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51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包括支架主体、电动气缸以及电机,支架主体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可旋转式的下压壳结构,在压铸作业完成后,可通过电机带动整个下压壳旋转,搭配冷却装置使用时,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同时结合铸件自身重力的作用,加快铸件自动脱离模具的速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车模型的生产效率;在压铸作业时,压壳与压铸内壳之间形成的空腔密闭,配套真空发生器使用时,对该部分的空腔内进行抽真空处理,由于上压铸内壳表面预设有通气孔,使得上下压铸内壳之间形成的压铸内腔内无多余的气体,从而避免铸件表面产生气泡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压铸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压铸工艺就是利用机器、模具和合金等三大要素,将压力、速度及时间统一的过程,其特点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模具通常是用强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这个过程有些类似注塑成型。对汽车模型进行铸造时常会使用到压铸设备对其压铸成型,但是现有的压铸设备无法进行高效的自动脱模作业,从而对汽车模型的生产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在压铸过程中,压铸内腔中会存在少量的气体,会在压铸成型后的铸件表面存在少量的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包括支架主体、电动气缸以及电机,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且各个支架之间通过设置支杆连接,所述电动气缸安装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包括支架主体、电动气缸(4)以及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以及第三支架(3),且各个支架之间通过设置支杆连接,所述电动气缸(4)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有支板(8),且支板(8)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电动气缸(4)配套的活塞杆底端,所述支板(8)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设置有上压壳(5),且上压壳(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压铸内壳(11),并在上压壳(5)的上表面安装有真空发生器(9),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压壳(6),所述电机(7)配套的转轴与下压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包括支架主体、电动气缸(4)以及电机(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从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以及第三支架(3),且各个支架之间通过设置支杆连接,所述电动气缸(4)安装在第一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有支板(8),且支板(8)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电动气缸(4)配套的活塞杆底端,所述支板(8)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设置有上压壳(5),且上压壳(5)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上压铸内壳(11),并在上压壳(5)的上表面安装有真空发生器(9),所述第二支架(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下压壳(6),所述电机(7)配套的转轴与下压壳(6)两侧的中心配套连接,所述下压壳(6)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下压铸内壳(14),且下压壳(6)的下表面安装有冷却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四组支杆的表面均活动套接有第一滑块(10),且第一滑块(10)与上压壳(5)的表面之间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模型压铸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壳(6)与上压壳(5)呈上下对应的位置关系,且下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厚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福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