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裘敬宽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86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其结构包括集油斗、进风口、壳体、灭火装置、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电晕极装配、沉淀极装配、电晕极吊挂、电场阻气板、出风口、沥青排污阀和顶部人孔门,通过壳体内设置了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解决了设备阻力耗能大,且需要经常进行检修,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将常规三相交流电压V整流成高压KV,加载在电晕极装配上,形成电场,通过电场,将烟气电离,烟气中的粉尘和沥青焦油被荷电,污染物逐渐向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集聚粘附,最终被捕捉,达到减少设备阻力能耗,并且长期维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
技术介绍
在铝行业炭素制品,如阳极炭素焙烧车间或阴极炭素焙烧车间,外排的车间废气,成分含有沥青焦油,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至外界造成空气污染,车间通常采用过滤的方式将烟气中的粉尘清除,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设备阻力耗能大,且需要经常进行检修,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解决了设备阻力耗能大,且需要经常进行检修,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达到了既可以满足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环保标准,又可以减少设备阻力能耗,并且长期维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包括集油斗、支座组、检修门、梯子平台护栏、进风口、壳体、均风板、灭火装置、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电晕极装配、沉淀极装配、电晕极吊挂、电场阻气板、出风口、保温层、出口槽形板、电场内部走台、沥青排污阀和顶部人孔门,所述集油斗下端垂直穿过支座组顶端通孔,并且支座组顶端与可收集灰尘的集油斗下端螺栓连接,所述检修门设置在壳体前端左下方,所述梯子平台护栏下端壳体内部左侧底端螺栓连接,所述梯子平台护栏上端与壳体内部中侧螺栓连接,所述进风口右端与壳体左端垂直焊接,所述壳体底端与集油斗顶端螺栓连接,所述壳体左右两端与支座组顶端左右两端螺栓连接,所述均风板上下两端与进风口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所述灭火装置设置在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下方,所述灭火装置上端与壳体内部顶端左侧螺栓连接,所述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顶端与壳体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所述电晕极装配设置在壳体内部右端,所述电晕极装配上端通过具有悬挂固定作用的电晕极吊挂与壳体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晕极吊挂上端与壳体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所述沉淀极装配设置在可放电极的电晕极装配左右两侧,所述电场阻气板设置在可收尘极的沉淀极装配左右两端,所述电场阻气板上端与壳体内部上端螺栓连接,所述出风口左端与壳体右端垂直焊接,所述保温层底端出风口外侧与粘接,所述出口槽形板上下两端与出风口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所述电场内部走台设置在壳体内部底端右侧,所述电晕极装配底端与电场内部走台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沥青排污阀上端与集油斗底端螺栓连接,所述顶部人孔门设置在壳体顶端中部,所述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均与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集油斗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壳体底端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均风板设置有三层,呈等距排列在进风口内。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壳体内部左右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均设置有两个以上,且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呈交替安装。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内部设置有高压整流变压器和电流表。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为喷嘴,等距设置在壳体内部上端。进一步的,所述电晕极装配型号为XTY5133793。进一步的,所述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中高压整流变压器型号为SC10-250-10/0.4。(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设备阻力耗能大,且需要经常进行检修,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壳体内设置了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解决了设备阻力耗能大,且需要经常进行检修,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将常规三相交流电压V整流成高压KV,加载在电晕极装配上,形成电场,电晕极装配与沉淀极装配交替布置,通过电场,将烟气电离,烟气中的粉尘和沥青焦油被荷电,污染物逐渐向电晕极装配和沉淀极装配集聚粘附,最终被捕捉,达到既可以满足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环保标准,又可以减少设备阻力能耗,并且长期维持设备处于最佳状态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集尘原理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油斗-1、支座组-2、检修门-3、梯子平台护栏-4、进风口-5、壳体-6、均风板-7、灭火装置-8、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电晕极装配-10、沉淀极装配-11、电晕极吊挂-12、电场阻气板-13、出风口-14、保温层-15、出口槽形板-16、电场内部走台-17、沥青排污阀-18、顶部人孔门-1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包括集油斗1、支座组2、检修门3、梯子平台护栏4、进风口5、壳体6、均风板7、灭火装置8、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电晕极装配10、沉淀极装配11、电晕极吊挂12、电场阻气板13、出风口14、保温层15、出口槽形板16、电场内部走台17、沥青排污阀18和顶部人孔门19,集油斗1下端垂直穿过支座组2顶端通孔,并且支座组2顶端与可收集灰尘的集油斗1下端螺栓连接,检修门3设置在壳体6前端左下方,梯子平台护栏4下端壳体6内部左侧底端螺栓连接,梯子平台护栏4上端与壳体6内部中侧螺栓连接,进风口5右端与壳体6左端垂直焊接,壳体6底端与集油斗1顶端螺栓连接,壳体6左右两端与支座组2顶端左右两端螺栓连接,均风板7上下两端与进风口5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灭火装置8设置在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下方,灭火装置8上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左侧螺栓连接,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顶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螺栓连接,电晕极装配10设置在壳体6内部右端,电晕极装配10上端通过具有悬挂固定作用的电晕极吊挂12与壳体6内部顶端固定连接,电晕极吊挂12上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沉淀极装配11设置在可放电极的电晕极装配10左右两侧,电场阻气板13设置在可收尘极的沉淀极装配11左右两端,电场阻气板13上端与壳体6内部上端螺栓连接,出风口14左端与壳体6右端垂直焊接,保温层15底端出风口14外侧与粘接,出口槽形板16上下两端与出风口14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电场内部走台17设置在壳体6内部底端右侧,电晕极装配10底端与电场内部走台17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沥青排污阀18上端与集油斗1底端螺栓连接,顶部人孔门19设置在壳体6顶端中部,电晕极装配10和沉淀极装配11均与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电连接。其中,所述集油斗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壳体6底端左右两侧,便于收集烟气中的粉尘和沥青焦油。其中,所述均风板7设置有三层,呈等距排列在进风口5内,能有效的使烟气均匀通过壳体6内的电晕极装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集油斗(1)、支座组(2)、检修门(3)、梯子平台护栏(4)、进风口(5)、壳体(6)、均风板(7)、灭火装置(8)、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电晕极装配(10)、沉淀极装配(11)、电晕极吊挂(12)、电场阻气板(13)、出风口(14)、保温层(15)、出口槽形板(16)、电场内部走台(17)、沥青排污阀(18)和顶部人孔门(19),所述集油斗(1)下端垂直穿过支座组(2)顶端通孔,并且支座组(2)顶端与可收集灰尘的集油斗(1)下端螺栓连接,所述检修门(3)设置在壳体(6)前端左下方,所述梯子平台护栏(4)下端壳体(6)内部左侧底端螺栓连接,所述梯子平台护栏(4)上端与壳体(6)内部中侧螺栓连接,所述进风口(5)右端与壳体(6)左端垂直焊接,所述壳体(6)底端与集油斗(1)顶端螺栓连接,所述壳体(6)左右两端与支座组(2)顶端左右两端螺栓连接,所述均风板(7)上下两端与进风口(5)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所述灭火装置(8)设置在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下方,所述灭火装置(8)上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左侧螺栓连接,所述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顶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所述电晕极装配(10)设置在壳体(6)内部右端,所述电晕极装配(10)上端通过具有悬挂固定作用的电晕极吊挂(12)与壳体(6)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晕极吊挂(12)上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所述沉淀极装配(11)设置在可放电极的电晕极装配(10)左右两侧,所述电场阻气板(13)设置在可收尘极的沉淀极装配(11)左右两端,所述电场阻气板(13)上端与壳体(6)内部上端螺栓连接,所述出风口(14)左端与壳体(6)右端垂直焊接,所述保温层(15)底端出风口(14)外侧与粘接,所述出口槽形板(16)上下两端与出风口(14)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所述电场内部走台(17)设置在壳体(6)内部底端右侧,所述电晕极装配(10)底端与电场内部走台(17)顶端中部螺栓连接,所述沥青排污阀(18)上端与集油斗(1)底端螺栓连接,所述顶部人孔门(19)设置在壳体(6)顶端中部,所述电晕极装配(10)和沉淀极装配(11)均与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炭素焙烧车间烟气沥青烟治理的环保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集油斗(1)、支座组(2)、检修门(3)、梯子平台护栏(4)、进风口(5)、壳体(6)、均风板(7)、灭火装置(8)、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电晕极装配(10)、沉淀极装配(11)、电晕极吊挂(12)、电场阻气板(13)、出风口(14)、保温层(15)、出口槽形板(16)、电场内部走台(17)、沥青排污阀(18)和顶部人孔门(19),所述集油斗(1)下端垂直穿过支座组(2)顶端通孔,并且支座组(2)顶端与可收集灰尘的集油斗(1)下端螺栓连接,所述检修门(3)设置在壳体(6)前端左下方,所述梯子平台护栏(4)下端壳体(6)内部左侧底端螺栓连接,所述梯子平台护栏(4)上端与壳体(6)内部中侧螺栓连接,所述进风口(5)右端与壳体(6)左端垂直焊接,所述壳体(6)底端与集油斗(1)顶端螺栓连接,所述壳体(6)左右两端与支座组(2)顶端左右两端螺栓连接,所述均风板(7)上下两端与进风口(5)内侧上下两端螺栓连接,所述灭火装置(8)设置在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下方,所述灭火装置(8)上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左侧螺栓连接,所述高压电源及隔离装置(9)顶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所述电晕极装配(10)设置在壳体(6)内部右端,所述电晕极装配(10)上端通过具有悬挂固定作用的电晕极吊挂(12)与壳体(6)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晕极吊挂(12)上端与壳体(6)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所述沉淀极装配(11)设置在可放电极的电晕极装配(10)左右两侧,所述电场阻气板(13)设置在可收尘极的沉淀极装配(11)左右两端,所述电场阻气板(13)上端与壳体(6)内部上端螺栓连接,所述出风口(14)左端与壳体(6)右端垂直焊接,所述保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敬宽
申请(专利权)人:裘敬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