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4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包括主滑动臂、基座模组及夹持模组,主滑动臂通过主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基座模组上,夹持模组通过次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主滑动臂上,主滑动臂和基座模组间设有第一滑动机构,通过其使主滑动臂于基座模组上滑动,主滑动臂和夹持模组间设有第二滑动机构,通过其使夹持模组于主滑动臂上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为:其整体行程为主滑动臂与夹持模组所能滑行的行程总和,大幅度地提升了传统机械手模组的伸缩比,为模块化设计选件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机械手是主滑动臂和次滑块的唯一负载,马达固定在基座上进行配重设计,有效减轻了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抖动,无需在运动机构上布电源线,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特指一种通过多模组联动延长总行程和提升伸缩比的增程式机械手模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模块化嵌入式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尤其在小喇叭等轻工业行业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设计,因为其灵活性可以逐步投资更是受到各使用厂家的推崇,但模块化的弊端在于每个工序都是搭建或嵌入,即意味着每个被搭建或嵌入的设备尽可能小型化及多工能还希望高性能,所以一套占空比小,且在完全收回的时候体积尽可能小的搬运机械手就成了各种产业的使用者选择设备的首要标准,同时,他们还希望搬运机械手的行程尽可能大,为了增加生产效率,还需要其具备运行速度快等优点。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机械手一般的行程都局限于等于或小于模组的整体长度,有鉴于此,提供一种高收缩比且运行速度高的低成本机械手模组就有了它的迫切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机械手,特指一种通过多模组联动延长总行程和提升伸缩比的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包括主滑动臂、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滑动臂、基座模组及夹持模组,所述主滑动臂通过主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模组上,所述夹持模组通过次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滑动臂上,所述主滑动臂和所述基座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使所述主滑动臂于所述基座模组上沿所述主滑轨进行滑动,所述主滑动臂和所述夹持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机构,并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使所述夹持模组于所述主滑动臂上沿次滑轨进行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滑动臂、基座模组及夹持模组,所述主滑动臂通过主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模组上,所述夹持模组通过次滑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主滑动臂上,所述主滑动臂和所述基座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机构,并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使所述主滑动臂于所述基座模组上沿所述主滑轨进行滑动,所述主滑动臂和所述夹持模组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机构,并通过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使所述夹持模组于所述主滑动臂上沿次滑轨进行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压紧组件、定位组件、主同步轮及主同步带,所述压紧组件由若干个分别位于所述主同步轮两侧的压紧轮所组成,所述定位组件由分别位于所述压紧轮两侧的两个定位桩组成,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主同步轮分别安装于所述基座模组上,所述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主滑动臂上,所述主同步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的所述定位桩上,并与所述主同步轮可传动地相互啮合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分别压设于所述主同步带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程式机械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固定夹、次同步轮组及次同步带,所述固定夹安装于所述基座模组上,所述次同步轮组分别安装于所述主滑动臂的两侧,所述次同步带的首末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侧的所述固定夹上,并依次缠绕于所述次同步轮组上形成传动结构,所述夹持模组设置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随所述夹持模组可滑动地压设于所述次同步带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顺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