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781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伸缩组件,借助弹性伸缩件的弹性和升降架的配合,能够在上模具下压时,配合成型板向下移动,在上模具上移时,带动成型板向上移动,实现成型后的产品推出下模具,该装置采用第一电动推杆、推板、伸缩组件、传送带、承载板和调节组件,实现了对成型产品的自动取件,大大提高了取件效率,摒弃了传统人工取件的方式,大大保障了工人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和滑轮,实现了对成型产品的多方位转运,使取件和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
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加工金属的模具、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包括塑料模(如双色模具、压塑模和挤塑模等)、橡胶模和粉末冶金模等,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目前,在塑料产品生产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到塑料模具,但是现有的模具装置在对成型后塑料产品取出时,需要人工取出,不仅费时费力,降低了取件效率,同时由于机器的不稳定性,在工人取产品过程中,一旦液压推杆出现故障,模具掉落,极大可能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提高安全性,给取件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具有方便取件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板,所述成型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30),所述下模具(3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31),所述伸缩组件(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板(32),所述成型板(32)与下模具(30)内壁搭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二凹槽(2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26),所述驱动组件(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板(28),所述输送板(2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和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穿设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13)上均固定连接有转盘(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30),所述下模具(30)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31),所述伸缩组件(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成型板(32),所述成型板(32)与下模具(30)内壁搭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7),所述第二凹槽(2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26),所述驱动组件(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输送板(28),所述输送板(2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和第一轴承(14),所述第一轴承(14)内穿设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和第一转轴(13)上均固定连接有转盘(11),两个所述转盘(11)通过传送带(12)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2)位于下模具(30)的右方,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24)和第一固定板(18),所述第一固定板(18)通过第一销轴(17)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16),所述第一活动板(16)和调节组件(2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15),所述承载板(15)位于传送带(12)的右方,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板(6),所述横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固定连接有液压推杆(8),所述液压推杆(8)嵌接在横板(6)上,所述液压推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模具(9),所述支撑板(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3),所述推板(3)位于下模具(30)的左方,所述底板(1)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于取件的塑料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6)包括第二电机(264)、主动锥齿轮(263)、从动锥齿轮(261)、第二轴承(262)和第二转轴(265),所述第二电机(264)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27)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电机(26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63),所述主动锥齿轮(263)与从动锥齿轮(261)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261)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65),所述第二转轴(265)的表面穿设有第二轴承(262),所述第二轴承(262)固定连接在第二凹槽(27)内壁的底部,所述第二转轴(265)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输送板(28)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全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颐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