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属于民用采暖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配风系统实现了上下两路独立可调节送风,控制炉温在合理区间,能够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可精确调节炉膛内氧含量,从而保障炉内始终处于最佳燃烧状态,实现了更优的燃烧效率和更好的减排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固体燃料的燃烧性能设定不同的配风方案,包括配风比例和总风量,还能够根据检测单元反馈的CO含量和温度变化实时调整配风比例和总风量,从而保障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燃烧状态,其中固体燃料尤其指煤,本申请适应性调整配风比例和总风量的方案能够实现不同种类燃煤给予不同助燃方式,使得不同性质的燃煤均能实现最佳燃烧和最优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用采暖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民用采暖炉主要有电采暖炉、燃油燃气采暖炉、燃煤采暖炉等,其中燃煤采暖炉经济又实惠对于没有集中供暖和不具备燃气采暖条件的城乡结合部和广大的农村地区,采暖费用较低的燃煤采暖炉是理想的选择。我国对煤炭进行了完善的分级系统,包括煤炭发热量分级、煤中磷分分级、硫分分级等,不同分级的煤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现有技术中没有对不同燃煤给予不同助燃方式的记载。现有技术中,立式燃煤常压热水锅炉,主要由锅壳封头、炉胆、炉胆顶、下封圈、冲天管及横水管组成,燃烧室布置在炉胆内,燃料在固定炉排上燃烧,自然通风,烟气在炉胆内横向冲刷横水管,经冲天管、烟囱排入大气。但是,现有技术中至少还存在以下缺陷:(1)燃烧效率待提高;(2)燃烧过程控制不精确;(3)不能实现低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以提高燃烧效率、实现更优的节能和减排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炉膛和炉口;还包括配风系统,所述配风系统经炉膛顶部和底部分别送风至炉膛内且风量均可独立调节。优选的,所述配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源和第二风源,所述第一风源送风至炉膛顶部,所述第二风源送风至炉膛底部;所述第一风源连通有上配风管,所述第二风源连通有下配风管;所述上配风管和下配风管分别送风进入适配于炉膛的上配风装置和下配风装置。优选炉膛外形为圆柱形。优选的,所述上配风装置包括置于炉膛顶部的上配风室,所述上配风室与上配风管连通,所述上配风室底部设有多个出风管头;所述出风管头均布于上配风室底部。所述上配风装置底部出风形成旋风效果。优选的,还包括排烟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气管、换热器和位于炉膛顶部内侧面的排烟口,所述排烟口与排气管连通。所述排烟系统还包括环绕于炉膛外部且与炉膛适配的上排烟室和下排烟室,所述上排烟室与排烟口连通,所述换热器周向均布有换热器烟道,所述换热器烟道与上排烟室和下排烟室均连通。排烟口有一组以上。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内换热器烟道的间隙部分包括循环水道,所述循环水道外分别连接换热器进水口、换热器出水口、管路和第一循环泵,所述换热器进水口位于循环水道底部,所述换热器出水口位于循环水道顶部;所述换热器内固定有换热器内隔板,该换热器内隔板上均布有通孔,该换热器内隔板将循环水道分成上部高温区和下部低温区。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其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检测的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并根据设定值校正配风系统输出的风量。包括根据设定比例校正上下送风风量。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位于上排烟室外部正对排烟口处。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CO含量检测单元和/或温度检测单元。优选的,所述下排烟室底部为过滤水槽,所述过滤水槽连接有过滤水槽进水口、过滤水槽出水口、管路和第二循环泵。优选的,所述过滤水槽进水口位于下排烟室外侧面,所述过滤水槽出水口位于下排烟室底面,所述过滤水槽进水口与过滤水槽出水口之间还设有过滤水槽隔板,所述过滤水槽隔板竖向设置。优选的,所述燃烧系统整体固定于一底座,所述过滤水槽进水口外连接管路、第二循环泵和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外侧包括净化池面板把手,所述净化池底部固定连接一滑块,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滑轨,所述滑块适于在滑轨上滑动。该方案的净化池能够快速的滑进滑出,方便在燃烧炉不停烧的情况下快速清理沉淀物等,且更便于装配。优选的,所述净化池上方放置一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开口位于过滤水槽出水口正下方,所述过滤盒侧面设有出水台阶。优选的,所述过滤水槽出水口正下方与出水台阶之间还包括过滤盒隔板。所述过滤盒隔板与盒隔板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净化池上方设有定时投料装置,所述定时投料装置投放碱性中和料。优选的,所述炉膛底部适配有炉箅子,该炉箅子适配一摇动把手;所述炉箅子位于下配风装置顶部,所述下配风装置底部设置一送风抽屉;所述下配风装置整体固定于一底座,该底座内置有出灰抽斗;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固定有灶台,所述灶台与炉口相适配,所述炉口顶部还适配有炉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配风系统实现了上下两路独立可调节送风,控制炉温在合理区间,能够显著提高燃烧效率,可精确调节炉膛内氧含量,从而保障炉内始终处于最佳燃烧状态,实现了更优的燃烧效率和更好的减排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不同固体燃料的燃烧性能设定不同的配风方案,包括配风比例和总风量,还能够根据检测单元反馈的CO含量和温度变化实时调整配风比例和总风量,从而保障固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燃烧状态,其中固体燃料尤其指煤,本申请适应性调整配风比例和总风量的方案能够实现不同种类燃煤给予不同助燃方式,使得不同性质的燃煤均能实现最佳燃烧和最优排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内固定有换热器内隔板,该换热器内隔板上均布有通孔,该换热器内隔板将循环水道分成上部高温区和下部低温区,实践证明,上部高温区中集聚的水的温度明显高于下部低温区集聚的水的温度。该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因换热器出水口直接用于供暖,从而该方案直接提高了取暖效果。3.本专利技术的炉膛优选结构为圆柱形结构,结构更加经凑,节省材料同时能头实现更加封闭的燃烧氛围,燃烧效率更高。4.本专利技术的出风管头能够实现旋风进入炉膛的效果,提高了燃烧效率。5.本专利技术的排烟系统还包括环绕于炉膛外部且相互适配的上排烟室、换热器和下排烟室,该环绕结构增加了单位体积的换热效率,从而为取得更好燃烧效率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换热器的循环水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加提高了换热效率。4.本专利技术的过滤水槽内循环水能够带走更多烟气中的颗粒物,实现了更优的过滤效果。5.本专利技术净化池显著提升过滤效果,其至少包括四级过滤,分别是过滤盒隔板第一级粗滤、过滤盒第二级沉淀过滤、净化池第三级沉淀过滤、净化池碱性中和过滤。尤其碱性中和料能够中和循环水的酸性,使得循环水能够吸收更多排放中酸性成分,包括含硫物质,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优质排放,实践证明,使用该方案促进了对烟气中酸性的吸收,取得了显著优异的排放效果。6.下配风装置底部设置一送风抽屉的结构能够实现没有风源的状态下采取自然风实现燃烧的效果。7.炉盖能够在不使用的时候盖住炉口,实现更好的采暖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立体示意图;图2为四分之一立体剖视图;图3为主视图;图4为后视图;图5为左视图;图6为D-D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炉膛(1)和炉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风系统,所述配风系统经炉膛(1)顶部和底部分别送风至炉膛(1)内且风量均可独立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包括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炉膛(1)和炉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风系统,所述配风系统经炉膛(1)顶部和底部分别送风至炉膛(1)内且风量均可独立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源(41)和第二风源(42),所述第一风源(41)送风至炉膛(1)顶部,所述第二风源(42)送风至炉膛(1)底部;所述第一风源(41)连通有上配风管(5),所述第二风源(42)连通有下配风管(6);所述上配风管(5)和下配风管(6)分别送风进入适配于炉膛(1)的上配风装置(8)和下配风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配风装置(8)包括置于炉膛(1)顶部的上配风室(11),所述上配风室(11)与上配风管(5)连通,所述上配风室(11)底部设有多个出风管头(12);所述出风管头(12)均布于上配风室(1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烟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气管(10)、换热器(14)和位于炉膛(1)顶部内侧面的排烟口(3),所述排烟口(3)与排气管(10)连通。
所述排烟系统还包括环绕于炉膛(1)外部且与炉膛(1)适配的上排烟室(13)和下排烟室(15),所述上排烟室(13)与排烟口(3)连通,所述换热器(14)周向均布有换热器烟道(18),所述换热器烟道(18)与上排烟室(13)和下排烟室(15)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4)内换热器烟道(18)的间隙部分包括循环水道,所述循环水道外分别连接换热器进水口(16)、换热器出水口(17)、管路和第一循环泵,所述换热器进水口(16)位于循环水道底部,所述换热器出水口(17)位于循环水道顶部;
所述换热器(14)内固定有换热器内隔板(141),该换热器内隔板(141)上均布有通孔,该换热器内隔板(141)将循环水道分成上部高温区和下部低温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其包括检测单元(7),所述检测单元(7)检测的数据反馈至控制系统并根据设定值校正配风系统输出的风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红,朱亦珂,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洁之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