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635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法兰盘,支撑法兰盘上连接有喷吹支管,喷吹支管上端连接喷枪,喷吹支管的下端连接有分配器本体,喷吹支管插在分配器本体的周边上,分配器本体是由上分配体和下分配体连接构成,在下分配体中部设置分配锥,分配锥与上分配体连接,分配锥的锥面上设置有6~20个导流凹槽,分配锥的导流凹槽与下分配体内表面形成分配腔,分配器本体连接喷吹主管道,喷吹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分气包,分气包连接压缩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配锥表面带圆弧凹槽形状,确保气流在分配过程中流畅、均衡。消除了分配区气流流动不畅可能出现的涡流现象。(*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冶炼过程中气流分配器,特别涉及一种插座式气流分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炼钢、炼铁等冶炼炉设备以及轧钢等加热炉设备中喷吹煤粉技术发展很快,而这项技术的关键之一是喷吹煤粉在炉缸圆周上的分配均匀性,以及使用中各喷吹管积粉清理方便性、彻底性。高炉喷煤由于能代替焦炭、炉内的还原气体、炉缸内温度分布均匀等特点,而广泛地应用于各炼钢、炼铁、轧钢类的钢铁公司(如宝钢、杭钢等)及钢铁冶炼厂。烟煤经磨煤机研磨成煤粉,依次由喷吹罐、喷吹主管道、分配器本体、喷吹支管、数个喷枪进入炉缸燃烧。现在冶炼炉设备中煤粉混合气体常用的分配器为瓶式、盘式和锥式三种形式,它们易使喷吹介质和煤粉在分配器内产生涡流、阻力大、易积粉、清理繁琐、结构复杂、成本高、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容易清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法兰盘,支撑法兰盘上连接有喷吹支管,喷吹支管上端连接喷枪,喷吹支管的下端连接有分配器本体,分配器本体连接喷吹主管道,喷吹支管插在分配器本体的周边上,分配器本体是由上分配体和下分配体连接构成,在下分配体中部设置分配锥,分配锥与上分配体连接,分配锥的锥面上设置有6~20个导流凹槽,分配锥的导流凹槽与下分配体内表面形成分配腔。喷吹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分气包,分气包连接压缩空气管。在喷吹支管上设置有喷吹通断阀。喷吹支管与分气包连接处设置有支管吹扫阀。压缩空气管上设置有气流通断阀。分配锥为圆锥形,夹角为27-50°。分配器本体的周边上插入6-20个喷吹支管。本技术的分配器内腔的分配锥表面带圆弧凹槽形状,确保气流在分配过程中流畅、均衡。消除了分配区气流流动不畅可能出现的涡流现象。分配锥夹角范围为27°~50°,减少输送介质停留时间,使物料快速通过,气流流速稳定,直达喷吹支管,气流流动时能基本不损失,物料不积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配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分配锥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包括支架6,在支架6上设置有支撑法兰盘11,支撑法兰盘11上连接有喷吹支管10,喷吹支管10上端连接喷枪1,喷吹支管10的下端连接有分配器本体12,喷吹支管10插在分配器本体12的周边上,分配器本体12连接喷吹主管道13,喷吹支管10通过管道连接分气包7,分气包7连接压缩空气管9。在喷吹支管10上设置有喷吹通断阀4,喷吹支管10与分气包7连接处设置有支管吹扫阀2。压缩空气管9上连接有气流通断阀5。参照图2所示,分配器本体12是通过联接螺栓17把上分配体14和下分配体18固定在一起,在下分配体18中部设置分配锥15,分配锥15与上分配体14通过紧固螺栓16连接,分配锥15的导流凹槽20与下分配体18内表面形成分配腔19,分配器本体12内的分配锥15采用高耐磨碳化物材料。参照图3(a、b)所示,分配锥15为圆锥形,锥面上设置有6~20个导流凹槽20。工作过程如下由喷吹罐喷吹的煤粉混合气体经喷吹主管道13进入分配器本体12,煤粉混合气体经过分配锥15表面的导流凹槽20和下分配体18形成的分配腔19,经过分配腔19中的导流凹槽20,将煤粉混合气体均匀、平稳地分配到6~20个喷吹支管,均匀、平稳后的煤粉混合气体经喷吹支管10进入喷枪1,喷吹支管10与喷枪1通过DN25法兰3、8连接,送入高炉炉缸内燃烧产生热量。当某个喷吹支管10发生意外堵塞时,此时,压缩空体经气流通断阀5、压缩空气管9、分气包7、支管吹扫阀2,在喷吹通断阀4断开的情况下清扫堵塞的喷吹支管10。喷吹支管10采用不锈钢管。权利要求1.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包括支架(6),在支架(6)上设置有支撑法兰盘(11),支撑法兰盘(11)上连接有喷吹支管(10),喷吹支管(10)上端连接喷枪(1),喷吹支管(10)的下端连接有分配器本体(12),分配器本体(12)连接喷吹主管道(13),喷吹支管(10)插在分配器本体(12)的周边上,其特征在于,分配器本体(12)是由上分配体(14)和下分配体(18)连接构成,在下分配体(18)中部设置分配锥(15),分配锥(15)与上分配体(14)连接,分配锥(15)的锥面上设置有6~20个导流凹槽(20),分配锥(15)的导流凹槽(20)与下分配体(18)内表面形成分配腔(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喷吹支管(10)通过管道连接分气包(7),分气包(7)连接压缩空气管(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在喷吹支管(10)上设置有喷吹通断阀(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喷吹支管(10)与分气包(7)连接处设置有支管吹扫阀(2)。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管(9)上设置有气流通断阀(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分配锥(15)为圆锥形,夹角为27-50°。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其特征在于,分配器本体(12)的周边上插入6-20个喷吹支管(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法兰盘,支撑法兰盘上连接有喷吹支管,喷吹支管上端连接喷枪,喷吹支管的下端连接有分配器本体,喷吹支管插在分配器本体的周边上,分配器本体是由上分配体和下分配体连接构成,在下分配体中部设置分配锥,分配锥与上分配体连接,分配锥的锥面上设置有6~20个导流凹槽,分配锥的导流凹槽与下分配体内表面形成分配腔,分配器本体连接喷吹主管道,喷吹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分气包,分气包连接压缩空气管。本技术分配锥表面带圆弧凹槽形状,确保气流在分配过程中流畅、均衡。消除了分配区气流流动不畅可能出现的涡流现象。文档编号F27D3/00GK2793659SQ20052007880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伟社, 秦永涛, 章哲韬 申请人:长安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座式气流分配器,包括支架(6),在支架(6)上设置有支撑法兰盘(11),支撑法兰盘(11)上连接有喷吹支管(10),喷吹支管(10)上端连接喷枪(1),喷吹支管(10)的下端连接有分配器本体(12),分配器本体(12)连接喷吹主管道(13),喷吹支管(10)插在分配器本体(12)的周边上,其特征在于,分配器本体(12)是由上分配体(14)和下分配体(18)连接构成,在下分配体(18)中部设置分配锥(15),分配锥(15)与上分配体(14)连接,分配锥(15)的锥面上设置有6~20个导流凹槽(20),分配锥(15)的导流凹槽(20)与下分配体(18)内表面形成分配腔(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社秦永涛章哲韬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