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87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属于施工机械设备领域。包括上梁、夹具钳和下梁体;上梁包括上梁体、吊环、重量传感器和启闭杆;吊环位于上梁体上方并通过重量传感器与上梁体连接;启闭杆安装在上梁体的下端面;夹具钳为剪式钳,夹具钳至少设置两个;下梁体的两端与夹具钳的下铰接轴固定连接;下梁体上对应启闭杆设置通槽并且在通槽内设置吊轴;启闭杆的下部设置能够同吊轴勾接的钩槽,并且在钩槽与启闭杆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导引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无动力源的情况下便捷地实现钢筋的自动夹取与释放,该夹具具有称重作用,在对钢筋进行吊装的同时进行称重,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转移运输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属于施工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材料,其运输和存储在施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常情况下,钢筋在现场的转移与搬运过程中,钢筋与吊钩间常通过吊带、链条连接,连接过程主要依赖人力。在吊装过程中,钢筋会因为吊带与链条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作业工人收到意外伤害。同时,传统的钢筋转运方式无法对转运的钢筋量进行直接测量,只能通过地磅测量车辆重量变化,来获得重量差值的方式间接测量钢筋的转运量。这种间接测量导致了钢筋转运过程中存在管理上的漏洞。因此,钢筋转运过程需要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夹取与放下钢筋,同时能够在取放过程中测量转运钢筋的重量的机械,来解决钢筋转运过程中人力消耗、人员意外伤害以及钢筋转运重量统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包括上梁、夹具钳和下梁体;上梁包括上梁体、吊环、重量传感器和启闭杆;吊环位于上梁体上方并通过重量传感器与上梁体连接;启闭杆安装在上梁体的下端面;夹具钳为剪式钳,夹具钳至少设置两个;下梁体的两端与夹具钳的下铰接轴固定连接;下梁体上对应启闭杆设置通槽并且在通槽内设置吊轴;启闭杆的下部设置能够同吊轴勾接的钩槽,并且在钩槽与启闭杆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导引斜面;钩槽的开口使用弹簧片控制开闭。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夹具钳为剪式钳,夹具钳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上连杆和两个钳臂,两个上连杆的上端同上梁体使用上铰接轴铰接,两个上连接杆分别与对向的钳臂的上端使用中铰接轴铰接,两个钳臂的中部使用下铰接轴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钳臂内侧的夹取面固定设置保护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夹具钳设置两个并且分别安装在上梁体的两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上梁体和下梁体之间使用同步杆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同步杆为两段式结构,包括上同步杆和下同步杆;上同步杆的上端同上梁体铰接,下同步杆的下端同下梁体铰接,上同步杆的下端同下同步杆的上端铰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吊环与启闭杆上下对应设置,同步杆设置两个并且位于启闭杆的两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有:1、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夹取与放下的方式,减少钢筋转移运输过程中对人力的消耗,并消除潜在的人身伤害风险。2、本专利技术通过无动力源的自动夹取与放下的形式,解决了有动力源设备在现场没有电源的情况下无法完成钢筋转移运输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通过加装称重传感器的形式,量化钢筋转移运输量,满足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要求。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钳臂加装保护板,保护钢筋在吊装过程中不受二次伤害。5、本专利技术设置了启闭杆,启闭杆与上梁体铰接连接,在启闭杆下端设置钩槽和导引斜面;启闭杆同上梁体和下梁体的配合作用,能够在无需外力介入的情况下实现夹具的开闭。本专利技术中的吊轴设置在下梁体的通槽内,吊轴与启闭杆对应设置,配合作用;吊轴在空载时与启闭杆相连,防止出现夹具钳的钳臂过于紧闭造成使用时不宜打开的问题,吊轴在吊运钢筋时与启闭杆脱开,保证夹具钳的钳臂对于钢筋的夹取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称重钢筋夹具空载状态下的三维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称重钢筋夹具空载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称重钢筋夹具转移运输状态下的三维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可称重钢筋夹具转移运输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启闭杆示意图;其中,1、上梁,11、上梁体,12、吊环,13、重量传感器,14、启闭杆,2、夹具钳,21、上连杆,22、上铰接轴,23、钳臂,24、中铰接轴,25、下铰接轴,26、保护板,3、下梁体,4、吊轴,5、同步杆,6、钩槽,7、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用于夹取钢筋同时能够对钢筋进行称重,主要应用在建筑工地上。如图1、图2所示,该钢筋夹具包括上梁1、夹具钳2和下梁体3。夹具钳2为剪式钳,夹具钳的2上端同上梁铰接,夹具钳的中部同下梁体3铰接,夹具钳2的下端用于直接夹取钢筋。夹具钳2至少设置两个,从而保证对于钢筋的稳定夹取以及转运。优先地,夹具钳2设置两个,两个夹具钳2并且分别安装在上梁体11的两端。该钢筋夹具的上梁1包括上梁体11、吊环12、重量传感器13和启闭杆14。其中,吊环12位于上梁体11的上方,吊环12通过重量传感器13与上梁体11的上端面连接。重量传感器13的下端直接与上梁体11固定连接,吊环12再同重量传感器13的上端固定连接。重量传感器13能够测量所连接物体的重量。该钢筋夹具中使用的夹具钳2为剪式钳,外形是类似于剪子的结构。夹具钳2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上连杆21和两个钳臂23。其中,两个上连杆21的上端同上梁体11使用上铰接轴22铰接,上连接杆21起到的是连接的作用。两个上连接杆21分别与对向的钳臂23的上端使用中铰接轴24铰接,两个钳臂23的中部使用下铰接轴25铰接。夹具钳2的下铰接轴25还与下梁体3的两端固定连接。钳臂23用于夹取钢筋,钳臂23包括一体成形的连接臂以及弧形的夹臂。两个钳臂23配合能够夹取钢筋。上连接杆21能够带动钳臂23实现开合。进一步的,在钳臂23内侧的夹取面固定设置保护板26。所述保护板26使用软性耐磨材料制作而成。该钢筋夹具设置有启闭杆14,是用于控制该夹具的启动与关闭的。启闭杆14连接设置在上梁体11的下端面,吊环12与启闭杆14上下对应设置。在下梁体3上设置竖直方向的通槽并且使通槽与启闭杆14对应,启闭杆14能够穿过通槽运动到下梁体3的下方。在启闭杆14的下部但不是最下端的位置设置钩槽6,相对应地,在通槽内固定设置吊轴4。启闭杆14向上运动时,其钩槽6能够勾住吊轴4,从而被吊轴4组织继续向上运动。启闭杆14此时起到连接上梁体11和下梁体3的作用。启闭杆14同上梁体11通常设置为铰接连接的关系,启闭杆14能够绕铰接轴转动,如图5所示,在启闭杆14的钩槽6的开口处设置用于封闭的弹簧片7,所述弹簧片7的下端同钩槽6的开口一侧固定并且向朝向钩槽6斜向上延伸。结合图5,图中启闭杆14的钩槽6的右侧部分向右凸出上端的矩形杆的侧面。进一步的,在启闭杆14的钩槽6与启闭杆14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导引斜面,在启闭杆14向下运动时,导引斜面先与吊轴4接触。然后引导启闭杆14继续向下运动,吊轴4位于启闭杆14设置有钩槽6的一侧。吊轴4用于吊具空载时与启闭杆14相连,在吊运钢筋时与启闭14脱开。启闭杆14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启闭杆14的钩槽6与吊轴4钩接在一起时,如果启闭杆14先向下移动,吊轴4挤开弹簧片7从钩槽6内脱离并位于钩槽6以上,此时启闭杆14处于略微倾斜的状态。当夹紧钢筋后,启闭杆14向上移动,相对来说吊轴4向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1)、夹具钳(2)和下梁体(3);上梁(1)包括上梁体(11)、吊环(12)、重量传感器(13)和启闭杆(14);吊环(12)位于上梁体(11)上方并通过重量传感器(13)与上梁体(11)连接;启闭杆(14)安装在上梁体(11)的下端面;夹具钳(2)为剪式钳,夹具钳(2)至少设置两个;下梁体(3)的两端与夹具钳(2)的下铰接轴(25)固定连接;下梁体(3)上对应启闭杆(14)设置通槽并且在通槽内设置吊轴(4);启闭杆(14)的下部设置能够同吊轴(4)勾接的钩槽(6),并且在钩槽(6)与启闭杆(14)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导引斜面;钩槽(6)的开口使用弹簧片(7)控制开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梁(1)、夹具钳(2)和下梁体(3);上梁(1)包括上梁体(11)、吊环(12)、重量传感器(13)和启闭杆(14);吊环(12)位于上梁体(11)上方并通过重量传感器(13)与上梁体(11)连接;启闭杆(14)安装在上梁体(11)的下端面;夹具钳(2)为剪式钳,夹具钳(2)至少设置两个;下梁体(3)的两端与夹具钳(2)的下铰接轴(25)固定连接;下梁体(3)上对应启闭杆(14)设置通槽并且在通槽内设置吊轴(4);启闭杆(14)的下部设置能够同吊轴(4)勾接的钩槽(6),并且在钩槽(6)与启闭杆(14)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导引斜面;钩槽(6)的开口使用弹簧片(7)控制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称重钢筋夹具,其特征在于:夹具钳(2)为剪式钳,夹具钳(2)包括铰接连接的两个上连杆(21)和两个钳臂(23),两个上连杆(21)的上端同上梁体(11)使用上铰接轴(22)铰接,两个上连接杆(21)分别与对向的钳臂(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凯赵东孙建颖李慧龙滕腾宋金陈小飞王灏宸黄兴石王然赵云于永素齐亚飞黄银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