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蓉桢专利>正文

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4307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所述清理箱的一侧外壁开有凹孔,且凹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转动辊,且转动辊的内部设置有空腔,转动辊的外壁开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透水孔,所述清理箱的另一侧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外壁和转动辊的一侧外壁焊接,所述清理箱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潜水泵,且潜水泵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浮藻的自动收集,无需人工打捞,定期清理即可,且浮藻清理的更加彻底,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打捞方式,清理效果更佳,还可以有效避免拦网上浮藻堆积过多造成透水孔堵塞的问题,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湖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内河(湖)流域或旅游景点河(湖)岸边,时常看到浮藻漂浮于水面上,随着河(湖)水面流动聚积在岸边附近,而浮游浮藻未及时有效清除,极易造成水质污染,目前打捞浮藻大多依靠人力,用木杆和网打捞,一次打捞上来的浮藻很少,重复多次打捞又费力,使人工的效率越来越低,且由于湖水的面积很大,而人工的打捞面积很小,效率又很低,赶不上浮藻产生的速度,不但破坏水质和水里的生物还影响美观。目前,相对于人工打捞的方式,采用机械打捞则高效快捷许多,但是机械打捞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湖面上的浮藻很容易缠绕在打捞杆上,清理和维护均十分麻烦,且机械需要人工进行操作,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清理效果仍不够理想,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1)的一侧外壁开有凹孔,且凹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筒(12),所述圆筒(1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转动辊(13),且转动辊(1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转动辊(13)的外壁开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透水孔(16),所述清理箱(1)的另一侧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一端外壁和转动辊(13)的一侧外壁焊接,所述清理箱(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潜水泵(4),且潜水泵(4)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潜水泵(4)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所述进水管(5)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箱(1)的一侧外壁开有凹孔,且凹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筒(12),所述圆筒(12)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转动辊(13),且转动辊(1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转动辊(13)的外壁开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透水孔(16),所述清理箱(1)的另一侧外壁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18),转轴(18)的一端外壁和转动辊(13)的一侧外壁焊接,所述清理箱(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潜水泵(4),且潜水泵(4)的进水端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潜水泵(4)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电源,所述进水管(5)的一端外壁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阀(6),且三通阀(6)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抽水管(8),所述抽水管(8)的外壁和圆筒(1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抽水管(8)的一端和转动辊(1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8)的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桨叶(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4)的排水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排水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13)的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拦网(14),且拦网(14)的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环形槽(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湖水净化用浮藻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蓉桢
申请(专利权)人:游蓉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