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7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一种高强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其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r:16~23%,Co:15~20%,Al:2.5~4.0%,Ti:1.0~2.5%,Nb:0.5‑1.5%,W+Mo:3.0~7.0%,Si:≤0.5%,Mn:≤0.5%,C:0.04~0.07%,余量为Ni。合金主要为奥氏体及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发电方式的需求越发紧迫。火力发电作为我国长期以来最主要的发电技术,提高机组蒸汽参数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以往大量实践表明,关键部件材料的服役性能是制约锅炉机组蒸汽参数提高的最主要原因,而作为火电机组锅炉中服役工况最严苛的关键部件之一,过/再热器管道对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过/再热器在服役期间将承受高温蠕变、热疲劳、氧化及高温烟气腐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随着火电机组主蒸汽参数的大幅提高,开发出可以满足高参数机组过/再热器管使用性能需求的高温合金材料已成为火力发电行业亟待解决的课题。过/再热器等作为火电机组锅炉中服役工况最严苛的部件,对其候选材料的持久强度及抗腐蚀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国外已开发出了一系列镍基变形高温合金材料,如美国特殊金属公司开发的Inconel740H、美国哈氏公司开发的Haynes282、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开发的CCA617、英国Rolls-Royce公司开发的Nimonic263、日本日立公司开发的FENIX700、日本东芝公司开发的TOS1X、日本三菱公司开发的LTESR700等镍基变形高温合金。为保证合金获得良好的高温强度,合金中往往通过大量添加W、Mo等固溶强化元素及Al、Ti、Nb、Ta等析出强化元素。然而,上述元素的添加将对合金加工性能带来严重影响,如W元素的加入增大合金红硬性,Nb的加入容易促进晶界CrNbN等有害相的析出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高强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钴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合金冶炼: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r:16~23%,Co:15~20%,Al:2.5~4.0%,Ti:1.0~2.5%,Nb:0.5~1.5%,W+Mo:3.0~7.0%,Si:≤0.5%,Mn:≤0.5%,C:0.04~0.07%,余量为Ni;真空下,将Cr、Co、Ni、W、Nb、Mo、Si与Mn加入到感应电弧炉中,待熔炼Cr、Co、Ni、W、Nb、Mo、Si与Mn熔化后,氩气保护下,加入Al、Ti与C,精炼0.5~1h,得到合金铸锭;2)均匀化处理:将合金铸锭以10~20℃/min的速率自室温升温至950~1050℃保温0.5~1.0小时,随后在γ’固溶温度以上10~50℃均匀化处理24~72小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3)开坯锻造:将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在γ’溶解温度以上10~50℃进行高温锻造成板坯,每道次变形量15~20%,总变形量不低于50%,完成后回炉保温;4)棒材成型:将开坯锻造后的板坯在1180~1200℃保温30~50min,随后在1180~1200℃下锤锻成棒材,每道次变形量20~25%,总变形量不低于50%;5)热处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感应电弧炉采用氧化镁碱性炉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精炼过程中采用焦炭及Ni-Mg二次脱氧,合金铸锭中P、S含量不高于0.0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保温温度为1160~1200℃,保温时间为15~20min。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3)中,锻造成板坯过程中,每次锻造温度较上一道次变形温度上升10~15℃;步骤4)中,锤锻成棒材过程中,每次锻造温度较上一道次变形温度降低5~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板坯厚度不超过60mm,棒材直径不高于35m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5)的具体过程为:将棒材随炉升温至γ’溶解温度以上70~150℃范围内保温0.5~2.0小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随后将合金加热至γ’溶解温度以下300~350℃范围内保温3~9小时后空冷,最后加热至γ’溶解温度以下200~250℃范围内保温1~3小时后空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合金开坯锻造温度及变形量改善合金组织结构,合金经热处理后主要为奥氏体及γ’双相组织结构,以及在晶界不连续分布的M23C6型碳化物。其中,γ’固溶温度不超过1070℃。并随后在合理温度范围内通过多道次小变形量对其进行高温锻造。当合金中柱状晶组织基本消失后,采用增大变形量高温锻造工艺进行棒材成型加工。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工艺进行高W、Mo含量合金变形加工,在兼顾合金强度的同时,其最终其变形量可达75%以上。进一步的,为避免变形量过大造成开裂,板坯锻造期间每道次变形温度较之前降低5-10℃。进一步的,为保证合金中较高的应变储能,棒材锻造期间每道次变形温度较之前上升10-15℃。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开坯锻造后板坯照片;图2为实施例1-3大变形锻造成棒照片;图3为实施例1-4棒材照片;图4为实施例1微观组织照片;图5为对比例1、2板坯裂纹;图6为对比例1棒材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避免析出相在合金高温服役过程中的快速长大,一定含量的固溶强化元素添加有助于改善其持久性能。然而,合金的强度性能往往以牺牲其加工性能为代价,尤其当合金中具有较高的W、Mo元素含量时将进一步对其加工性能带来挑战。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高强镍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合金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满足如下要求:Cr:16~23%,Co:15~20%,Al:2.5~4.0%,Ti:1.0~2.5%,Nb:0.5-1.5%,W+Mo:3.0~7.0%,Si:≤0.5%,Mn:≤0.5%,C:0.04~0.07%,余量为Ni。本专利技术中W+Mo:3.0~7.0%,即W与Mo这两种元素的总的质量百分比为3.0~7.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合金采用感应电弧炉熔炼,真空度达控制在0.3-0.5Pa范围内,将Cr、Co、Ni、W、Nb、Mo、Si与Mn加入到感应电弧炉中,待熔炼Cr、Co、Ni、W、Nb、Mo、Si与Mn熔化后,氩气保护下,加入Al、Ti与C,精炼0.5-1h,得到合金铸锭;合金熔炼采用氧化镁碱性炉衬,熔炼前采用纯镍洗炉,合金原料加入前进行抛丸处理,并且熔炼过程中采用焦炭及Ni-Mg二次脱氧,确保合金保证熔炼完成后P与S含量均不高于0.03%。2)均匀化处理:熔炼完成后,将合金铸锭以10-20℃/min的速率自室温升温至950-1050℃保温0.5-1.0小时,随后继续升温并在γ’固溶温度以上10-50℃均匀化处理24-72小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3)开坯锻造:将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在γ’溶解温度以上10-50℃进行高温锻造成板坯,总变形量不低于50%,每道次变形量15-20%,完成后回炉在1160-1200℃下保温15-20min;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钴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合金冶炼: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r:16~23%,Co:15~20%,Al:2.5~4.0%,Ti:1.0~2.5%,Nb:0.5~1.5%,W+Mo:3.0~7.0%,Si:≤0.5%,Mn:≤0.5%,C:0.04~0.07%,余量为Ni;/n真空下,将Cr、Co、Ni、W、Nb、Mo、Si与Mn加入到感应电弧炉中,待熔炼Cr、Co、Ni、W、Nb、Mo、Si与Mn熔化后,氩气保护下,加入Al、Ti与C,精炼0.5~1h,得到合金铸锭;/n2)均匀化处理:将合金铸锭以10~20℃/min的速率自室温升温至950~1050℃保温0.5~1.0小时,随后在γ’固溶温度以上10~50℃均匀化处理24~72小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n3)开坯锻造:将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在γ’溶解温度以上10~50℃进行高温锻造成板坯,每道次变形量15~20%,总变形量不低于50%,完成后回炉保温;/n4)棒材成型:将开坯锻造后的板坯在1180~1200℃保温30~50min,随后在1180~1200℃下锤锻成棒材,每道次变形量20~25%,总变形量不低于50%;/n5)热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钴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合金冶炼: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Cr:16~23%,Co:15~20%,Al:2.5~4.0%,Ti:1.0~2.5%,Nb:0.5~1.5%,W+Mo:3.0~7.0%,Si:≤0.5%,Mn:≤0.5%,C:0.04~0.07%,余量为Ni;
真空下,将Cr、Co、Ni、W、Nb、Mo、Si与Mn加入到感应电弧炉中,待熔炼Cr、Co、Ni、W、Nb、Mo、Si与Mn熔化后,氩气保护下,加入Al、Ti与C,精炼0.5~1h,得到合金铸锭;
2)均匀化处理:将合金铸锭以10~20℃/min的速率自室温升温至950~1050℃保温0.5~1.0小时,随后在γ’固溶温度以上10~50℃均匀化处理24~72小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
3)开坯锻造:将均匀化处理后的合金在γ’溶解温度以上10~50℃进行高温锻造成板坯,每道次变形量15~20%,总变形量不低于50%,完成后回炉保温;
4)棒材成型:将开坯锻造后的板坯在1180~1200℃保温30~50min,随后在1180~1200℃下锤锻成棒材,每道次变形量20~25%,总变形量不低于50%;
5)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钴基高温合金棒材的加工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靖博杨征张醒兴张兴营谷月峰袁勇梁法光于在松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