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及其组装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及其组装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拱形屋面结构作为新堆型核电站屋面结构,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同时还需保证屋面的密封性能,在目前已建或者正在建造的核电站施工中,尚无此类型屋面结构施工先例;在民建类似结构施工中,多采用小型散件现场组装施工方法,存在组装工艺繁琐、精度难以控制、组装周期长、吊装设备使用频繁、高空作业时间长、安全风险大等缺点。钢拱形屋面为单曲面弧形结构,跨度大、高度高、面板薄、重量重,组装难度大、风险高,施工工序复杂,采用小型散件现场组装施工方法将占用吊装设备时间长、而且存在较多交叉施工、施工成本高、施工安全及质量风险难以预估。因此,亟需一种工期短、质量可控、安全风险低、经济可行的拱形钢结构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及其组装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结构变形,显著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简化施工工序、缩短组装工期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主梁(1)、拱形次梁单元(2)和屋面结构面板(3),所述拱形主梁(1)平行间隔分布并通过拱形次梁单元(2)连接组成拱形屋面骨架,所述屋面结构面板(3)焊接在拱形屋面骨架上表面,形成密封的钢拱形屋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主梁(1)、拱形次梁单元(2)和屋面结构面板(3),所述拱形主梁(1)平行间隔分布并通过拱形次梁单元(2)连接组成拱形屋面骨架,所述屋面结构面板(3)焊接在拱形屋面骨架上表面,形成密封的钢拱形屋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主梁(1)为端部带直段的拱形焊接H型钢,由第一弧形H型钢(1-1)、第二弧形H型钢(1-2)和第三弧形H型钢(1-3)分段组装成型,其中,第一弧形H型钢(1-1)为下端带竖直段弧形H型钢,两个下端带竖直段弧形H型钢对称设置于拱形主梁(1)的两端,两个第二弧形H型钢(1-2)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一弧形H型钢(1-1)上端,所述第三弧形H型钢(1-3)设置于拱形主梁(1)的中部,连接两个第二弧形H型钢(1-2)于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H型钢(1-1)上端预设留余量,所述第二弧形H型钢(1-2)上端预设留余量,所述第三弧形H型钢(1-3)两端及第一弧形H型钢(1-1)下端、第二弧形H型钢(1-2)下端均在工厂加工坡口不留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次梁单元(2)为热轧H型钢一(2-1)、热轧H型钢二(2-2)和薄钢板(2-3)组成的格构式预制板,通过焊接连接相邻拱形主梁(1),其中,热轧H型钢二(2-2)垂直固定在热轧H型钢一(2-1)上,将相互平行的各热轧H型钢一(2-1)相连接,各热轧H型钢二(2-2)之间相互平行,薄钢板(2-3)焊接在热轧H型钢一(2-1)和热轧H型钢二(2-2)组成的方格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面板(3)为由多块薄钢板组成,焊接在拱形主梁(1)及拱形次梁单元(2)上表面。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核电站钢拱形屋面结构的组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拱形主梁平面组装件组装:将两个第二弧形H型钢(1-2)与两个第一弧形H型钢(1-1)上端分别焊接组装,形成拱形主梁平面组装件;
步骤二、组装支撑系统布置:组装支撑系统包括四管柱支撑(4-1)、塔架支撑(4-2)和斜拉索(4-3),在拱形屋面组装场地分别设置四管柱支撑(4-1)和塔架支撑(4-2),通过控制调节四管柱支撑(4-1)顶部的调节螺杆来进行组装过程中拱形主梁(1)弧形端高度调节,通过控制调节塔架支撑(4-2)顶部的调节螺杆来进行组装过程中拱形次梁单元(2)高度调节;
步骤三、主梁平面组装件与四管柱支撑(4-1)垂直组装: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查找主梁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沈振,曹荣华,王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