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71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系统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组、补气装置、室内机、室外机和除霜管路,压缩机组的多个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工作腔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吸气口与补气装置连通,排气口与室内机连通;除霜管路的第一端与室外机连通,除霜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多个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工作腔相连通,当室外机达到化霜预设值时,控制除霜管路与工作腔相连通,以使冷媒通过除霜管路进入室外机内进行除霜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通常需要多次启停压缩机才能完成除霜作业,并从室内吸热,降低了室内的温度,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空调器长时间制热后,室外机上会产生霜层,严重影响室外机的换热效率,为了除去室外机上的霜层,现有的空调器通常需要将空调器由制热模式切换至制冷模式,以确保冷媒能够从室内吸热,吸热后的冷媒再进入室外机内进行放热除霜,但是,上述的除霜方式需要多次启停压缩机才能完成除霜作业,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上述的除霜方式从室内吸热,降低了室内的温度,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好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系统、空调器和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通常需要多次启停压缩机才能完成除霜作业,大大降低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上述的除霜方式从室内吸热,降低了室内的温度,极大地影响了用户对空调器的使用体验好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系统,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组、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组、补气装置(30)、室内机(40)和室外机(50);/n其中,所述压缩机组包括多个工作腔,多个所述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腔通过补气管路(70)与所述补气装置(30)连通;/n除霜管路(80),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机(50)连通,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腔相连通,当所述室外机(50)达到化霜预设值时,控制所述除霜管路(80)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以使冷媒通过所述除霜管路(80)进入所述室外机(50)内进行除霜作业,所述空调器系统在进入除霜作业时所述压缩机组不停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通的压缩机组、补气装置(30)、室内机(40)和室外机(50);
其中,所述压缩机组包括多个工作腔,多个所述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腔通过补气管路(70)与所述补气装置(30)连通;
除霜管路(80),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一端与所述室外机(50)连通,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腔相连通,当所述室外机(50)达到化霜预设值时,控制所述除霜管路(80)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以使冷媒通过所述除霜管路(80)进入所述室外机(50)内进行除霜作业,所述空调器系统在进入除霜作业时所述压缩机组不停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室外机(50)连通,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室内机(40)相连通,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二出口端与多个所述工作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工作腔的补气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工作腔包括第一工作腔(11),所述第一工作腔(11)具有第一吸气口(12)、第一排气口(13)和第一补气口(610),所述第一吸气口(12)与储液装置(20)的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13)可选择地与所述除霜管路(80)和所述室内机(4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第一补气口(610)通过所述补气管路(70)与所述补气装置(3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600),所述第一压缩机(600)具有所述第一工作腔(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
控制阀组(90),所述控制阀组(90)包括第一截止阀(91)和第二截止阀(92),所述第一截止阀(91)设置于所述除霜管路(80)上,所述第二截止阀(92)设置于第一管路(41)上,其中,所述第一管路(41)与所述第一压缩机(600)的排气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工作腔包括第一工作腔(11)和第二工作腔(14),所述第一工作腔(11)具有第一吸气口(12)和第一排气口(13),所述第二工作腔(14)具有第二吸气口(15)和第二排气口(16),所述第一吸气口(12)可选择地与所述补气装置(30)和所述第二排气口(16)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13)与所述室内机(40)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气口(15)与储液装置(20)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二端与连接所述第一吸气口(12)与所述第二排气口(16)的第二管路(17)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
控制阀组(90),所述控制阀组(90)与所述第二管路(17)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气口(16)通过所述控制阀组(90)可选择地与所述除霜管路(80)和所述第一吸气口(12)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阀组(90)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设置于所述除霜管路(80)与所述第二管路(17)的连接位置处;或,
所述控制阀组(90)包括第三截止阀(93)和第四截止阀(94),所述第三截止阀(93)设置于所述除霜管路(80)上,所述第四截止阀(94)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17)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或8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系统还包括:
第三截止阀(100),所述第三截止阀(100)设置于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腔(11)与所述补气装置(30)的补气管路(70)上;
第一节流阀(200),所述第一节流阀(200)设置于连通所述室内机(40)和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三管路(60)上;
第二节流阀(300),所述第二节流阀(300)设置于连通补气装置(30)和所述室外机(50)的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气装置(30)为闪蒸器;或,
所述补气装置(30)为经济器,所述经济器包括第四管路(32)和第五管路(33),连通所述室内机(40)与所述经济器之间的第三管路(60)包括第一支路(61)和第二支路(62),其中,所述第一支路(61)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节流阀(200),且所述第一支路(61)与所述第四管路(3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路(32)的第二端与所述补气管路(70)连通,所述第二支路(62)与所述第五管路(33)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五管路(33)的第二端与连通所述室外机(50)和所述经济器之间的管路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作腔包括第一工作腔(11)和第二工作腔(14),所述第一工作腔(11)具有第一吸气口(12)和第一排气口(13),所述第二工作腔(14)具有第二吸气口(15)和第二排气口(16),所述第一吸气口(12)和所述第二吸气口(15)与储液装置(20)的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口(13)与所述第二排气口(16)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17),所述第一排气口(13)与所述室内机(40)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口(16)可选择地与所述除霜管路(80)和所述第二管路(17)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所述第一工作腔(11)的第二补气口(410)与所述补气装置(30)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霜管路(80)的第一端与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一进口端连通,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室外机(50)连通,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二进口端与所述室内机(40)相连通,所述补气装置(30)的第二出口端与第一工作腔(11)和第二工作腔(14)中的至少一个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仲灶王现林彭光前王喜成车雯王锐锋杨伟孙伟佳叶培龙于琦李丽芳梁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