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164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属太阳能及建筑节能技术领域。由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及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以及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组成,通过底部开孔与地窖空间开孔通接空气通流通道。可以实现地窖空间的防雨功能,同时可隔热隔冷。防雨结构采用整体封闭,多重侧板阻隔等技术措施,并其采用的垂直‑水平‑垂直的倒置的凹字形及上箱水平设置箱底外部隔板等设置,可增强防雨功能。在地热空气利用的建筑节能、工业及农业等领域,有相当的技术应用空间。

Enclosure space cellar side box bottom air flow rai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可以在进行地热空气的冷热利用时,在建筑围护的地窖空间,实现与外界空气通流的隔雨功能,属于太阳能,以及建筑节能

技术介绍
在工业与民用领域内,有很多场合同时采用太阳能并及地热利用的技术系统。在建筑节能领域,建筑地下空间的空气温度,相对于外界环境温度,冬暖夏冷,这是和建筑用热的季节负荷一致的。以此,围护空间的地热空气冷热应用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很多相关的技术系统,需要地窖空间与建筑围护空间的外界空气通流,存在地窖间的防雨问题。地窖空间的防雨措施,以此成为地热利用的环节技术,需要合理及优化的技术措施。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各类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不充分的情形下,地热空气利用系统有很大的技术应用空间。围护空间的地窖空间通流外界的隔雨措施,由地热利用角度,在很多情况下,是全面技术系统的一个“环节技术系统”。其实现隔热、隔冷以及防雨的技术要求,要达到合理及优化的方式。是有一定难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由上述困难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可以合理、优化地实现地窖空间的隔雨功能,同时可以较好地实现地窖空间的隔热、隔冷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与地窖空间通流空气的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通过底部开孔与地窖空间开孔通接空气通流通道。上述与地窖空间通流空气的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通过底部开孔与地窖空间开孔相通,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由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及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以及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组成;如图11及图12所示,隔雨空气通流上箱设置在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以及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的上部,在其两端设置开孔与其底部的两箱封闭连接空气通道。上述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如图5及图6所示,依六面体箱体结构,由1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1,114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4,115隔雨空气通流上箱顶板,112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2,113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3,116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底外部隔板组成;其116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底外部隔板是箱底的外界隔板,并将如图7、图8所示的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及如图9、图10所示的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隔开成设置一定距离的两个箱体;上述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如图7及图8所示,依六面体箱体结构,由121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1,124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4,126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开孔底板,122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2,123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3组成;上述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如图9及图10所示,依六面体箱体结构,由131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侧板1,134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开孔侧板4,136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底板,122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侧板2,123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侧板3组成;上述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其各部组成的空气通流开孔设置是:如图13所示,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空气通道的开孔是,118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地窖空气通道开孔,119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侧箱空气通道开孔;如图14所示,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上箱空气通道的开孔是,127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上箱空气通道开孔;如图15所示,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地窖空气通道的开孔是,128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地窖空气通道开孔;如图16所示,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空气通道的开孔是,135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的上箱空气通道开孔,138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的外界空气通道开孔;如图17所示,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空气通道的开孔是,138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的外界空气通道开孔。并如图18所示,地窖空气通道的开孔是,23地窖空气通道开孔;上述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其各部组成的空气通流开孔的连接设置是:如图19所示,23地窖空气通道开孔与128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地窖空气通道开孔直接一体封闭、空气无漏连接;118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地窖空气通道开孔与127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上箱空气通道开孔直接一体封闭、空气无漏连接;119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侧箱空气通道开孔与135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的上箱空气通道开孔直接一体封闭、空气无漏连接;138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的外界空气通道开孔与外界空气相通。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技术系统过程详见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技术原理详见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附图说明图1是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外部示意图;图2是地窖空间;图3是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与地窖空间结构连接外部示意图;图4是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与地窖空间结构连接内部示意图;图5是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外部示意图;图6是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内部示意图;图7是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外部示意图;图8是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内部示意图;图9是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外部示意图;图10是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内部示意图;图11是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及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以及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结构连接外部示意图;图12是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及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以及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结构连接内部示意图;图13是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空气通道开孔示意图;图14是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上箱空气通道开孔示意图;图15是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的地窖空气通道开孔示意图;图16是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空气通道开孔外部示意图;图17是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空气通道开孔内部示意图图18是地窖空气通道开孔示意图;图19是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与地窖空间的空气通道开孔结构连接内部示意图;图中:图1,1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图2,2地窖空间;图3,1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2地窖空间;图4,1围护空间地窖侧箱底部空气通流隔雨箱,2地窖空间;图5,1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1,114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4,115隔雨空气通流上箱顶板;图6,112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2,113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3;116隔雨空气通流上箱底外部隔板;图7,121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1,124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4,126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开孔底板;图8,122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2,123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侧板3;图9,131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侧板1,134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开孔侧板4,136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底板;图10,122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侧板2,123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侧板3;图11,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12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13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图12;图12,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12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13隔雨外界空气通流侧箱;图13,118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地窖空气通道开孔,119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侧箱空气通道开孔;图14,127隔雨空气地窖通流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护空间地窖撑条空气通流隔雨箱,其特征在于:由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12隔雨空气通流下箱组成;通过底部开孔与地窖空间开孔相通;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与12隔雨空气通流下箱的结构连接方式是,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如图所示115隔雨空气通流上箱顶板直接搁置在125撑条上,并在四个侧面方向上,空置出116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与下箱的夹壁空气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围护空间地窖撑条空气通流隔雨箱,其特征在于:由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12隔雨空气通流下箱组成;通过底部开孔与地窖空间开孔相通;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与12隔雨空气通流下箱的结构连接方式是,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的如图所示115隔雨空气通流上箱顶板直接搁置在125撑条上,并在四个侧面方向上,空置出116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与下箱的夹壁空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空间地窖撑条空气通流隔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依六面体箱体结构,由11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1,114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4,115隔雨空气通流上箱顶板,112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2,113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3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护空间地窖撑条空气通流隔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雨空气通流下箱,依六面体箱体结构,由121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1,124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4,125撑条,122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2,123隔雨空气通流上箱侧板3组成,其125撑条间,空置空气通流间隙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襄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