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32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沉井第一、二、三节制作,沉井第一次下沉,沉井第四、五节制作,沉井第二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工艺下沉,取土方式为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助沉方式为压沉法下沉和触变泥浆减阻助沉;沉井水下素砼封底,沉井底板制作,管道支墩、排泥井及尾工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压沉法便于控制沉井姿态,沉井下沉精度高,通过反力系统使得沉井刃脚贯入土层的深度更深,具有足够的下沉系数,可大幅提高沉井下沉速度,对外部土体扰动小,有效防止构筑物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开裂等现象,下沉过程中井格内土仓不会出现隆起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施工
,特别地是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沉井下沉主要穿越土层分别为素填土层,淤泥层,淤泥质黏土层,淤泥质砂层。其中淤泥层和淤泥质黏土层的强度低,渗透性低,含水量高,压缩性搞,灵敏度高,具触变性和流变性。淤泥层和淤泥质黏土层与淤泥质砂层相比,井壁摩阻力与承载力都发生了大幅度的减小。在沉井下沉穿越淤泥质砂层后,进入淤泥质黏土层时,易发生沉井倾斜与突沉的不良现象,易对外部土体带来较大的扰动,构筑物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变形、开裂等现象;同时沉井抗隆起系数较小,下沉过程中井格内土仓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隆起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沉井姿态,沉井下沉精度高,下沉速度快,对外部土体扰动小,沉井抗隆起系数高的沉井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工作,按照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布置临设搭建、机械设备及施工用水、用电线路;在沉井四周设置龙门桩,并用石灰粉划出井中心轴线、基坑轮廓线,作为沉井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施工准备工作,按照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布置临设搭建、机械设备及施工用水、用电线路;在沉井四周设置龙门桩,并用石灰粉划出井中心轴线、基坑轮廓线,作为沉井制作和下沉定位的依据;/n(2)沉井井位土体采用石灰搅拌桩改良,刃脚底部设置旋喷桩加固,沉井外围设置旋喷桩止水帷幕;/n(3)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基坑开挖结束后,及时铺筑砂垫层;接着在砂垫层上铺筑素砼垫层;/n(4)沉井第一、二、三节制作;根据砂垫层承载力σ,分别制作每一节沉井;/n公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准备工作,按照总平面布置图现场布置临设搭建、机械设备及施工用水、用电线路;在沉井四周设置龙门桩,并用石灰粉划出井中心轴线、基坑轮廓线,作为沉井制作和下沉定位的依据;
(2)沉井井位土体采用石灰搅拌桩改良,刃脚底部设置旋喷桩加固,沉井外围设置旋喷桩止水帷幕;
(3)基坑开挖及砂垫层、素砼垫层制作,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土和人工修整相结合;基坑开挖结束后,及时铺筑砂垫层;接着在砂垫层上铺筑素砼垫层;
(4)沉井第一、二、三节制作;根据砂垫层承载力σ,分别制作每一节沉井;
公式:
G1-沉井自重
A-刃脚下素砼垫层面积,
[σ]-砂垫层允许承载力值110KPa,极限承载力220KPa;
下卧层承载力演算:
公式:
G1-沉井自重
S——下卧层受力面积
γ砂——取16KN
H——砂垫层厚度
[σ下]——砂垫层允许承载力值110KPa,极限承载力220KPa;
(5)沉井第一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工艺下沉,第一次下沉采用50t履带吊车配和容积抓斗抓土下沉,对称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
(6)沉井第四、五节制作;沉井的第四节接高稳定系数:



式中:G—井位自重(KN)
T——井壁总摩阻力
R1——刃脚踏面及斜面下土的支承力
Ff——水浮力
(7)沉井第二次下沉;沉井采用不排水工艺下沉,取土方式为空气吸泥潜水员配合,助沉方式为压沉法下沉和触变泥浆减阻助沉;
(8)沉井水下素砼封底;沉井下沉到位后,采用水下素砼封底;封底后沉井抗浮验算:
在不计沉井侧壁摩阻力的情况,抗浮系数Kf>1.05;
Kf=G/F;
G——相应阶段沉井的自重(KN);
F——按施工阶段的最高水位计算浮力(KN);井内外水位取+1.0m;
(9)沉井底板制作,当素砼封底达到强度后进行抽水,然后分格进行钢筋砼底板浇筑;
(10)管道支墩、排泥井及尾工施工;沉井及管道施工结束后,进行管道及井内清洗,井内进行连通管安装,管道支墩、毛石混凝土及排泥井的结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沉井第二次下沉采用沉压法下沉,沉井内须留有足够高度的土塞来防止沉井外围土体涌入沉井内,造成外部土体沉降,甚至影响井外的管线;再按照终沉阶段土塞高度为3m,同时不考虑沉井内底梁的隔离作用,按照最不利条件进行抗隆起计算,如下:
抗隆起安全系数
FS——沉井底抗隆起安全系数;
qf——滑动土体的AB面上土体的抗隆起极限承载力(KPa);
H——沉井开挖深度(m);
q——地表面超载(KN/㎡);
R——滑动土体的AB面宽度(m),R=12.4m;
S——滑动土体的BN面上土体之间的总摩擦力(KN);
井内外水位取+1.0m:若沉井抗隆起安全系数大于0.8,则沉井不会发生涌土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进行石灰搅拌桩改良施工前进行工艺性试桩施工,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桩机就位后,将钻头对准孔位中心,钻机钻进搅拌并喷射压缩空气,搅拌头下钻至试桩标高;
以0.3~0.5m/min的均匀速度提升搅拌机,与此同时开动砂浆泵,将石灰粉从深层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土中,由搅拌叶片将石灰粉与深层处的软土搅拌,边搅拌边喷粉直到提至地面,即完成一次搅拌过程;采用相同的方法再一次重复搅拌下沉和重复搅拌喷浆上升,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钻机提升至地面以下50cm后,停止喷射,钻头提升至地面后桩机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机械挖土过程中利用水准仪跟踪观察,以随时调整开挖深度;基坑边坡的放坡1:1;沉井基坑底面设置碎石盲沟以及集水井;砂垫层铺设分层进行,砂垫层采用中粗砂,按每层30cm分层铺筑,按15%的含水量边洒水边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保证砂垫层的密实度,用环刀法测试密实度,干容重γ≥1.56t/m3后进行下一层砂垫层铺设;砂垫层上素砼达到预定强度后,根据设计井位在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隆盛张足理刘玉龙廖一博吴曼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