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391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其中所述接收囊包括:囊驱动、转轮、端口调节、弹性钢丝、减震吸能装置、收紧簧、脊背骨;位于一侧的囊驱动通过连杆与转轮连接,转轮与接收囊壳体连接,囊驱动通过转轮带动接收囊壳体小范围转动,实现角度调整;在接收囊壳体中央设有脊背骨,多个脊背骨相互串接、如花瓣状绽开;在其根部设有减震吸能装置,吸收因对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所述弹性钢丝一端与脊背骨连接,另一端通过收紧簧与接收囊壳体连接;端口调节与脊背骨组成的花瓣端部连接,控制脊背骨组成花瓣的轴线始终保持水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结构新颖合理,去除污染物所发挥的辅助作用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四氯化碳为无色有毒液体,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中含有Cl。能溶解脂肪、油漆等多种物质,具氯仿的微甜气味。由于四氯化碳沸点低,通过简单的加热、震荡处理液态的四氯化碳易挥发成气态。四氯化碳分子量小,在常温常压下密度低,蒸气压小,蒸气密度低,标准状况下是液态四氯化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肝、肾有严重损害,重者发生肝坏死、肝昏迷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吸入高浓度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可因室颤和呼吸中枢麻痹而猝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水体中四氯化碳处理技术的辅助设备尚未发展成熟,主要体现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接收囊机构。或该机构中没有囊驱动、转轮、端口调节、弹性钢丝、减震吸能装置、收紧簧、脊背骨结构。由于缺乏或上述机构不成熟,导致工艺老旧、处理成本高、去除效率低、工艺流程长、控制复杂、占地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包括:反应池1、支撑架2、回流管3、支架减震器4、管转向器5、管连接器6;位于中央的反应池1,在其顶部设有喷淋管和喷淋头,两者通过水泵与外部待处理水连接,在反应池1左侧底部设有回流管3的进水口,并通过水泵的输送作用,一路从反应池1右侧箱体高位进入反应池1,另一路通过顶部的喷淋管和喷淋头再次进入反应池1;在反应池1左侧箱体高位设有出水口,通过反复回流处理后的净水,从出水口排出;在反应池1底部设有出渣口;在反应池1的上部设有支撑架2、倒U形结构,所有管线依托支撑架2支撑,在管线与支撑架2的连接处设有支架减震器4,用于减小设备震动;在喷淋管与回流管3之间设有管转向器5,用于更换设备;在喷淋管与喷淋头之间设有管连接器6,用于管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管转向器5包括:锁止器51、滑轨52、折叠翼板53、连接器54、钢管55、钢管底座56、水平轮57、抬升器58、转台59;位于上部的钢管55,在其端部设有连接器54,用于两只钢管55的对接;在钢管55下部设有钢管底座56,实施对钢管55托举;在钢管底座56两侧设有折叠翼板53,加持着钢管55防止脱落;在钢管底座56的下部设有水平轮57,两组水平轮57分别与下部的两根滑轨52滑动连接;在两根滑轨52中间设有抬升器58,抬升器58升举上部的滑轨52、折叠翼板53、连接器54、钢管55、钢管底座56、水平轮57;在滑轨52下部设有转台59,转台59带动滑轨52、折叠翼板53、连接器54、钢管55、钢管底座56、水平轮57一起旋转。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54包括:回位簧541、臂轴542、卡盘543、卡盘疏通管544、扩展臂545、对接器546;钢管55;所述卡盘543金属材质、弧形结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盘543弧形排列构成一个圆环,多个卡盘543之间通过卡盘疏通管544连接,卡盘543套接在卡盘疏通管544外部,两者滑动;在卡盘543端部顶面设有扩展臂545,扩展臂545分别与相邻两个卡盘543连接,扩展臂545在回位簧541作用下促使相邻两个卡盘543相互展开,同时,臂轴542带动扩展臂545促使相邻两个卡盘543相互收缩,实现对钢管55锁紧;在一侧设有对接器546,在另一个连接器54上的对接器546,两者激光校准偏移量、相互靠近、直至机械对接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器546包括:定位滑轨5461、轨道轮5462、滑轨精确段5463、定位头5464、连接臂5465、滑竿5466、接收端5467、接收囊5468、囊弹簧5469;位于一侧的定位滑轨5461与其内部的轨道轮5462实现相对滑动,定位滑轨5461平行多跟、上下排列,通过滑轨精确段5463实现连通;在定位滑轨5461右侧端部设有滑轨精确段5463两者轨道贯通,滑轨精确段5463实现将轨道轮5462在上下两个定位滑轨5461之间切换贯通;位于一侧的连接臂5465一端与轨道轮5462连接,另一端与滑竿5466连接,轨道轮5462通过连接臂5465带动滑竿5466水平滑动;在滑竿5466右侧设有定位头5464,两者固定连接;定位头5464锥体结构、斜面设有许多滑槽;在另一对接器546设有接收端5467、接收囊5468、囊弹簧5469;其中接收囊5468凹型槽结构、左侧大右侧小,与定位头5464形状吻合,实现与定位头5464套接;在接收囊5468外部包裹着接收端5467,两者通过四个囊弹簧5469悬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卡盘疏通管544包括:转动杆5441、套管5442、轴承5443、底座5444、壳体5445、对丝5446;卡盘543;位于壳体5445两端设有卡盘543,两者相对滑动,在壳体5445内部中央设有外螺纹的对丝5446,对丝5446两端分别设有套管5442,两者螺纹连接,且两端套管5442螺纹互为反向螺纹攻丝;位于一端的转动杆5441穿过套管5442、轴承5443、底座5444与对丝5446固定连接;转动杆5441的转动通过对丝5446带动两边的套管5442相对靠近,反方向相互远离;其中底座5444固定在卡盘543上、轴承5443一端与底座5444相对转动、另一端与套管5442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囊5468包括:囊驱动54681、转轮54682、端口调节54683、弹性钢丝54684、减震吸能装置149、收紧簧54686、脊背骨54687;位于一侧的囊驱动54681通过连杆与转轮54682连接,转轮54682与接收囊5468壳体连接,囊驱动54681通过转轮54682带动接收囊5468壳体小范围转动,实现角度调整;在接收囊5468壳体中央设有脊背骨54687,多个脊背骨54687相互串接、如花瓣状绽开;在其根部设有减震吸能装置149,吸收因对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所述弹性钢丝54684一端与脊背骨54687连接,另一端通过收紧簧54686与接收囊5468壳体连接;端口调节54683与脊背骨54687组成的花瓣端部连接,控制脊背骨54687组成花瓣的轴线始终保持水平。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吸能装置149包括:封闭室外壳1491,减震驱动器1492,上下移动杆1493,封口弹性锥体1494,减震进气管1495,可控放气装置1496,牵引钢索1497;减震吸能装置149上部弹性膜封闭、下部贯通,在封闭室外壳1491一侧设有减震驱动器1492,其带动封闭室外壳1491内部的上下移动杆1493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杆1493中空结构,它与下部的封口弹性锥体1494连接,并带动封口弹性锥体1494上下移动;封口弹性锥体1494中空、菱形锥体,充气可径向膨胀,膨胀的封口弹性锥体1494与封闭室外壳1491下端口紧密贴合、密不透风;在封口弹性锥体1494底部设有放气口,放气口内侧设有可控放气装置1496,可控放气装置1496口径大于放气口的口径,可控放气装置1496与牵引钢索1497连接,牵引钢索1497向上拉动可控放气装置1496脱离放气口;减震进气管1495一端与外部气泵连接,另一端穿过上下移动杆1493插入封口弹性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包括:反应池(1)、支撑架(2)、回流管(3)、支架减震器(4)、管转向器(5)、管连接器(6);/n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央的反应池(1),在其顶部设有喷淋管和喷淋头,两者通过水泵与外部待处理水连接,在反应池(1)左侧底部设有回流管(3)的进水口,并通过水泵的输送作用,一路从反应池(1)右侧箱体高位进入反应池(1),另一路通过顶部的喷淋管和喷淋头再次进入反应池(1);在反应池(1)左侧箱体高位设有出水口,通过反复回流处理后的净水,从出水口排出;在反应池(1)底部设有出渣口;在反应池(1)的上部设有支撑架(2)、倒U形结构,所有管线依托支撑架(2)支撑,在管线与支撑架(2)的连接处设有支架减震器(4),用于减小设备震动;在喷淋管与回流管(3)之间设有管转向器(5),用于更换设备;在喷淋管与喷淋头之间设有管连接器(6),用于管路连接;/n所述管转向器(5)设有连接器(54);/n所述连接器(54)设有对接器(546);/n所述对接器(546)设有接收囊(5468);/n所述接收囊(5468)包括:囊驱动(54681)、转轮(54682)、端口调节(54683)、弹性钢丝(54684)、减震吸能装置(149)、收紧簧(54686)、脊背骨(54687);/n位于一侧的囊驱动(54681)通过连杆与转轮(54682)连接,转轮(54682)与接收囊(5468)壳体连接,囊驱动(54681)通过转轮(54682)带动接收囊(5468)壳体小范围转动,实现角度调整;在接收囊(5468)壳体中央设有脊背骨(54687),多个脊背骨(54687)相互串接、如花瓣状绽开;在其根部设有减震吸能装置(149),吸收因对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所述弹性钢丝(54684)一端与脊背骨(54687)连接,另一端通过收紧簧(54686)与接收囊(5468)壳体连接;端口调节(54683)与脊背骨(54687)组成的花瓣端部连接,控制脊背骨(54687)组成花瓣的轴线始终保持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包括:反应池(1)、支撑架(2)、回流管(3)、支架减震器(4)、管转向器(5)、管连接器(6);
其特征在于,位于中央的反应池(1),在其顶部设有喷淋管和喷淋头,两者通过水泵与外部待处理水连接,在反应池(1)左侧底部设有回流管(3)的进水口,并通过水泵的输送作用,一路从反应池(1)右侧箱体高位进入反应池(1),另一路通过顶部的喷淋管和喷淋头再次进入反应池(1);在反应池(1)左侧箱体高位设有出水口,通过反复回流处理后的净水,从出水口排出;在反应池(1)底部设有出渣口;在反应池(1)的上部设有支撑架(2)、倒U形结构,所有管线依托支撑架(2)支撑,在管线与支撑架(2)的连接处设有支架减震器(4),用于减小设备震动;在喷淋管与回流管(3)之间设有管转向器(5),用于更换设备;在喷淋管与喷淋头之间设有管连接器(6),用于管路连接;
所述管转向器(5)设有连接器(54);
所述连接器(54)设有对接器(546);
所述对接器(546)设有接收囊(5468);
所述接收囊(5468)包括:囊驱动(54681)、转轮(54682)、端口调节(54683)、弹性钢丝(54684)、减震吸能装置(149)、收紧簧(54686)、脊背骨(54687);
位于一侧的囊驱动(54681)通过连杆与转轮(54682)连接,转轮(54682)与接收囊(5468)壳体连接,囊驱动(54681)通过转轮(54682)带动接收囊(5468)壳体小范围转动,实现角度调整;在接收囊(5468)壳体中央设有脊背骨(54687),多个脊背骨(54687)相互串接、如花瓣状绽开;在其根部设有减震吸能装置(149),吸收因对接撞击所产生的能量;所述弹性钢丝(54684)一端与脊背骨(54687)连接,另一端通过收紧簧(54686)与接收囊(5468)壳体连接;端口调节(54683)与脊背骨(54687)组成的花瓣端部连接,控制脊背骨(54687)组成花瓣的轴线始终保持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转向器(5)包括:锁止器(51)、滑轨(52)、折叠翼板(53)、连接器(54)、钢管(55)、钢管底座(56)、水平轮(57)、抬升器(58)、转台(59);
位于上部的钢管(55),在其端部设有连接器(54),用于两只钢管(55)的对接;在钢管(55)下部设有钢管底座(56),实施对钢管(55)托举;在钢管底座(56)两侧设有折叠翼板(53),加持着钢管(55)防止脱落;在钢管底座(56)的下部设有水平轮(57),两组水平轮(57)分别与下部的两根滑轨(52)滑动连接;在两根滑轨(52)中间设有抬升器(58),抬升器(58)升举上部的滑轨(52)、折叠翼板(53)、连接器(54)、钢管(55)、钢管底座(56)、水平轮(57);在滑轨(52)下部设有转台(59),转台(59)带动滑轨(52)、折叠翼板(53)、连接器(54)、钢管(55)、钢管底座(56)、水平轮(57)一起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54)包括:回位簧(541)、臂轴(542)、卡盘(543)、卡盘疏通管(544)、扩展臂(545)、对接器(546);钢管(55);
所述卡盘(543)金属材质、弧形结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盘(543)弧形排列构成一个圆环,多个卡盘(543)之间通过卡盘疏通管(544)连接,卡盘(543)套接在卡盘疏通管(544)外部,两者滑动;在卡盘(543)端部顶面设有扩展臂(545),扩展臂(545)分别与相邻两个卡盘(543)连接,扩展臂(545)在回位簧(541)作用下促使相邻两个卡盘(543)相互展开,同时,臂轴(542)带动扩展臂(545)促使相邻两个卡盘(543)相互收缩,实现对钢管(55)锁紧;在一侧设有对接器(546),在另一个连接器(54)上的对接器(546),两者激光校准偏移量、相互靠近、直至机械对接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器(546)包括:定位滑轨(5461)、轨道轮(5462)、滑轨精确段(5463)、定位头(5464)、连接臂(5465)、滑竿(5466)、接收端(5467)、接收囊(5468)、囊弹簧(5469);位于一侧的定位滑轨(5461)与其内部的轨道轮(5462)实现相对滑动,定位滑轨(5461)平行多跟、上下排列,通过滑轨精确段(5463)实现连通;在定位滑轨(5461)右侧端部设有滑轨精确段(5463)两者轨道贯通,滑轨精确段(5463)实现将轨道轮(5462)在上下两个定位滑轨(5461)之间切换贯通;位于一侧的连接臂(5465)一端与轨道轮(5462)连接,另一端与滑竿(5466)连接,轨道轮(5462)通过连接臂(5465)带动滑竿(5466)水平滑动;在滑竿(5466)右侧设有定位头(5464),两者固定连接;定位头(5464)锥体结构、斜面设有许多滑槽;在另一对接器(546)设有接收端(5467)、接收囊(5468)、囊弹簧(5469);其中接收囊(5468)凹型槽结构、左侧大右侧小,与定位头(5464)形状吻合,实现与定位头(5464)套接;在接收囊(5468)外部包裹着接收端(5467),两者通过四个囊弹簧(5469)悬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疏通管(544)包括:转动杆(5441)、套管(5442)、轴承(5443)、底座(5444)、壳体(5445)、对丝(5446);卡盘(543);
位于壳体(5445)两端设有卡盘(543),两者相对滑动,在壳体(5445)内部中央设有外螺纹的对丝(5446),对丝(5446)两端分别设有套管(5442),两者螺纹连接,且两端套管(5442)螺纹互为反向螺纹攻丝;位于一端的转动杆(5441)穿过套管(5442)、轴承(5443)、底座(5444)与对丝(5446)固定连接;转动杆(5441)的转动通过对丝(5446)带动两边的套管(5442)相对靠近,反方向相互远离;其中底座(5444)固定在卡盘(543)上、轴承(5443)一端与底座(5444)相对转动、另一端与套管(544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处理四氯化碳污水框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吸能装置(149)包括:封闭室外壳(1491),减震驱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晶朱恒毅陆佳裕冯良宇张祖强黄超梁骁张志恒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绿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