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疏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水分离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超疏水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为了应对日益多发的海上石油泄漏及含油废水的肆意排放等环境问题,科学家提出可利用具有多孔结构的疏水材料选择性吸附油污来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疏水性材料而言,其选择性吸油能力主要取决于材料表面的疏水性,疏水性越好,材料的油水分离能力越强,即水体净化能力越强。中国专利CN110760030A公开了基于纳米粒子的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环己醇、1-十二烷醇、含甲基丙烯酸基团的单体、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混合得到亲水材料,通过在亲水材料中加入纳米粒子分散液后进行微波反应制成疏水材料,该疏水材料与水的接触角值为140±5°,但是该材料的疏水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疏水材料的疏水性不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超疏水海绵的制备方法,利用双模板刻蚀技术,通过两步反应制得,方法简便高效,材料具有非常理想的油水分离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疏水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和水混匀后得到乳液,再加入热改性牡蛎壳粉,混匀后得到粘稠乳液,在密闭条件下,60~80℃反应5~12h;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份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之和50~60份、乳化剂1~5份、引发剂3~10份、水3000~3500份、热改性牡蛎壳粉10~20份;交联剂与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5:2~4;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苯、苯乙烯、烯丙苯中的一种;所述热改性的方法为经过200~400℃处理2~4h;/nS2.步骤S1反应结束后,加入含有酸溶液的有机溶剂,除去热改性牡蛎壳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疏水海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交联剂、乳化剂、引发剂和水混匀后得到乳液,再加入热改性牡蛎壳粉,混匀后得到粘稠乳液,在密闭条件下,60~80℃反应5~12h;其中各组分的质量份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之和50~60份、乳化剂1~5份、引发剂3~10份、水3000~3500份、热改性牡蛎壳粉10~20份;交联剂与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3~5:2~4;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苯、苯乙烯、烯丙苯中的一种;所述热改性的方法为经过200~400℃处理2~4h;
S2.步骤S1反应结束后,加入含有酸溶液的有机溶剂,除去热改性牡蛎壳粉,制得超疏水海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交联剂之和为50份、乳化剂1份、引发剂3份、水3000份、热改性牡蛎壳粉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传明,李泳,古美聪,刘方庆,司徒紫晴,刘叶原,江金娥,邓翠儿,景占鑫,廖铭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