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6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包括: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S3:浇筑基础混凝土,1‑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20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施工操作简单,吊装方便,外侧钢板和混凝土充分利用了材料性能,相对于钢板剪力墙经济性好,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优点,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在拼装工艺中,剪力墙一般为钢结构或者时混凝土结构,在装配时,通过螺栓与基础面连接固定,容易在拼装后产生缝隙,会因地下侧向压力引起产生混凝土裂缝,稳定性不佳,防水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解决了剪力墙面与基础面连接固定时,容易在拼装后产生缝隙,会因地下侧向压力引起产生混凝土裂缝,稳定性不佳,防水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包括: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S3:浇筑基础混凝土,1-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20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S6:剪力墙与混凝土台之间支设侧模板或者直接利用浇筑混凝土台时支设的侧模板;S7: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完成水平构件的吊装或水平支模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5的拼装结构包括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面、混凝土台、预埋钢筋、预埋钢板、山形母、木胶板、对拉螺栓、木方、山形卡、标高调节螺丝、焊缝和浇筑混凝土土方,所述基础面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台,所述预埋钢筋和预埋钢板的底端均穿设在基础面和混凝土台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台的两侧设置有木胶板,两所述木胶板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木方,所述对拉螺栓横向穿设在混凝土台的内部,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侧的木胶板和木方内部,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在标高调节螺丝的配合下安装在混凝土台的顶侧。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台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浇筑模板,多组所述浇筑模板通过山形母和山形卡配合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内的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内的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之间保留有焊缝,所述预埋钢筋竖直插入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内。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台的顶侧并列设置两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两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之间浇筑有浇筑混凝土土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之间绑定有多组钢丝。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面的钢筋绑扎连接,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设300高基础面,剪力墙下浇筑有混凝土台,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通过标高调节螺丝将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侧距离进行调节,保证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与混凝土台之间支设侧模板或者直接利用浇筑混凝土台时支设的侧模板,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实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通过外侧混凝土页板保护钢板,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同时钢板与混凝土的结合,有效减少地下侧向压力引起的混凝土裂缝,因此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施工操作简单,吊装方便,外侧钢板和混凝土充分利用了材料性能,相对于钢板剪力墙经济性好,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剪力墙支撑平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剪力墙安装定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剪力墙浇筑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2、基础面;3、混凝土台;4、预埋钢筋;5、预埋钢板;6、山形母;7、木胶板;8、对拉螺栓;9、木方;10、山形卡;11、标高调节螺丝;12、焊缝;13、浇筑混凝土土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包括: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S3:浇筑基础混凝土,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S6:剪力墙与混凝土台之间支设侧模板或者直接利用浇筑混凝土台时支设的侧模板;S7: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完成水平构件的吊装或水平支模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S5的拼装结构包括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基础面2、混凝土台3、预埋钢筋4、预埋钢板5、山形母6、木胶板7、对拉螺栓8、木方9、山形卡10、标高调节螺丝11、焊缝12和浇筑混凝土土方13,基础面2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台3,预埋钢筋4和预埋钢板5的底端均穿设在基础面2和混凝土台3的内部,混凝土台3的两侧设置有木胶板7,两木胶板7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木方9,对拉螺栓8横向穿设在混凝土台3的内部,对拉螺栓8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侧的木胶板7和木方9内部,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在标高调节螺丝11的配合下安装在混凝土台3的顶侧,混凝土台3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浇筑模板,多组浇筑模板通过山形母6和山形卡10配合固定;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内的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5焊接固定,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内的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5之间保留有焊缝12,预埋钢筋4竖直插入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内,混凝土台3的顶侧并列设置两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两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之间浇筑有浇筑混凝土土方13,两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之间绑定有多组钢丝;将预埋钢筋4、预埋钢板5与基础面2的钢筋绑扎连接,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包括:/n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n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nS3:浇筑基础混凝土,1-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n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n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20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nS6:剪力墙与混凝土台之间支设侧模板或者直接利用浇筑混凝土台时支设的侧模板;/nS7: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完成水平构件的吊装或水平支模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包括:
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
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
S3:浇筑基础混凝土,1-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
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
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20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
S6:剪力墙与混凝土台之间支设侧模板或者直接利用浇筑混凝土台时支设的侧模板;
S7: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完成水平构件的吊装或水平支模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拼装结构包括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1)、基础面(2)、混凝土台(3)、预埋钢筋(4)、预埋钢板(5)、山形母(6)、木胶板(7)、对拉螺栓(8)、木方(9)、山形卡(10)、标高调节螺丝(11)、焊缝(12)和浇筑混凝土土方(13),所述基础面(2)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台(3),所述预埋钢筋(4)和预埋钢板(5)的底端均穿设在基础面(2)和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易建网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