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774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模辅助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其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降温,提高使用安全性;包括脱模装置,脱模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脱模装置的右端设置有成模装置;还包括装载箱、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杆、连接架、电机、减速机、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装载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侧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一连接座与装载箱工作腔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吹风机,连接架的顶端与装载箱腔室的底端连接,电机的顶端与连接架的底端右侧连接,电机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的右部输入端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模辅助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是一种用于塑胶模具脱模的辅助装置,其在脱模辅助装置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包括脱模装置,脱模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脱模装置的右端设置有成模装置;现有的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使用时,流体塑胶在成模装置内经过冷却系统初步冷却后迅速成形,之后打开脱模装置,将成形后的模具脱落即可;现有的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使用中发现,初步成形后的模具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在对模具进行装载时易发生安全隐患,导致使用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模具进行有效降温,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包括脱模装置,脱模装置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脱模装置的右端设置有成模装置;还包括装载箱、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杆、连接架、电机、减速机、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装载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侧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一连接座与装载箱工作腔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座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吹风机,连接架的顶端与装载箱腔室的底端连接,电机的顶端与连接架的底端右侧连接,电机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顶端与连接架的底端左侧连接,减速机的前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第三连接杆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的左端与第四连接杆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装载箱上开口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网。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防尘盖的顶端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还包括底板和四组弹簧,底板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四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连接板的底端连接,四组弹簧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四组第二连接板的底端分别与装载箱工作腔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还包括四组伸缩杆,四组伸缩杆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连接板的底端连接,四组伸缩杆的底端分别与四组第二连接板的顶端连接,并且四组伸缩杆分别位于四组弹簧的内部。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装载箱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脚轮。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还包括四组螺纹杆,装载箱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螺纹管,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螺装插入至四组螺纹管的底端内部,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均设置有托块。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板、第五连接杆和推手,第三连接板的左端与装载箱的右端上侧连接,第五连接杆的左端与第三连接板的右端连接,推手的左端与第五连接杆的右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模具通过装载箱的上开口落入至装载箱的工作腔内部,打开吹风机,气流通过吹风机喷出,然后打开电机,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转动的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吹风机喷出的气流均匀的吹至模具的表面,对模具进行风冷降温,从而对模具进行有效降温,并且完成对模具的自动装载,提高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机与减速机等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脱模装置;2、装载箱;3、第一连接座;4、第一连接杆;5、吹风机;6、连接架;7、电机;8、减速机;9、第二连接杆;10、第三连接杆;11、第四连接杆;12、防尘盖;13、把手;14、底板;15、第一连接板;16、弹簧;17、第二连接板;18、伸缩杆;19、脚轮;20、螺纹管;21、螺纹杆;22、托块;23、第三连接板;24、第五连接杆;25、推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包括脱模装置1,脱模装置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脱模装置1的右端设置有成模装置;还包括装载箱2、第一连接座3、第一连接杆4、连接架6、电机7、减速机8、第三连接杆10和第四连接杆11,装载箱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侧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一连接座3与装载箱2工作腔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座3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底端设置有吹风机5,连接架6的顶端与装载箱2腔室的底端连接,电机7的顶端与连接架6的底端右侧连接,电机7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8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的顶端与连接架6的底端左侧连接,减速机8的前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底端与第三连接杆10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10的左端与第四连接杆11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11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杆4的右端连接;模具通过装载箱的上开口落入至装载箱的工作腔内部,打开吹风机,气流通过吹风机喷出,然后打开电机,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转动的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和第一连接杆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吹风机喷出的气流均匀的吹至模具的表面,对模具进行风冷降温,从而对模具进行有效降温,并且完成对模具的自动装载,提高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装载箱2上开口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盖12,防尘盖12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网;通过设置防尘盖,防止灰尘自装载箱的上开口进入至装载箱的工作腔内,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防尘盖1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3;通过设置把手,便于打开防尘盖,提高使用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还包括底板14和四组弹簧16,底板14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5,四组弹簧16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连接板15的底端连接,四组弹簧16的底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7,四组第二连接板17的底端分别与装载箱2工作腔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为落入装载箱工作腔内的模具提供有效的减震效果,减少模具由于冲击造成的损伤,提高实用性。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还包括四组伸缩杆18,四组伸缩杆18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第一连接板15的底端连接,四组伸缩杆18的底端分别与四组第二连接板17的顶端连接,并且四组伸缩杆18分别位于四组弹簧16的内部;通过设置四组伸缩杆,防止四组弹簧发生横向偏移,提高使用稳定性。本技术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装载箱2底端的左前侧、左后侧、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包括脱模装置(1),脱模装置(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脱模装置(1)的右端设置有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载箱(2)、第一连接座(3)、第一连接杆(4)、连接架(6)、电机(7)、减速机(8)、第三连接杆(10)和第四连接杆(11),装载箱(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侧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一连接座(3)与装载箱(2)工作腔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座(3)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底端设置有吹风机(5),连接架(6)的顶端与装载箱(2)腔室的底端连接,电机(7)的顶端与连接架(6)的底端右侧连接,电机(7)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8)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的顶端与连接架(6)的底端左侧连接,减速机(8)的前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底端与第三连接杆(10)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10)的左端与第四连接杆(11)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11)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杆(4)的右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包括脱模装置(1),脱模装置(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座,脱模装置(1)的右端设置有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载箱(2)、第一连接座(3)、第一连接杆(4)、连接架(6)、电机(7)、减速机(8)、第三连接杆(10)和第四连接杆(11),装载箱(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的顶端左侧设置有上开口,并且上开口与工作腔相通,第一连接座(3)与装载箱(2)工作腔的顶端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顶端与第一连接座(3)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杆(4)的底端设置有吹风机(5),连接架(6)的顶端与装载箱(2)腔室的底端连接,电机(7)的顶端与连接架(6)的底端右侧连接,电机(7)的左部输出端与减速机(8)的右部输入端连接,减速机(8)的顶端与连接架(6)的底端左侧连接,减速机(8)的前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底端与第三连接杆(10)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杆(10)的左端与第四连接杆(11)的右端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杆(11)的左端与第一连接杆(4)的右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装载箱(2)上开口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盖(12),防尘盖(12)上设置有出气孔,出气孔的顶端设置有防尘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尘盖(12)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脱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4)和四组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兴元王俊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启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