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君专利>正文

辊道窑余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98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辊道窑余热发电装置,包括软化水池(5)、给水泵(4)、辊道窑(3)、置于每条辊道窑中的废热回收系统、汽水分离器(17)、汽轮机(8)和发电机(9),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辊道窑烟气排口处和冷却段的低温加热器(21、12)、设置在预热段和急冷段瓷管(2)上部的高温加热器(20、14)和设置在急冷段瓷管(2)下部的蒸汽过热器(11)。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增加企业一次能源(煤、油或天燃气)消耗和不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前提下将企业废弃的高品位热量回收转化为电力自给自供,且具有余热利用率高、操作简便、维护方便、运行可靠,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余热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由于辊道窑在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和降低燃料消耗以及减轻劳动强度方面比传统炉窑有较大改进,因此近年在国内的陶瓷企业中得以广泛的推广应用,辊道窑按所用燃料的不同分为煤烧辊道窑、气烧辊道窑和油烧辊道窑三种,而辊道窑的规模普遍较大,窑长多在百米以上,有大量的余热产生,但目前利用余热进行发电的设备皆为利用锅炉余热进行发电,其废热回收装置少,对余热的利用率低,废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适合于辊道窑的结构特点,而辊道窑本身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极高,由于电网拉闸限电或供电线路检修及大风雷雨等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停电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就会造成大量的产品报废,甚至炉窑损毁,因此充分利用辊道窑所排放烟气中的热量和产品散热时的热量,并转化成连续、稳定、廉价的电力供企业内部使用,实现陶瓷企业的自给自供和连续稳定供电,对陶瓷企业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辊道窑的结构特点、余热利用率高的发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辊道窑余热发电装置,包括软化水池、给水泵、辊道窑、置于每条辊道窑中的废热回收系统、汽水分离器、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道窑余热发电装置,包括软化水池(5)、给水泵(4)、辊道窑(3)、置于每条辊道窑中的废热回收系统、汽水分离器(17)、汽轮机(8)和发电机(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热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辊道窑烟气排口处和冷却段的低温加热器(21、12)、设置在预热段和急冷段瓷管(2)上部的高温加热器(20、14)和设置在急冷段瓷管(2)下部的蒸汽过热器(11),低温加热器(21)的进口通过给水母管(1)与给水泵(4)相连,出口通过管道与高温加热器(20)的进口相连,高温加热器(20)的出口通过预热段上升母管(19)与汽水分离器(17)相连,汽水分离器(17)通过其底部的下降母管(13)分别与高温加热器(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