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324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沉井第一、二、三节制作,沉井第一次下沉,沉井第四、五节制作,沉井第二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工艺,取土方式为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助沉方式为压沉法下沉和触变泥浆减阻助沉;沉井水下素砼封底,沉井底板制作,管道支墩、排泥井及尾工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触变泥浆助沉法较大程度降低沉井对周围土体扰动影响,通过触变泥浆对土体的静力作用按三角形分布,触变泥浆的凝胶状态时,触变泥浆的分子排列形成一定的网状结构骨架,触变泥浆在沉井下沉中起着减少摩擦力和维护土壁稳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施工
,特别地是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沉井下沉主要穿越土层分别为素填土层,淤泥层,淤泥质黏土层,淤泥质砂层。其中淤泥层和淤泥质黏土层的强度低,渗透性低,含水量高,压缩性搞,灵敏度高,具触变性和流变性。淤泥层和淤泥质黏土层与淤泥质砂层相比,井壁摩阻力与承载力都发生了大幅度的减小。在沉井下沉穿越淤泥质砂层后,进入淤泥质黏土层时,易发生沉井倾斜与突沉的不良现象,易对外部土体带来较大的扰动,构筑物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开裂等现象;同时沉井抗隆起系数较小,下沉过程中井格内土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隆起现象。沉井传统下沉工艺存在着沉井姿态纠偏困难不易控制、下沉缓慢、工期较长、沉井下沉中摩擦力大和土壁稳定差,井外土体扰动大等弊端,其主要原因为土层的差异性分布,造成沉井在不同的下沉阶段产生姿态偏斜,难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沉摩擦力小,下沉速度快,对外部土体扰动小,沉井抗隆起系数高的沉井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基坑开挖结束后,及时铺筑砂垫层;接着在砂垫层上铺筑素砼垫层;/n(2)沉井第一、二、三节制作;/n(3)沉井第一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工艺下沉,第一次下沉采用履带吊车配和容积抓斗抓土下沉,对称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n(4)沉井第四、五节制作;/n(5)沉井第二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工艺,取土方式为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采用触变泥浆减阻助沉;触变泥浆减阻助沉包括以下步骤:/n施工布置,根据现场情况,利用工法桩制作时使用的泥浆箱,拌浆棚布置拌浆机1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基坑开挖结束后,及时铺筑砂垫层;接着在砂垫层上铺筑素砼垫层;
(2)沉井第一、二、三节制作;
(3)沉井第一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工艺下沉,第一次下沉采用履带吊车配和容积抓斗抓土下沉,对称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
(4)沉井第四、五节制作;
(5)沉井第二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下沉工艺,取土方式为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采用触变泥浆减阻助沉;触变泥浆减阻助沉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布置,根据现场情况,利用工法桩制作时使用的泥浆箱,拌浆棚布置拌浆机1台,压浆泵2台;在地面土层设地表围圈;围圈外侧用粘性土回填分层夯实;
泥浆制备,泥浆采用优质膨润土、CMC、纯碱和水调制而成,膨润土、CMC、纯碱和水的配比按重量比为11:0.3:0.4:100;
压浆,压浆采用压浆泵,正常压注压力为100~800kPa,压浆过程中分别对每个孔进行单独压注,并随沉井下沉不断补浆,使泥浆面始终保持在地面以上0.3m;
灌浆,沉井下沉完毕后,对沉井外侧的环带进行灌浆以置换膨润土泥浆;灌浆从底向上穿过井壁上的灌浆孔;灌浆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且水灰比不超0.45的水泥浆组成;
(6)沉井水下素砼封底;沉井下沉到位后,采用水下素砼封底;
(7)沉井底板制作,当素砼封底达到强度后进行抽水,然后分格进行钢筋砼底板浇筑;
(8)管道支墩、排泥井及尾工施工;沉井及管道施工结束后,进行管道及井内清洗,井内进行连通管安装,管道支墩、毛石混凝土及排泥井的结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布置中,输浆管道采用Φ50的胶管和钢管,竖管均采用Ф25mm镀锌管,水平管采用Ф15mm镀锌管;每根竖管与每道水平管单独连接,每根竖管有独立的球阀;水平管的砼保护层厚度为3cm,水平管喷气孔在气管位置采用手枪钻在水平管上打出Ф5mm的水平管喷气孔,水平管喷气孔间距1.5m;在射口处设置角钢组成射口围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制备中,膨润土、CMC、纯碱和水的配比比重采用比重计测定,比重控制在1.05~1.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制备中,泥浆的粘度采用粘度计测量,泥浆粘度不大于100s,泥浆的胶体率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触变泥浆减阻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制备中,泥浆的PH值采用PH试纸测试,PH值为6~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中张足理刘玉龙廖一博吴曼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