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支原体分泌性黏附蛋白MbovP581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012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支原体分泌性黏附蛋白MbovP58。该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将Mbov_0581基因进行突变,突变后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用免疫转印法证实该蛋白为分泌蛋白,能与感染牛血清反应。用免疫荧光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rMbovP581对牛肺上皮细胞(EBL)的黏附,发现MbovP581对EBL细胞具有良好的黏附能力。综合该蛋白的分泌特征、免疫原性和黏附性,该蛋白可望在制备牛支原体诊断试剂、药物和疫苗中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支原体分泌性黏附蛋白MbovP581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传染病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牛支原体分泌性黏蛋白MbovP581。
技术介绍
牛支原体(Mycoplasmabovis,M.bovis)属于古柔膜体纲(Mollicutes),支原体目(Mycoplasmatles),支原体科,支原体属,能引起肉牛和奶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等重要疾病,还可导致生殖道炎症、结膜炎、中耳炎等多种症状,平均发病率为40%,病死率为10%。牛支原体于1961年首次在美国从患乳房炎奶牛的牛奶中分离得到,1976年证实其是导致肺炎的重要病原体。2008年,湖北省从外地引进肉牛中流行呼吸道疾病,牛群引进后2周左右发病,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涕,犊牛和体质弱的牛发病严重,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病毒分室率先确定该病为“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此后,发现该病已在全国普遍流行。架子牛的牛支原体肺炎发病往往与肉牛异地育的运输应激有关,而初生犊牛可通过吮吸患牛支原体乳腺炎母牛的母乳而被感染,发生牛支原体肺炎、关节炎和耳炎(郭爱珍,2011)。当牛支原体肺炎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牛肺上皮细胞具有黏附功能的牛支原体分泌蛋白基因MbovP581,其特征在于,该蛋白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牛肺上皮细胞具有黏附功能的牛支原体分泌蛋白基因MbovP581,其特征在于,该蛋白基因的蛋白质序列如SEQIDNO:3所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支原体分泌蛋白基因MbovP581,其特征在于,将S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珍穆罕默德·祖贝尔赵刚张慧陈颖钰胡长敏陈曦陈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