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包括有夹件单元、转调单元和夹刀单元,所述夹件单元包括有底座、防挡板、电机支撑板、上下定距杆、定传动齿轮、第二电动机和夹件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挡板的后侧,所述防挡板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所述电机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传动齿轮,所述防挡板的前端上侧设有滑孔且滑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夹件座,所述夹件座的上侧中心设有夹件槽,所述夹件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定距杆。本高效稳定数控铣床,通过单个刀具的三维配合,减少刀具量,可全方位的对工件进行加工,对工件一次夹紧后,即可完成工件的加工,加快工件加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铣床
,具体为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
技术介绍
铣床是用铣刀对工件多种表面进行加工的机床,用途广泛,在铣床上可以加工平面、沟槽、分齿零件、螺旋形表面及各种曲面,还可用于对回转体表面、内孔加工及进行切断工作等,工件装在工作台上或分度头等附件上,铣刀旋转为主运动,辅以工作台或铣头的进给运动,工件即可获得所需的加工表面,由于是多刃断续切削,因而铣床的生产率较高。目前的铣床都是以横卧为主,这种铣床在加工零件侧面时需要板转加工刀具来配合加工零件,这样费时费力,市场中的数控铣床已经代替普通铣床的使用,数控铣床的高效性适合目前的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数控铣床也需要工人对刀具和工件的配合进行调整。在对比申请号为201821271177.5的设计来看,该设计无需对工件进行取下和重新的安装就能够对工件的多个面进行加工,但是该设计刀具较多,而且对于一些复杂凹陷的面无法进行加工,加工多个面的方法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全面加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通过单个刀具的三维全面配合,减少了刀具量,并且可全方位的对工件进行加工,在对工件一次夹紧后,即可完成工件的加工,加快了工件加工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包括有夹件单元、转调单元和夹刀单元,夹件单元:所述夹件单元包括有底座、防挡板、电机支撑板、上下定距杆、定传动齿轮、第二电动机和夹件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挡板的后侧,所述防挡板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所述电机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传动齿轮,所述防挡板的前端上侧设有滑孔且滑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夹件座,所述夹件座的上侧中心设有夹件槽,所述夹件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定距杆,所述上下定距杆的左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定传动齿轮与齿条齿间啮合,通过工件插入夹件座内对工件进行夹持,通过夹件座的上下运动来使工件的上下端均能被加工;夹刀单元:所述夹刀单元包括有第四电动机、夹板、转轮、传动轴、夹刀座和圆座,所述圆座有两个且对应前后侧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调单元的四个转调板的内侧,两个圆座的内侧均开设有对应的转轮槽,所述转轮的前后侧转动连接在两个转轮槽内,所述转轮的圆外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块,所述转轮上端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传动轴穿过两个夹板和转轮的上端,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动机固定连接在上面的夹板的上侧,所述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夹刀座的上端,所述夹刀座的底侧设有夹刀槽且圆外侧阵列设有辅助刀槽,通过刀具插入夹刀座内来夹紧刀具,通过夹刀座带动刀具的转动来加工工件;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固定连接在防挡板的前端,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动机和第四电动机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夹刀单元还包括有转帽、弹簧和辅助夹刀柱,所述弹簧有四个且一端固定连接在辅助刀槽的内侧,四个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辅助夹刀柱的上端,四个辅助夹刀柱的上端穿插在辅助刀槽内,所述转帽螺纹连接四个辅助夹刀柱,通过转紧转帽使辅助夹刀柱辅助夹刀座夹紧刀具。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第一电动机、跟随支撑板和跟随传动齿轮,所述跟随支撑板的左端设有圆座槽,两个圆座对应的前后端分别对应固定连接在圆座槽的前后侧,所述跟随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跟随传动齿轮,所述跟随传动齿轮与齿块齿间啮合,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跟随传动齿轮来带动转轮转动,以此来调节刀具对工件的左右侧翼加工。进一步的,所述转调单元包括有总支撑柱、转调板、转盘和第三电动机,所述总支撑柱有两个且靠近圆座的一侧上端均转动连接在转盘的一侧,两个转盘的另一侧均对应固定连接有两个转调板,所述第三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左面的总支撑柱的左侧上端,所述第三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总支撑柱固定连接在转盘的左侧中心,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动机的输入端,通过转调板带动圆座的转动,来使刀具对工件进行前后侧翼加工。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抵座柱,所述抵座柱阵列固定连接在夹件座的上端,抵座柱防止辅助夹刀柱打到夹件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高效稳定数控铣床,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工件插入夹件座内对工件进行夹持,通过夹件座的上下运动来使工件的上下端均能被加工,通过刀具插入夹刀座内来夹紧刀具,通过夹刀座带动刀具的转动来加工工件。2、通过转紧转帽使辅助夹刀柱辅助夹刀座夹紧刀具,通过跟随传动齿轮来带动转轮转动,以此来调节刀具对工件的左右侧翼加工,通过转调板带动圆座的转动,来使刀具对工件进行前后侧翼加工,抵座柱防止辅助夹刀柱打到夹件座。3、本高效稳定数控铣床,通过单个刀具的三维全面配合,减少了刀具量,并且可全方位的对工件进行加工,在对工件一次夹紧后,即可完成工件的加工,加快了工件加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单片机、2第一电动机、3跟随支撑板、4跟随传动齿轮、5夹件单元、51底座、52防挡板、53电机支撑板、54上下定距杆、55定传动齿轮、56第二电动机、57夹件座、6转调单元、61总支撑柱、62转调板、63转盘、64第三电动机、7夹刀单元、71第四电动机、72夹板、73转轮、74传动轴、75转帽、76夹刀座、77弹簧、78辅助夹刀柱、79圆座、8抵座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包括有夹件单元5、转调单元6和夹刀单元7,夹件单元5:夹件单元5包括有底座51、防挡板52、电机支撑板53、上下定距杆54、定传动齿轮55、第二电动机56和夹件座57,底座51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挡板52的后侧,防挡板52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53,电机支撑板5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56,第二电动机5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传动齿轮55,防挡板52的前端上侧设有滑孔且滑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夹件座57,夹件座57的上侧中心设有夹件槽,夹件座5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定距杆54,上下定距杆54的左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条,定传动齿轮55与齿条齿间啮合,通过工件插入夹件座57内对工件进行夹持,通过夹件座57的上下运动来使工件的上下端均能被加工,还包括有抵座柱8,抵座柱8阵列固定连接在夹件座57的上端,抵座柱8防止辅助夹刀柱78打到夹件座57;夹刀单元7:夹刀单元7包括有第四电动机71、夹板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件单元(5)、转调单元(6)和夹刀单元(7),/n夹件单元(5):所述夹件单元(5)包括有底座(51)、防挡板(52)、电机支撑板(53)、上下定距杆(54)、定传动齿轮(55)、第二电动机(56)和夹件座(57),所述底座(51)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挡板(52)的后侧,所述防挡板(52)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53),所述电机支撑板(5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56),所述第二电动机(5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传动齿轮(55),所述防挡板(52)的前端上侧设有滑孔且滑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夹件座(57),所述夹件座(57)的上侧中心设有夹件槽,所述夹件座(5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定距杆(54),所述上下定距杆(54)的左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定传动齿轮(55)与齿条齿间啮合;/n夹刀单元(7):所述夹刀单元(7)包括有第四电动机(71)、夹板(72)、转轮(73)、传动轴(74)、夹刀座(76)和圆座(79),所述圆座(79)有两个且对应前后侧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调单元(6)的四个转调板(62)的内侧,两个圆座(79)的内侧均开设有对应的转轮槽,所述转轮(73)的前后侧转动连接在两个转轮槽内,所述转轮(73)的圆外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块,所述转轮(73)上端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72),所述传动轴(74)穿过两个夹板(72)和转轮(73)的上端,所述传动轴(7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71)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动机(71)固定连接在上面的夹板(72)的上侧,所述传动轴(7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夹刀座(76)的上端,所述夹刀座(76)的底侧设有夹刀槽且圆外侧阵列设有辅助刀槽;/n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1),所述单片机(1)固定连接在防挡板(52)的前端,所述单片机(1)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源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动机(56)和第四电动机(71)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稳定数控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夹件单元(5)、转调单元(6)和夹刀单元(7),
夹件单元(5):所述夹件单元(5)包括有底座(51)、防挡板(52)、电机支撑板(53)、上下定距杆(54)、定传动齿轮(55)、第二电动机(56)和夹件座(57),所述底座(51)的上端前侧固定连接在防挡板(52)的后侧,所述防挡板(52)的下端前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53),所述电机支撑板(5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机(56),所述第二电动机(5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定传动齿轮(55),所述防挡板(52)的前端上侧设有滑孔且滑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夹件座(57),所述夹件座(57)的上侧中心设有夹件槽,所述夹件座(5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上下定距杆(54),所述上下定距杆(54)的左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定传动齿轮(55)与齿条齿间啮合;
夹刀单元(7):所述夹刀单元(7)包括有第四电动机(71)、夹板(72)、转轮(73)、传动轴(74)、夹刀座(76)和圆座(79),所述圆座(79)有两个且对应前后侧的左右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转调单元(6)的四个转调板(62)的内侧,两个圆座(79)的内侧均开设有对应的转轮槽,所述转轮(73)的前后侧转动连接在两个转轮槽内,所述转轮(73)的圆外侧阵列固定连接有齿块,所述转轮(73)上端的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72),所述传动轴(74)穿过两个夹板(72)和转轮(73)的上端,所述传动轴(7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四电动机(71)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动机(71)固定连接在上面的夹板(72)的上侧,所述传动轴(7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夹刀座(76)的上端,所述夹刀座(76)的底侧设有夹刀槽且圆外侧阵列设有辅助刀槽;
其中:还包括有单片机(1),所述单片机(1)固定连接在防挡板(52)的前端,所述单片机(1)的输入端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凤,
申请(专利权)人:豪丰茂五金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