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节能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节能建筑。
技术介绍
节能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不光涉及国家和政府组织层面,还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建筑行业,包括各种楼堂馆所,尤其是居民住房、办公用房,对节能的要求更加明确,然而自然界中的多数新能源未完全应用在现代建筑中,例如下雨时的雨水、太阳能所蕴含的能量以及刮风时产生的风能都未被人们所很好的利用,而是白白浪费掉。尤其在南方沿海地区,降雨资源、太阳能源和风能都非常丰富,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节能建筑来提高对上述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能建筑,能综合利用雨水、太阳能和风能,尤其针对南方城市夏季降雨量大、阳光强烈、大风频繁的情况,效果更佳。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主体,所述建筑主体中设置有竖直的风道,所述建筑主体中的每间房屋内设置窗户,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中设置有竖直的风道,所述建筑主体中的每间房屋内设置窗户,所述建筑主体中的每间房屋内还设置有隔板,以将每间房屋上部分隔出空气流动层,所述风道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每间房屋的空气流动层对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每间房屋的大厅通过第二通孔与该房屋的空气流动层连通,每间房屋的厨房通过第三通孔与该房屋的空气流动层连通,每间房屋的卫生间通过第四通孔与该房屋的空气流动层连通,所述建筑主体顶部沿风道上端口边缘围设有风筒,所述风筒的上端口覆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同轴线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建筑,其包括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中设置有竖直的风道,所述建筑主体中的每间房屋内设置窗户,所述建筑主体中的每间房屋内还设置有隔板,以将每间房屋上部分隔出空气流动层,所述风道侧壁上开设有分别与每间房屋的空气流动层对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每间房屋的大厅通过第二通孔与该房屋的空气流动层连通,每间房屋的厨房通过第三通孔与该房屋的空气流动层连通,每间房屋的卫生间通过第四通孔与该房屋的空气流动层连通,所述建筑主体顶部沿风道上端口边缘围设有风筒,所述风筒的上端口覆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风道同轴线的圆形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一盖板的上板面边缘设置有多根支柱,多根支柱上端支撑起同一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间设置有离心叶轮,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进风口正对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离心叶轮的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板上;
所述建筑主体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一圈水槽,所述建筑主体的外墙从外至内设置有导热层、隔热层、保温层和主墙体,所述导热层内埋设有多根竖直的第一管体,多根第一管体均匀分布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墙面,所述保温层内埋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相同数量的竖直的第二管体,每一第二管体对应设置于每一第一管体后方,每一第一管体的下端和对应的第二管体的下端通过一横跨所述导热层、隔热层和保温层的第三管体连通,所述第三管体设置于靠近所述建筑主体的底部,每一第一管体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建筑主体顶部且穿出所述水槽底部,所述第一管体的上端弯成倒钩形,每一第二管体上端延伸至所述建筑主体顶部且连通于所述水槽底部,所述第二管体上端设置有第一阀门,每一第一管体靠近导热层外壁的管壁上从上至下开设有微孔,所述导热层内对应每一微孔开设有一毛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俊杰,梅志凯,付钢晖,李克勤,沈邵琛,熊勇,周臻,
申请(专利权)人:发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