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14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检测领域。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通过设计了一种FISH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原位检测mRNA,将一个发卡DNA作为识别探针与目标mRNA分子进行原位杂交,另两个标记了荧光基团的直链DNA作为报告探针相互交替杂交,形成长的带有缺口的DNA双链,由于报告探针的叠加,荧光基团也形成叠加,从而实现信号放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molecule)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偶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FISH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探针能长期保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不但能显示中期分裂相,还能显示于间期核.同时在荧光原位杂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彩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和染色质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现有的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取含有微生物的载体5-7ml放置在试管中,之后再12000*g中离心5-10min,去除上清液,其沉淀采用1*PBS溶液清洗,再以12000*g中离心5-10min,后悬于0.2ml 1*PBS溶液中,之后加入的含有4%多聚甲醛的1*PBS溶液,在4-6℃下保存,并且不超过12-16h;/nS2、取上述制备保存的试样放置在12000*g中离心5-10min,去除固定剂,之后重悬于1*PBS溶液中清洗,之后将固定细胞完全悬于200μL PBS中,并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在零下18-20℃下保存;/nS3、取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新型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含有微生物的载体5-7ml放置在试管中,之后再12000*g中离心5-10min,去除上清液,其沉淀采用1*PBS溶液清洗,再以12000*g中离心5-10min,后悬于0.2ml1*PBS溶液中,之后加入的含有4%多聚甲醛的1*PBS溶液,在4-6℃下保存,并且不超过12-16h;
S2、取上述制备保存的试样放置在12000*g中离心5-10min,去除固定剂,之后重悬于1*PBS溶液中清洗,之后将固定细胞完全悬于200μLPBS中,并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在零下18-20℃下保存;
S3、取10μL适当浓度稀释的细胞,放入载玻片的中央,自然风干,再分别用不同梯次的乙醇进行梯次脱水,风干;
S4、取出载玻片,用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浸泡24h,再在质量分数为1%的重铬酸钾洗液中浸泡24h,将玻片和盖玻片在质量分数为1%的盐酸中煮沸7-10min,烘干,将烘干后的玻片放入明胶中浸泡15-20min,之后再35-40℃下烘干备用;
S5、将S4中制备好的载玻片加入铺有湿润是指的盒中杂交,探针和杂交液按比例混合;
S6、杂交温度为40-45℃,杂交2h,从杂交盒中取出载玻片放入45-48℃利用杂交洗脱液洗脱20min,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忠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