋头(603)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601)的内部对应传送通道的顶端,所述布水管(602)与各喷淋头(603)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导轮(604)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601)的内腔底端,所述软管(500)与第一导轮(604)的导槽表面接触,所述集水槽(605)固定安装于冷却筒(601)的底部,所述冷却筒(601)的内壁底部设有与集水槽(605)顶端进水口连通的过水孔(6011),所述集水槽(605)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6051);/n所述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之间设有用于软管(500)二次冷却的风冷装置,风冷装置是由通过连接杆(700)并排连接的若干风冷机构(800)组成,所述风冷机构(800)包括环形板框(801)、风机(802)和第二导轮(803),所述环形板框(801)与传送通道同轴设置,所述风机(802)沿环形板框(801)的内壁周向均布,所述第二导轮(803)安装于环形板框(801)的中部,所述软管(500)与第二导轮(803)的导槽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护用品软管生产加工用牵引卷取装置,包括依次布置于软管(500)牵引方向的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以及用于该软管(500)收卷的收卷辊(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轮(100)、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同水平高度设置,所述第一牵引轮(100)和第二牵引轮(200)之间设有用于软管(500)降温冷却的喷淋冷却装置(600),所述喷淋冷却装置(600)包括冷却筒(601)、过水孔(6011)、布水管(602)、喷淋头(603)、第一导轮(604)和集水槽(605),所述冷却筒(601)的内腔中部设有用于冷却筒(601)通过的传送通道,所述喷淋头(603)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601)的内部对应传送通道的顶端,所述布水管(602)与各喷淋头(603)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导轮(604)从左到右均布于冷却筒(601)的内腔底端,所述软管(500)与第一导轮(604)的导槽表面接触,所述集水槽(605)固定安装于冷却筒(601)的底部,所述冷却筒(601)的内壁底部设有与集水槽(605)顶端进水口连通的过水孔(6011),所述集水槽(605)的底部连接有出水管(6051);
所述第二牵引轮(200)和第三牵引轮(300)之间设有用于软管(500)二次冷却的风冷装置,风冷装置是由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军丁立国潘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