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在铁路、公路的边坡支挡防护和滑坡、岩堆等不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广泛采用了抗滑桩结构。通过几十年的应用和研究,抗滑桩先后发展出椅式桩、π型桩、排架桩、微型桩和底部加设锚杆的抗滑桩等型式。由于要求抗滑桩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剪强度,桩截面一般采用矩形,从便于施工方面考虑,桩截面一般全长采用统一的截面尺寸。在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仍采用人工开挖桩井,在桩井开挖过程中,往往会遇见极软土层或地下水极发育地层,支护结构不牢固,导致人工挖孔难以实施,甚至在采用止水帷幕、加强护壁或超前支护等措施后仍无法继续下挖至桩底高程。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方案一,采用钻孔桩穿过困难地层,困难地层是指硬质土层中间夹杂着软弱夹层。桩为圆形截面,结构抗弯能力有所降低,需要设置多根抗滑桩来加以弥补。若只是个别抗滑桩桩底小范围人工挖孔困难,为钻孔桩额外配备设备不经济。方案二,采用π型桩、排架桩减少单根桩长度,抬高桩底高程来解决,该方法因为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滑桩桩身(1)和加筋体,所述抗滑桩桩身(1)用于设于桩井中,所述桩井穿过硬质土层(41)、软弱夹层(5)和底部硬质土层(42),所述抗滑桩桩身(1)为矩形结构;/n所述加筋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桩井埋设在所述软弱夹层(5)和所述底部硬质土层(42)中,所述加筋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抗滑桩桩身(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滑桩桩身(1)和加筋体,所述抗滑桩桩身(1)用于设于桩井中,所述桩井穿过硬质土层(41)、软弱夹层(5)和底部硬质土层(42),所述抗滑桩桩身(1)为矩形结构;
所述加筋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桩井埋设在所述软弱夹层(5)和所述底部硬质土层(42)中,所述加筋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抗滑桩桩身(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浆土固化体(12),所述浆土固化体(12)浇筑在所述加筋体位于所述抗滑桩桩身(1)外部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加筋体包括侧壁加筋体(6)和桩底加筋体(7),所述侧壁加筋体(6)位于所述桩井的侧壁,所述桩底加筋体(7)位于所述桩井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抗滑桩桩身(1)伸出所述桩井的一侧的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8)和支撑墩(9),所述支撑板(8)的一端与所述抗滑桩桩身(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墩(9)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板(8)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墩(9)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抗滑桩,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志军,王毅敏,薛元,姚裕春,李安洪,肖朝乾,曾锐,冯子亮,周文洋,杨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