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薄的铝合金镀层的镀层钢板及其涂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178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薄的铝合金镀层的镀层钢板及其涂镀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镀层钢板用于热冲压成形,该镀层钢板的镀层厚度为5~14μm,其中,铝合金镀层包括靠近基体钢板的FeAlSi抑制层和在其外侧的Al合金层,其中,FeAlSi抑制层的厚度不大于镀层厚度的60%且为1.5~6.0μm,从FeAlSi抑制层与基体钢的界面至基体钢内的2μm内的柯肯达尔孔洞的直径在2.5μm以下,其中直径在0.5μm以上且在2.5μm以下的柯肯达尔孔洞的数量不超过15个/35μm。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在热冲压用的基体钢板上涂镀薄的铝合金镀层的涂镀方法,其能够消除漏镀并使得由镀层钢板获得的热冲压成形构件具有优异的电阻点焊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薄的铝合金镀层的镀层钢板及其涂镀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薄的铝合金镀层的镀层钢板及其涂镀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能源环保、碰撞法规以及乘员被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苛,热冲压成形工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汽车构件的设计和生产制造中。为了改善铝硅镀层板的热冲压成形构件的强韧性,CN108588612A提出利用薄镀层板获得热冲压构件,其中镀层钢板在热冲压成形前的初始镀层厚度为3~19μm。然而,在生产薄镀层板时发现,生产过程中易出现镀层厚度波动大、生产不稳定和局部漏镀的问题。此外,在热冲压成形过程中,镀层钢板坯料首先被加热至880~960℃进行保温,使得基体钢中的Fe和初始镀层中的Al发生相互扩散在镀层一侧形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在基体与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之间形成高Al含量的相互扩散层。由于Fe向镀层扩散形成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扩散速度远高于Al向基体中的扩散速度,因此,随着扩散的继续进行,大量Fe扩散至镀层中,相互扩散层中的空位得到不及时补充,从而形成柯肯达尔孔洞。这些柯肯达尔孔洞所在区域的电阻较高,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铝合金镀层的热冲压成形用的镀层钢板,其包括基体钢板及涂镀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铝合金镀层,/n基体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0.05~0.45 %的C,0.5~10 %的Mn,0~0.01 %的B,0~0.4 %的Nb+Ti+V,0.01~2 %的Si,0.01~2 %的Al,0.01~5 %的Cr+Ni+Mo+Cu且0~2 %的Cr、0~2 %的Ni、0~2 %的Mo及0~2 %的Cu,以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n所述铝合金镀层的镀层厚度为5~14 μm,/n其中,所述铝合金镀层包括:靠近基体钢的FeAlSi抑制层;及在所述FeAlSi抑制层外侧的Al合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铝合金镀层的热冲压成形用的镀层钢板,其包括基体钢板及涂镀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的铝合金镀层,
基体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0.05~0.45%的C,0.5~10%的Mn,0~0.01%的B,0~0.4%的Nb+Ti+V,0.01~2%的Si,0.01~2%的Al,0.01~5%的Cr+Ni+Mo+Cu且0~2%的Cr、0~2%的Ni、0~2%的Mo及0~2%的Cu,以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所述铝合金镀层的镀层厚度为5~14μm,
其中,所述铝合金镀层包括:靠近基体钢的FeAlSi抑制层;及在所述FeAlSi抑制层外侧的Al合金层;
其中,所述FeAlSi抑制层的厚度不大于镀层厚度的60%,并且所述FeAlSi抑制层的厚度为1.5~6μm;
其中,从所述FeAlSi抑制层与基体钢的界面至基体钢内的2μm内,柯肯达尔孔洞的直径在2.5μm以下,其中,直径在0.5μm以上且在2.5μm以下的柯肯达尔孔洞的数量不超过15个/3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层钢板,其中,基体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0.09~0.39%的C,0.6~3.5%的Mn,0~0.004%的B,0~0.4%的Nb+Ti+V,0.01~2%的Si,0.01~2%的Al,0.01~5%的Cr+Mo+Ni+Cu且0~2%的Cr、0~2%的Ni、0~2%的Mo及0~2%的Cu,以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层钢板,其中,基体钢板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成分:0.18~0.39%的C,0.6~3.5%的Mn,0~0.004%的B,0.05~0.25%的Nb+Ti+V,0.01~2%的Si,0.01~2%的Al,0.01~5%的Cr+Mo+Ni+Cu且0~2%的Cr、0~2%的Ni、0~2%的Mo及0~2%的Cu,以及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层钢板,其中,所述铝合金镀层的镀层厚度为6~13μm,所述FeAlSi抑制层的厚度不大于镀层厚度的50%并且所述FeAlSi抑制层的厚度为1.5~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层钢板,其中,所述铝合金镀层的镀层厚度为7~12μm,所述FeAlSi抑制层的厚度不大于镀层厚度的40%并且所述FeAlSi抑制层厚度为2.45~3.9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镀层钢板,从所述FeAlSi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亮周澍熊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